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987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系统(1),该门系统(1)包括,卷轴(10),门(2)和一个或多个引导槽(8),门(2)在第一端与卷轴(10)相互连接以便卷绕在其上或从其上脱离。所述卷轴(10)可旋转地安装在杆(24)上,杆(24)枢转地安装于枢转轴线(P)。因此卷轴(10)可围绕枢转轴线(P)枢转以确保在操作期间,门(2)的外层与倒数第二层的门层接合/脱离处的点(E)相对于引导槽(8)保留在相同大体位置,所以,门(2)进入引导槽(8)处的角度(如果有)在整个操作中保持为常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在开启操作期间卷绕在垂直轴上的门的电梯门系统。
技术介绍
这样的电梯门系统从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并例如在WO-A2-2005/070807和WO-A2-2005/070808中被说明。每一种电梯门通常由不锈钢薄板或相互连接的垂直刚性板条形成,典型地由金属加工成。在操作中,当电梯门被开启以及关闭时,它在引导槽(guide channel)中被引导横跨过入口,典型地位于入口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入口的进入由门系统控制。多个板条(panel)或薄板以机动卷轴形式卷绕在垂直轴上和从所述垂直轴松开,由此来自电机的驱动力通过卷轴被传递到门上以提供门的侧向移动。当门卷绕以及松开时,门的外层围绕垂直轴处的直径连续地改变。所以,外层的切线与引导槽的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连续地改变。因此,在操作期间门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引导槽。如果门以一角度进入引导槽,那么它的方向上的突然的改变引起门自身以及引导槽两者上的局部压力。这导致了不期望的噪音的产生,尤其如果门由相互连接的垂直板条组成,并将损害门的美学外观,并最终损害门的结构。由于在操作期间所述角度连续地改变,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被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门系统的操作并由此减少门进入引导槽的点处的门和引导槽上的压力。这样做的话,本专利技术彻底地减少了在操作期间产生的噪音,由此增加了乘客的舒适度并减少了对门和引导槽的结构以及美学损害,这自然减少了维护成本。该目的由一种门系统实现,该门系统包括卷轴,门和一个或多个引导槽,其中所述门在第一端处连接于卷轴以便卷绕在所述卷轴上以及从其上松开。卷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杆上,所述杆可旋转地安装于枢转轴线。因此,卷轴可围绕枢转轴线旋转以确保在操作期间,门的外层与倒数第二的门的层接合/脱离处的点相对于引导槽保持在相同一般位置,所以,门进入引导槽的角度(如果有角度)在操作中始终操持不变。优选地,枢转轴线与引导槽所限定的平面成直线。因此,如果力作用在门的前边缘上,那么杆自我调整以确保门的外层与倒数第二层的门层接合/脱离处的点始终在引导槽的平面中。因此,门平稳地沿引导槽的平面进入引导槽而不改变方向。门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辊,所述辊用于接合卷绕在卷轴上的门的外层。因此,即使枢转轴线不与引导槽限定的平面对准,作用于门的围绕枢转轴线的任意力的合成力矩也可被使用以朝辊偏移杆,以确保接合/脱离点始终在引导槽的平面中。如果关于枢转轴线的合成力矩不足以连续地驱动卷绕的门的外层与辊接触,诸如弹簧的弹性装置可被使用以产生在杆上所需要的偏移力。优选地,卷轴围绕旋转轴线是可旋转的,卷轴的外表面从旋转轴线的半径以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径向阶跃过渡从最小值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径向阶跃的高度大致等于门的深度。所以,一卷绕到卷轴上,门的外层的直径逐渐地并平稳地增加而无任何阶跃,否则阶跃会引起噪音并可能引起损害。附图说明下文中,通过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例的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系统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通过图1的电梯门系统的卷轴的横截面视图;图3A是从上方观看的、显示了几乎完全打开位置中的图1和图2的门系统的俯视图;图3B对应于图3A但显示了几乎完全关闭位置中的门系统;图4与图3A相似,但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系统1的概括透视图,所述电梯门系统1装有轿厢门2,所述轿厢门2在使用中被用于控制从建筑物内的楼层通过门口进入电梯轿厢(未显示)。门2由多个垂直排列的板条4构成,由于铝优良的强度重量比,每一个所述板条4优选地由铝挤压而成。板条4的上下端由柔性带6连接并在上引导槽和下引导槽8中被引导。带6在一端处连接于卷轴10,所述卷轴10安装在门口的一侧,所述卷轴10的旋转由电机12控制以开启并关闭门2。带6的相对端通过缆绳14连接于副卷轴(counter-reel)16,所述副卷轴16由关闭重物18向门关闭方向偏移。卷轴10和副卷轴16被包含并保持在相对的门侧柱(未显示)中。在操作中,门2在关闭重物18的偏移力的影响下,以及可选择由电机12产生于其上的关闭力,从卷轴10松开并沿引导槽8被引导,以关闭门口。为开启门2,电机12提供开启力以克服关闭重物18的偏移力,并且门2沿引导槽8被引导并被拉至卷轴10。如果电机12的电源在操作期间被中断,那么作用在关闭重物18上的重力通过副卷轴16和缆绳14传递力,所述力足以克服电机12和门2两者的惯性以自动地关闭门2,由此确保所有乘客的安全。卷轴10具有中心轴20,所述中心轴20被容纳在设置在上下支撑杆24中的对应的孔内。中心轴20限定旋转轴线R,卷轴10围绕所述旋转轴线R旋转以卷绕和松开门。支撑杆24安装在固定的枢转轴线P上。旋转轴线R平行于枢转轴线P但从枢转轴线P水平地位移,所以卷轴10可围绕枢转轴线P旋转。图2是更详细地显示图1的电梯门系统1的卷轴10的横截面视图。卷轴10的侧面或轮廓大致与逗号的形状相一致。在围绕卷轴10的外表面中,从旋转轴线R的它的半径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径向阶跃过渡22从最小值r1逐渐增加至最大值r2。径向阶跃22的高度(r2-r1)大致等于门2的深度d。所以,一卷绕到卷轴10上,门2的外层的直径没有任何阶跃过渡地逐渐并平稳地增加,否则阶跃过渡会引起噪音以及可能引起损害。下文中,参照图3说明支撑杆24的功能。具体地,图3A显示了几乎完全地开启位置中的门2,并且大部分门板条4已被成层地卷绕至卷轴10上。为清楚起见,门层之间画有空间,然而在实践中,容易理解门层紧密地围绕卷轴10卷绕。在门系统1的操作期间任意给定瞬时的支撑杆24位于产生关于枢转轴线P的最小力矩的位置。因为由电机12产生的旋转力对系统1的关于枢转轴线P的力矩没有显著影响,所以由电机12产生的旋转力可被忽略,因此引起力矩的唯一的外部力是由关闭重物18施加在缆绳14和门2上的偏移力。如图3A中所示,关闭重物18的偏移力沿着引导槽8的平面作用,并且枢转轴线P位于引导槽8的平面中,因此在操作期间,点E始终在引导槽8的平面中,门2的外层在所述点E处与倒数第二层门层接合/脱离。因此,门2从卷轴10松开直接地进入引导槽8的平面而不在进入引导槽8时形成角度。门系统1的该平稳操作减少了在操作期间内门2产生的噪音和遭受的损害。当门2在关闭操作中从图3A的卷轴10松开时,围绕卷轴10的门2的外层的直径逐渐地减小。然而,如上所述,为了最小化关于枢转轴线P的力矩,门2的接合/脱离点E始终在引导槽8的平面中。为了满足这两个条件,支撑杆24如图中所示围绕枢转轴线P逆时针旋转。最后,门2呈图3B中所示情形,其中门2接近完全关闭位置并且大部分门板条4已从卷轴10松开。图4与图3相似,但图示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择的实施例。替代在先实施例的垂直板条4和带6,门2由板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制成。因此,门2的深度d大大减少,并且卷轴10具有带径向阶跃22的轮廓以容纳门2的深度d不是这么重要。如从图中可见,卷轴10具有圆形轮廓,并且门2通过带30连接于所述卷轴10。如我们的共审查的欧洲专利申请No.05109847.3中所说明的,门系统1装有闭环力传递系统,闭环力传递系统的牵引力有效地作用在卷绕的门2的相对侧上。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系统(1)包括,卷轴(10),门(2)和一个或多个引导槽(8),所述门(2)在第一端与所述卷轴(10)相互连接以便卷绕在其上或从其上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10)可旋转地安装在杆(24)上,所述杆(24)可枢转地安装于枢转轴线(P)。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A斯派兹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