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486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方法与装置,其包括搅拌一池、搅拌二池、曝气/搅拌交替池、充氧池和泥水重力分离装置。其完成深度脱氮除磷的步骤如下:污水首先进入搅拌一池,完成水解与释磷过程;接着进入搅拌二池,完成反硝化脱氮;再进入曝气/搅拌交替区,完成硝化反应和吸附去磷;最后进入充氧池和泥水重力分离装置,进一步去除BOD、氨氮和总磷,并完成泥水重力分离。该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方法与装置,创造了双重厌氧-缺氧-好氧循环,既发挥了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势,又彻底了解决了传统工艺消化液回流不完全和对有机质利用不充分的瓶颈,可将污水中的氮磷去除效率由50-70%提高到90%或以上,处理常规市政污水时,出水总氮总磷可分别降低到3毫克/升和0.4毫克/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与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氮和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污染物质,相对COD和TSS的去除,要难很多。依据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应分别小于5、15和0.5毫克/升。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第V类水环境中氨氮、总氮和总磷应分别小于2.0,2.0和0.4毫克/升。这意味着,即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达标出水,仍会严重污染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接纳水体。然而,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正面临着两个难题:(1)缺乏经济且高效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技术;(2)依靠现有工艺,外加辅助设施,即使能满足新的排放要求,但改造成本和处理成本将大量上升。传统经典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例如A2O、UCT等工艺,由于消化液回流不完全和对原水中有机质利用不充分,大约能去除70%左右的氮和磷,出水总氮和总磷分别在15毫克/升和1毫克/升左右。污泥截留与泥水分离,是污水处理中最关键的过程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通的搅拌一池(1)、搅拌二池(2)、曝气/搅拌交替池(3)、充氧池(4)和泥水重力分离装置组成,所述搅拌一池(1)和搅拌二池(2)的底部连通,所述搅拌二池(2)通过设于池体上部的第二过水通道(26)与曝气/搅拌交替池(3)连通,所述搅拌一池(1)、搅拌二池(2)和曝气/搅拌交替池(3)均设有搅拌装置(9),所述曝气/搅拌交替池(3)还设有第一曝气装置(10)和使曝气/搅拌交替池(3)中的部分泥水回流至搅拌二池(2)的泥水内循环装置(8),所述曝气/搅拌交替池(3)通过设于池体上部的第三过水通道(27)与充氧池(4)连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通的搅拌一池(1)、搅拌二池(2)、曝气/搅拌交替池(3)、充氧池(4)和泥水重力分离装置组成,所述搅拌一池(1)和搅拌二池(2)的底部连通,所述搅拌二池(2)通过设于池体上部的第二过水通道(26)与曝气/搅拌交替池(3)连通,所述搅拌一池(1)、搅拌二池(2)和曝气/搅拌交替池(3)均设有搅拌装置(9),所述曝气/搅拌交替池(3)还设有第一曝气装置(10)和使曝气/搅拌交替池(3)中的部分泥水回流至搅拌二池(2)的泥水内循环装置(8),所述曝气/搅拌交替池(3)通过设于池体上部的第三过水通道(27)与充氧池(4)连通,所述充氧池(4)包括第二曝气装置(20);泥水重力分离装置与充氧池(4)连通,所述泥水重力分离装置内设有使污泥回流至搅拌一池(1)的污泥回流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重力分离装置包括重力沉淀池(35),所述重力沉淀池(35)设于充氧池(4)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深度脱氮除磷和泥水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重力分离装置包括膜组件(11)、清水池(5)和反冲洗装置;所述膜组件(11)置于充氧池(4)内;清水池(5)和反冲洗装置设于充氧池(4)外;所述膜组件(11)由一个以上的膜元件(12)组成,所述膜元件(12)包括设于所述膜元件(12)外表面的外粗孔微滤膜层(31),所述膜元件(12)通过集水通道(13)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充氧池(4)的液位监测器(16)、反冲洗泵(19)和控制器(18),所述反冲洗泵(19)位于所述集水通道上,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液位监测器(16)和所述反冲洗泵(19)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充氧池(4)的液位监测器(16)、反冲洗泵(19)和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液位监测器(16)和所述反冲洗泵(19)相连接;所述集水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集水管(13)、设有控制阀的滤液出水管(28)和设有所述反冲洗泵(19)的反冲洗吸水管(24);所述膜元件(12)与所述集水管(13)相连通,滤液出水管(28)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通,所述反冲洗吸水管(24)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