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611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外壳、马达和风扇,外壳包括:主机风道,马达和风扇至少部分容纳在主机风道中,马达驱动风扇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该风机还包括:气流导向组件;气流导向组件包括:一个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风筒、一个能导向风筒中的部分气流被沿偏离第一轴线的其他方向流动的导流件;该风机至少可作为吹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一导流件使风机能够输出复合的气流,在该气流中偏离原有导流方向气流分散了吹风带来的反作用力,减轻用户使用时的疲劳感,改善操作感受;并且这些多角度输出的气流改善了吹风效果,能使一些树叶之类的薄片状物体容易被吹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吹风的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吹风机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吹风机的试用舒适性及吹风效果有了更高的要 求;W前的吹风机吹出的都是直流风,因为气流方向单一,因此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后推力, 此力压迫手腕,使人使用不舒服;同时由于气流方向单一,很容易使树叶等贴到地面不容易 吹起,吹风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输出复合气流的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外壳、马达和风扇,外壳包括;一个至少形成于主机 内部并与外界连通的主机风道,马达和风扇至少部分容纳在主机风道中,马达驱动风扇W 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该风机还包括:气流导向组件;主机风道至少具有一个风道接口;气流 导向组件包括:一个与风道接口对接并至少能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风 筒、一个能导向风筒中的部分气流被沿偏离第一轴线的其他方向流动的导流件;导流件设 置在风筒中且其至少对风筒远离风扇的一端处的气流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主机风道至少具有一个风道接口;导流件设置在风筒中;导流件包括: 两个W上的导流翼,其至少使经过的气流产生偏移或/和转向; 导流管,能导向气流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导流翼外形相同且均匀的设置在导流管的外围。 进一步地,导流翼与导流管一体成型,导流件通过导流翼安装在风筒的内部。 进一步地,导流翼靠近风扇的一端为源端、远离风扇的一端为末端;导流翼包括: 迎风翼面,其能阻挡从源端进入的气流继续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流动且使从源端进入 的气流沿偏离第一轴线方向的方向流出末端。 进一步地,导流翼还包括: 被风翼面,其能阻挡从末端进入的气流继续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流动且使从末端进入 的气流沿偏离第一轴线方向的方向流出源端。 进一步地,导流翼在其源端形成止挡面;导流翼在其末端由迎风翼面和被风翼面 相交形成的模形端。 进一步地,止挡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直线边;迎风翼面为 一个由其中一个直线边作为母线的曲面,该曲面的导线为一平面曲线,直线边垂直于该平 面曲线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被风翼面为一个由另一个直线边作为母线的曲面,该曲面的导线为一 平面曲线,直线边垂直于该平面曲线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迎风翼面相对第一轴线的最大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45度,被风翼 面相对第一轴线的最大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0度。 或者,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吹风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外壳、马达和风扇,外壳包 括:一个至少形成于主机内部并与外界连通的主机风道,马达和风扇至少部分容纳在主机 风道中,马达驱动风扇W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该吹风机还包括:气流导向组件;气流导向组 件包括;一个与风道接口对接的风筒,风筒形成有一个至少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风筒通 道,风筒通道包括;第一导流段;第一导流段包括;位于外围的、用于产生旋风的环形出风 区域,位于环形出风区域中必能输出直线气流的中必出风区域。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段靠近风筒通道出风口;风筒通道还包括;第二导流段,第二 导流段设置在风扇和第一导流段之间,第二导流段仅具有一个上游导流腔,上游导流腔中 必处气流导向至中必出风区域、周边处的气流导向至环形出风区域。 进一步地,风筒内设有一导流件,风筒内位于导流件和风扇之间的一段为第二导 流段、导流件所处的一段为第一导流段。 进一步地,导流件包括: 两个W上的导流翼,其至少使经过的气流产生旋风; 导流管,其能导向气流在导流翼产生的旋风中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中必出风区域和环形出风区域在第一轴线所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之比 的取值范围为1 ;4^7。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一导流件使风机能够输出复合的气流,在该气 流中偏离原有导流方向气流分散了吹风带来的反作用力,减轻用户使用时的疲劳感,改善 操作感受;并且送些多角度输出的气流改善了吹风效果,能使一些树叶之类的薄片状物体 容易被吹起。【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风机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风筒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导流件从平行第一轴线方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导流件的导流翼的横截面(W垂直于迎风翼面母线的截面截取)结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W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至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风机作为优选是一种吹风机100,其包括:主机10和 气流导向组件20。 主机10包括;外壳11、马达12、风扇13。 其中,外壳11包括;一个至少形成于主机10内部并与外界连通的主机风道111。 马达12和风扇13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主机风道中,马达12驱动风扇13W第一轴线A为 轴转动。更具体的而言,主机风道111为主机10中由外壳11形成的一个通腔,其至少包括 一个风道接口Illa,马达12和风扇13组装后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该通腔的端部或内部,当 风扇13转动时会引起该通腔内气流的变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主机10还包括导流罩14,该导流罩安装在风扇13两侧实现对 气流的调整。 气流导向组件20包括;风筒21和导流件22,它们可W是两个通过组装结合的零 件也可W是一个一体成形的整体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导流件22可W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快 拆的。 其中,风筒21的一端与风道接口Illa对接,风筒21至少能沿平行第一轴线A方 向对气流进行导向。具体而言,风筒21形成有一个至少沿第一轴线A方向延伸的风筒通道 211。 导流件22能导向风筒21中的部分气流被沿偏离第一轴线A的其他方向流动。具 体而言,导流件22设置在风筒21中且其至少对风筒21远离风扇13的一端处的气流进行 导向。 送样一来,导流件22至少使风筒通道211包括一个产生复合气流的第一导流段 212 ;第一导流段212包括;位于外围的环形出风区域212a,位于环形出风区域中必的中必 出风区域212b。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复合气流是指包含两种W上流动方向的气流 环形出风区域212a和中必出风区域21化分别输出两种不同的气流,环形出风区域 212a所输出的气流被导流件22导向偏离原有的流动方向,如果适当设置导向件22则能在 环形出风区域212a获得类似于龙卷风的旋风,而中必出风区域21化则使中必的部分气流 仍保持原有的流动反向输出。 风筒通道211在风扇13与导流件22之间的一段为第二导流段213,第二导流段 213仅具有一个上游导流腔213曰,上游导流腔213a中必处气流导向至中必出风区域21化、 周边处的气流导向至环形出风区域212a。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风筒21为一筒结构,其设有回转体的内壁,为了获得较高 的风速,该回转体内壁可W是逐渐收缩的。 如果气流仅受到风筒21内壁的作用,气流沿直线流动,所W风筒21内由风扇13 到导流件22的一段是第二导流段213,该段内壁所围成的空间为上游导流腔213a。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在设置导流件22处实现复合导流,导流件22包括;两个W上 的导流翼221和一个导流管222。 其中,导流翼221能使经过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马达和风扇,所述外壳包括:一个至少形成于主机内部并与外界连通的主机风道,所述马达和风扇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主机风道中,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气流导向组件;所述气流导向组件包括:一个至少能沿平行第一轴线方向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风筒、一个能导向所述风筒中的部分气流被沿偏离第一轴线的其他方向流动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至少对所述风筒远离所述风扇的一端处的气流进行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朋聂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