电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2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控制装置,能按照负载和移动距离来变更最高速度和加速度,缩短运转时间并缩短乘客的移动时间,从而提高舱的运行效率,在利用由变换器4供电的电动机5来驱动具有通过绳索连接在客舱上的平衡锤8的卷扬机6的电梯中包括:把客舱7的重量作为舱负载而计测的舱负载检测部件2;设定下次停止层的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1;根据由舱负载检测部件2而获得的舱负载和由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1设定的下次停止层来生成在电动机5的允许范围内以最短时间使客舱7到达下次停止层的舱速度模式的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3。(*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负载变更提供给升降机等的电动机的速度模式等,来调整加速度和最高速度的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下面,参照图15,就以往的有关电梯控制装置的技术加以说明。图15是表示以往的电梯控制装置的输出频率(速度以下频率与速度表示相同的意思)和转矩的关系的图。在图15中,f0表示基本频率(额定速度),Tmax表示最大输出转矩值,Tx表示第一负载下需要的转矩值,Ty表示第二负载(<第一负载)下需要的转矩值,fx表示第一负载下能输出的最大输出频率,fy表示第二负载下能输出的最大输出频率。在基本频率f0以上的频带中,因为在比频率fx高的频带获得的转矩比第一负载所需要的转矩Tx小,所以对于第一负载(需要的转矩Tx)的最大输出频率变为频率fx以下。另外,因为在比频率fy高的频带获得的转矩比第二负载所需要的转矩Ty小,所以对于第二负载(需要的转矩Ty)变为频率fy以下。如上所述,为了对大小各种负载获得足够的转矩,把运转频率设定为能获得对最大负载的转矩的输出频率以下的频率,使电动机转动。在上述的控制装置中,当负载小时,能把最大输出频率设定为很高,但是当负载大时,存在如果不把最大输出频率设定为很低,就无法获得充分的转矩,在电梯中无法上升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最大输出频率设定为负载最大时能获得足够的转矩的频率,进行运转。即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把最大输出频率设定为fx,当负载小时,最大输出频率也是fx。因此,当负载小时,最大输出频率低,所以存在着由于加速耗费时间且无法缩短运转时间而导致效率差这一问题。针对该问题点,在特开平3-56308号公报中,对额定频率以上的频率,通过电压、电流而求出功率值,并与额定频率下的电力值进行比较,向可变速装置输出速度设定值。另外,在特开平8-107699公报的控制装置中,在具有把直流电力变换为可变频率、变换为可变电压的交流电力的变换部的可变速装置中,包括检测变换部的输入一侧的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变换部的输出一侧的各相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使用检测的直流母线电压和检测的各相电流,自动判别连接在变换部上的负载的大小,并决定最大输出频率来进行输出的控制电路。在以往的控制装置中,存在着为了缩短运转时间,按照负载来变更最高速度的控制装置。但是,只提高了最高速度,运转时间却并不一定缩短,如果移动距离短,则与提高最高速度相比,提高加速度能使时运转时间更短。因此,存在着只按照负载来变更最高速度,由于移动距离而使运转时间增加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问题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按照负载和移动距离来变更最高速度或加速度,能缩短运转时间的电梯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控制装置,在利用由变换器供电的电动机来驱动具有通过绳索连接在客舱上的平衡锤的卷扬机的电梯中包括把所述客舱的重量作为舱负载而计测的舱负载检测部件;设定下次停止层的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根据由所述舱负载检测部件获得的舱负载和由所述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设定的下次停止层来生成在所述电动机的允许驱动范围内以最短的时间使所述客舱到达下次停止层的舱速度模式的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控制装置还包括对构成所述变换器的构成要素的温度进行计测的构成要素温度检测部件;设定所述构成要素的温度上升临界值的临界温度设定部件;根据从所述构成要素温度检测部件获得的构成要素温度和用所述临界温度设定部件设定的温度上升临界值,来计算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的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计算部件;所述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根据所述构成要素的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所述舱负载和所述下次停止层,在所述电动机的允许的驱动范围内,并且所述构成要素的预想的温度上升量在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以内,生成所述客舱以最短时间到达下次停止层的舱速度模式。另外,所述速度模式生成部件在生成舱速度模式时,决定舱最高速度、舱加速度、舱加速度的变化率的上限。另外,所述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把与提供给所述电动机的舱速度驱动指令相关的电动机转矩波形换算成流过所述构成要素的电流值,根据由所述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的函数制约该电流值波形的条件,来生成舱速度模式。另外,所述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把用于生成所述舱速度模式的下次停止层作为根据电梯的起动次数和从舱出发层到下次停止的决定停止层的移动距离的统计量求出的舱的平均停止层。另外,所述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把所述舱的平均停止层作为各出发层的到决定停止层的移动时间期望值变为最小的停止层而设定。另外,所述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根据乘客需要的每个不同时间带的决定停止层的统计量,设定所述舱的平均停止层。另外,所述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比较所述下次停止层和所述舱的平均停止层,生成舱速度模式。另外,所述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比较舱能停止的可停止层和所述舱的平均停止层,生成舱速度模式。附图说明下面简要说明附图。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动机的发生转矩和转速的关系的特性图。图3是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机械系统模型的导出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舱速度模式和电动机转矩模式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舱速度模式运算步骤的程序框图。图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舱速度模式运算中,各参数的关系和制约条件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舱速度模式运算例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7的下段图的图。图9是表示用图7的中段的舱速度模式来进行驱动时的舱移动距离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舱速度模式运算步骤的程序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舱的移动层和它的发生概率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简化速度模式运算步骤的程序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速度模式运算例的图。图15是表示以往的变速装置的输出频率和转矩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在图1中,1是设定下次停止层的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2是舱负载检测部件,3是从由舱负载检测部件2获得的舱负载和由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1设定的下次停止层,生成在电动机5的能允许的驱动范围内,并且以最短时间,客舱7到达下次停止层的舱速度模式的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4是变换器,6是具有通过绳索连接在客舱7上的平衡锤8的卷扬机。通过在电梯问和舱内设置用于登记下次停止层的装置,能实现下次停止层设定部件1。另外,通过无线等通信部件,从远程也能设定下面,参照图2~图5,就动作加以说明。图2是表示电动机转矩和电动机转速的特性的图。图3是表示电动机5、卷扬机6、舱7、平衡锤8的关系的图。图4的下级表示电动机转矩模式,它的上级表示此时的舱速度模式。图5是表示用于生成舱速度模式的处理步骤的程序框图。在图2中,电动机5在包含由电动机转矩轴和曲线上包围的斜线部区域和其边界上的区域内的动作是可能的。该区域如果是凸集合就可以了,但是当不这样时,可以进行近似,使动作区域变为凸集合。转矩为正的区域表示动力运行状态,负的区域表示再生状态。用Ω表示该区域。在图3中,Tm表示电动机转矩,J表示卷扬机的惯性力矩,r表示卷扬机半径,m1表示平衡锤质量,m2表示舱质量,α表示舱加速度,ω表示卷扬机转速。另外,g为重力加速度。对图的结构,通过导入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利用由变换器供电的电动机来驱动具有通过绳索连接在客舱上的平衡锤的卷扬机的电梯中,包括:对构成所述变换器的构成要素的温度进行计测的构成要素温度检测部件;设定所述构成要素的温度上升临界值的临界温度 设定部件;根据从所述构成要素温度检测部件获得的构成要素温度和用所述临界温度设定部件设定的温度上升临界值,来计算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的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计算部件;和根据基于所述构成要素的温度上升临界允许值和所述舱负载以及下次停止 层的移动距离,作为缩短运行时间的速度模式来计算舱速度模式的舱速度模式生成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雅也上田隆美笹川耕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