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27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电梯设备,包括在竖井(10)内的轿厢(1),安装在竖井(10)的底坑(12)内的缓冲器(16)以及屏障(20;30;40),该屏障被定位在底坑(12)内的其中当所述轿厢(1)完全压缩缓冲器(16)时在底坑地面(14)和轿厢(1)或者安装在轿厢上的设备之间的垂直间隙小于控制的临界值(C)的区域周围或者区域内。因此,屏障(20;30;40)起到物理地防止在底坑内的人员不注意地出现在减小垂直间隙的区域内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特别是涉及位于电梯底坑内的屏障,用于保护在减 小深度的底坑内工作的人员的安全。
技术介绍
电梯工业存在着持续增大的压力,以减小在建筑物内电梯设备所占据 的空间。 一种方案是减小电梯竖井的底坑的深度,然而诸如欧洲标准EN81-1: 1998的法规规定,当电梯轿厢停在其完全压縮的缓冲器时,在 底坑地面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应当存在最小的自由垂直间隙。对于这些 法规存在一些例外,例如末端防护(toeguard)、辊导向件、导靴和安全钳 (或安全传动装置),所有这些一般被安装在轿厢外围。这种情况在图1 至3中示出了。在该例子中,电梯轿厢1通过下悬式带轮箱2支撑在绳4 上。绳4通过曳引轮(未显示)驱动,以沿着安装在相对的竖井壁6的导 轨(未显示)移动轿厢l。缓冲器16被安装在竖井10的底坑12内,以在 轿厢1运行越过其正常运行界限(即,最低层站)时将轿厢l制动。当轿 厢1停在完全压縮的缓冲器16上时,具体如图3所示,在底坑地面14和 轿厢1的最低部件(在该例子中是带轮箱2)之间存在着最小自由垂直间 隙C。尽管末端防护8实际上在带轮箱2下方延伸,但是如上面所述的, 它可以清楚地从法规中排除不予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小底坑的深度,并且由此减小在底坑地面和轿厢的 最低部件之间的最小自由垂直间隙,同时保持在底坑内工作的任何人员的 安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提供一种电梯设备来实现,该电梯设备包括在竖井内的轿厢,安装在竖井的底坑内的缓冲器,以及屏障,底坑中的该屏障位于当 轿厢完全压縮缓冲器时底坑地面和轿厢或者安装在轿厢的设备之间的垂 直间隙小于控制(规定)的临界值的区域周围或区域内。因此,屏障起到 物理地制止底坑内的人员不注意地出现在减小垂直间隙的区域内。优选地,屏障是高度可调节的,并且偏向它的最高位置。因此,屏障 可以具有比减小的垂直间隙更大的高度,但是在轿厢行驶进入它时并不会 被损害。另外,即使维护人员需要帮助,例如被困在轿厢和屏障之间,高 度可调的屏障保证这种围困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屏障可以是柔性的并且优选是弹性地可变形的。该种屏障可以采取膨 胀气球的形式。可选地,柔性(挠性)和可变形的屏障可以包括两个柔性立柱 (uprights),该立柱通过连接装置(例如网)互相连接。如果轿厢下降到 屏障中,柔性立柱自动地变形到减小的高度。由于,屏障不包括复杂的运 动部件,因此它能提供相对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优选地,弹性立柱是对折(doubledover)的,从而如果轿厢下降到屏 障,每个立柱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向外变形。因此,立柱的变形越大,由 屏障保护的有效区域就越大。可选地,屏障可以包括一对槽形件,每一个槽形件保持至少一个滑块, 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被固定到滑块并且使相对的槽形件的滑块相互 连接。因此,如果轿厢下降到屏障,连接装置和滑块逆着偏压力在槽形件 内向下滑动。连接装置可以是刚性棒、金属丝、带或网的形式。 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通过具体例子的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 图l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梯设备的底坑的局部、后平面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底坑的局部的、侧平面视图; 图3对应于图2,图示了电梯轿厢压縮缓冲器;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底坑的局部、后平面视图; 图5是图4的底坑的局部的、侧平面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底坑的局部、后平面视图;图7对应于图6,图示了电梯轿厢结合屏障; 图8对应于图6,图示了电梯轿厢压縮缓冲器; 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屏障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的屏障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屏障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实 施例的共同特征,被指定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共有共同的说明。图4和5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设备。尽管轿厢1在 竖井10内的布置与之前关于图1和2分别说明的现有技术的布置相同, 直接位于下悬式带轮箱2或者安装在轿厢下的其它部件下方的在底坑地面 14上的区域被清楚地标记具有对比颜色(例如,黄和黑,或者红和白)的 斜条的带18。优选地,例如"低间隙危险"的字可以印在带18。另外, 屏障20也可以直接位于下悬式带轮箱2下方地直立在底坑12中。屏障20 包括一对相对的柔性立柱22,该立柱被安装到底坑地面14且具有相互连 接的网24。因此,当维护人员位于底坑12内时,带18和屏障20两者都 可以用作可视的警示,即带轮箱2下的区域可能潜在地具有减小的垂直间 隙。另外,屏障20用于物理地制止在底坑12内的人员不注意地在减小的 垂直间隙的区域内工作。任何时候如果带轮箱2与屏障20接合,屏障20可由于立柱22的柔 性特性而偏斜。因此,即使是维护人员需要帮助,例如被困在带轮箱2和 屏障20之间,屏障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容纳身体部分,且不产生伤害。已知屏障20的中心位置和屏障基本上跨越底坑12的整个宽度的事 实,维护人员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不时地跨过屏障20;屏障20很容易变形 以使得他们能够去这样做。不过,这些跨过屏障20的移动仅仅是占用了 维护人员花在底坑12内的总时间的很少的量。在底坑12内执行的维护操作的大多数实际上需要人员背对屏障20,这通常又意味着他们的胳膊也远 离屏障20伸出。在如果人员后退到屏障而接触屏障的情况下,并且对此 通常的反应是稍微地移走并且走出减小的间隙区域。即使是对带轮箱2的 大多数工作也是在侧面实施,而不是在下面。因此,相对较低的屏障,可 能是膝盖的高度("500mm)已经足以制止人员不注意地出现在带轮箱2 的下面。图6至8显示了可选的屏障30,该屏障与第一实施例的屏障20相似, 但是在该例子中,每个立柱都是对折的,且其两个端部被固定到底坑地面 14。具体如图7所示,在带轮箱2下降到屏障30时,对折立柱32和相互 连接的网24向外偏转。因此,靠近屏障30站立的任何人也被推离开带轮 箱2下的减小间隙的区域。轿厢2可能继续下降,由此进一步使屏障30 变形,直到它停在完全压縮的缓冲器16上,如图8所示。由于两个实施例的屏障20、 30有效地制止人员不注意地出现在带轮 箱2下的区域,调整的最小自由垂直间隙现在可以确定为存在于底坑地面 14和轿厢1之间的,而不是在底坑地面14和下悬式带轮箱2之间的(如 图3的现有技术),实现对应于带轮箱2的高度S的电梯设备内的空间节 约。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例在图9和IO中显示。在该实施例中,屏障40 包括一对相对的立柱,该立柱是以U型槽形件42的形式。槽形件42可以 在它们的底部被固定到底坑地面14,如同之前的实施例所说明的,或者可 选择地,它们可以安装在竖井10的相对的侧壁6上。每个槽形件42保持 多个连接到网44的滑块46。在每个槽形件42中的最上面的滑块46被弹 簧48向上偏压。如果在任意时间,带轮箱2下降到网44内,网44将逆着弹簧48的 偏压力下降。图1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其中网44的向上偏压由对重50 提供。在每个槽形件42内的最上的滑块46通过金属丝或者绳54连接, 该金属丝或绳绕过带轮52到达对重50。尽管上面所有实施例说明了在下悬式带轮箱2的下面的屏障的使用, 应该理解的是,屏障可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设备,包括在竖井(10)内的轿厢(1)和安装在所述竖井(10)的底坑(12)内的缓冲器(16),其特征在于,屏障(20;30;40),该屏障被定位在底坑(12)内的其中当所述轿厢(1)完全压缩缓冲器(16)时在底坑地 面(14)和轿厢(1)或者安装在轿厢上的设备之间的垂直间隙小于控制的临界值(C)的区域周围或者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彼特布洛赫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