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鸿业专利>正文

人体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159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其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入风部及两导引部,其中,入风部具有一入风口,该两导引部由入风部两端延伸而出,且其延伸方向远离入风口,而该两导引部呈对称设置,并于下缘皆具有一出风口,各出风口皆设有多个导风板,以将各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区;以及至少一风扇,其转动地设置于该入风部,用以导引一外界气流由入风口进入本体中,并使外界气流经由该两出风口导出,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风扇的设计,可持续地将外界气流导入使用者的肩颈部位,以提供使用者持续性的降温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人体肩颈部位的人体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观之目前市面上的人体降温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400763号「蓄冷领巾结构改良」,其多系在领巾的布料内填充有蓄冷剂,以利使用者的肩颈部位可达到降温的效果。然而,由于蓄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失去效果,使得领巾无法长期维持降温的功效,此外,蓄冷剂亦会令外界的空气愈冷凝结成水滴,使得使用者穿着的衣物因水滴而变湿,造成使用时的不适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宜的人体降温装置,以克服习知的缺点,系相关产业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其藉由风扇的设计,可持续地将外界气流导入使用者的肩颈部位,以提供使用者持续性的降温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入风部及两导引部,其中,该入风部具有一入风口,该两导引部由该入风部两端延伸而出,且其延伸方向为远离该入风口,而该两导引部呈对称设置并于下缘皆具有一出风口,各该出风口皆设有多个导风板,以将各该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区;以及至少一风扇,其转动地设置于该入风部以导引一外界气流由该入风口进入该本体中并使该外界气流经由该两出风口导出。其中,更包含有一控制器,其设于该本体内,并具有一连接该至少一风扇电并控制风扇作动的控制模组及与该控制模组电连接以提供该控制器所需电力的一供电模组。其中,该控制器具有一电连接该控制模组的一连结模组以供一控制该至少一风扇作动的远端装置连结。其中,更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该控制模组的扬声元件从而当该远端装置接收外界一无线电波讯号并将该无线电波讯号转换成一音源讯号时该至少一扬声元件接收该音源讯号并能输出一声音以由该远端装置控制该至少一扬声元件作动。其中,该至少一扬声元件为两个,该两导引部外侧皆凸伸而出一容置部以分别容置于该两扬声元件,且该两容置部皆设置有一对外的出声口,且该两出声口皆盖设有一喇叭网罩。其中,该本体外缘对应于该控制器处设置有一USB充电埠,其电连接该供电模组以供一充电装置的一USB传输线对应连接。其中,该两导引部由内往外呈弯弧状。其中,各该出风口呈长条状并沿着各该导引部的延伸方向设置。其中,各该导引部皆具有一朝外的外侧壁及一朝内的内侧壁,各该出风口位于各该内侧壁的下缘。其中,该些导风板呈纵向设置,且平行于该入风口。其中,更包含有一网罩,其盖设于该本体的入风口。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可实现如下技术效果:一,藉由本体的两导引部,可令本技术人体降温装置放置于使用者的肩颈部位,此时,入风口的位置系朝外,而该两出风口的位置系朝向于使用者,因此,藉由风扇、入风口及出风口的设计,本技术即可持续地将外界气流导入使用者的肩颈部位,以提供使用者持续性的降温功效,以便使用者可于烈日的工作环境下使用,或者于冷气房内增加舒适的效果,此外,本技术不会产生水滴,故可避免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二,藉由该些导风板的设置,以及各导引部的延伸方向系远离入风口及该两出风口系位于各导引部下缘的设计,使得外界气流由该些出风区导出时系呈扁平的风压,故外界气流由该些出风区导出时可产生风切效应,以令外界气流较可顺势且均匀地导入使用者的肩颈部位,并可增强外界气流的强度。三,由于本技术的控制器可连结远端装置,而远端装置可接收外界广播的无线电波讯号,并将广播的内容透过本技术的扬声元件播出,以令使用者配戴本技术于烈日下工作时,可具有较愉悦的工作环境,亦可随时取得外界资讯,实则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外观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本技术的方块图(一)。图6:本技术的方块图(二),显示与远端装置连结。图7: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系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人体降温装置100,其包含:一本体10,其呈中空状,并具有一入风部11及两导引部12,其中,入风部11系呈矩形状,并具有一入风口13,入风口13盖设有一网罩14,而该两导引部12由入风部11的两端延伸而出,其延伸方向远离入风口13,且该两导引部12呈对称设置,并系由内往外呈弯弧状,如图4所示,使得本体10可放置于人体的肩颈部位。此外,各导引部12皆具有一朝外的外侧壁12a及一朝内的内侧壁12b,各内侧壁12b的下缘皆具有一出风口15,各出风口15呈长条状,并沿着各导引部12的延伸方向设置,而各出风口15皆设有多个导风板16,以将各出风口15分隔成多个出风区17,且该些导风板16呈纵向设置及互相平行,并平行于入风口13。此外,该两导引部12外侧皆凸伸而出一容置部18,该两容置部18的上缘皆设置有一对外的出声口,且该两出声口皆盖设有一喇叭网罩19。至少一风扇20,其转动地设置于入风部11,用以导引一外界气流200由入风口13进入本体10中,并使外界气流200经由该两出风口15导出,如图4及图7所示,而于本技术中,风扇20的数量较佳者为两个,其分别对应于该两导引部12。至少一扬声元件30,其设于本体10内,且较佳者本技术具有两个扬声元件30,其分别容置于本体10的容置部18。一控制器40,其设于本体10的入风部11内,并位于该两风扇20下方,且控制器40具有一控制模组41,以及与控制模组41电连接的一供电模组42及一连结模组43,其中,控制模组41供该两风扇20及该两扬声元件30电连接,供电模组42可提供控制器40所需的电力,连结模组43用以供一远端装置300连结,如图6所示,且连结方式较佳者,系以无线网路、蓝芽或NFC的方式远端连结,而远端装置300可系市场上的智慧型手机、智慧型手表或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此外,远端装置300可接收外界的一无线电波讯号,并将无线电波讯号转换成一音源讯号,而该两扬声元件30可接收音源讯号,并可输出一声音,且远端装置300可透过控制模组41控制该两风扇20及该两扬声元件30的作动,例如控制该两风扇20的转速,以及控制该两扬声元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入风部及两导引部,其中,该入风部具有一入风口,该两导引部由该入风部两端延伸而出,且其延伸方向为远离该入风口,而该两导引部呈对称设置并于下缘皆具有一出风口,各该出风口皆设有多个导风板,以将各该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区;以及至少一风扇,其转动地设置于该入风部以导引一外界气流由该入风口进入该本体中并使该外界气流经由该两出风口导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其具有一入风部及两导引部,其中,该入风部具有一入风口,该两
导引部由该入风部两端延伸而出,且其延伸方向为远离该入风口,而该两导引部
呈对称设置并于下缘皆具有一出风口,各该出风口皆设有多个导风板,以将各该
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区;以及
至少一风扇,其转动地设置于该入风部以导引一外界气流由该入风口进入该
本体中并使该外界气流经由该两出风口导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控制器,其设
于该本体内,并具有一连接该至少一风扇电并控制风扇作动的控制模组及与该控
制模组电连接以提供该控制器所需电力的一供电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具有一电连接该
控制模组的一连结模组以供一控制该至少一风扇作动的远端装置连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该
控制模组的扬声元件从而当该远端装置接收外界一无线电波讯号并将该无线电波
讯号转换成一音源讯号时该至少一扬声元件接收该音源讯号并能输出一声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鸿业
申请(专利权)人:周鸿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