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上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8297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上除冰装置,主要涉及电力维护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所述支架的前端设置前转动锤盘,所述前转动锤盘上设置前击打锤,所述前击打锤与前转动锤盘铰接,所述支架的后端设置后转动锤盘,所述后转动锤盘上设置后击打锤,所述后击打锤与后转动锤盘铰接,所述支架上设置驱动电机和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架设在电缆上进行除冰,能够替代人工击打,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能够避免锤伤电缆,能够保证电缆使用寿命,能够有效除冰,能够提高除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护
,具体是一种线上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冰雪天气,大量的降雪致使室外输电线路的电缆上形成冰层和冰凌,电缆上冰层和冰凌的大量积压常导致断线、倒杆和线路短路等问题,为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电力维护人员及时清除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目前,在保持输电线路正常通电的前提下,多采用击打式机械除冰的方法来去除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主要采用人工击打的方式来去除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除冰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在输电线路架设过高时,需要维护人员高工作业除冰,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上除冰装置,它能够架设在电缆上进行除冰,能够替代人工击打,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能够避免锤伤电缆,能够保证电缆使用寿命,能够有效除冰,能够提尚除冰效率。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线上除冰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所述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前凹槽轮上设置第一链轮,所述后凹槽轮上设置第二链轮,所述支架的前端设置前转动锤盘,所述前转动锤盘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锤盘上设置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前转动锤盘上设置前击打锤,所述前击打锤与前转动锤盘铰接,所述支架的后端设置后转动锤盘,所述后转动锤盘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动锤盘上设置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所述后转动锤盘上设置后击打锤,所述后击打锤与后转动锤盘铰接,所述支架上设置驱动电机和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第五链轮,所述第五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控制器。所述支架上设置牵引线,所述牵引线远离支架的一端设置牵引把手。所述前击打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前击打锤为金属锤,所述后击打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后击打锤为橡胶锤。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支架上设置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所述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均与支架转动连接,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上的凹槽与电缆相配合,能够将本技术架设在电缆上,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转动能够带动本技术在电缆上移动。2、本技术的支架的前端设置前转动锤盘,前转动锤盘上设置前击打锤,支架的后端设置后转动锤盘,后转动锤盘上设置后击打锤,前转动锤盘转动能够带动前击打锤旋转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后转动锤盘转动能够带动后击打锤旋转击打电缆上残留的冰层和冰凌,能够有效除冰。3、本技术的前击打锤与前转动锤盘铰接,后击打锤与后转动锤盘铰接,前击打锤依靠前转动锤盘转动时的离心力连续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后击打锤依靠后转动锤盘转动时的离心力连续击打电缆上残留的冰层和冰凌,前击打锤和后击打锤均能够在击打完毕后弯折,能够降低电缆所承受的表面张力,能够避免锤伤电缆,能够保证电缆使用寿命ο4、本技术的支架上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前凹槽轮、后凹槽轮、前转动锤盘和后转动锤盘的转动,能够带动本技术沿电缆移动,能够带动前击打锤和后击打锤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能够替代人工击打,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提高除冰效率。5、本技术的驱动电机上设置控制线,控制线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控制器,能够在电缆下方控制除冰工作的进行,能够便于除冰过程的控制。6、所述支架上设置牵引线,所述牵引线远离支架的一端设置牵引把手。能够在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打滑时,利用牵引线牵引本技术移动,能够保证除冰工作的顺利进行。7、所述前击打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前击打锤为金属锤,所述后击打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后击打锤为橡胶锤。前击打锤为金属锤能够有效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后击打锤为橡胶锤能够避免砸伤电缆,前击打锤和后击打锤均为多个,能够提高击打频率,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冰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中前转动锤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1、支架;2、前凹槽轮;3、后凹槽轮;4、第一链轮;5、第二链轮;6、前转动锤盘;7、第三链轮;8、第一链条;9、前击打锤;10、后转动锤盘;11、第四链轮;12、第二链条;13、后击打锤;14、驱动电机;15、蓄电池;16、第五链轮;17、第三链条;18、控制线;19、控制器;20、牵引线;21、牵引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线上除冰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前凹槽轮2和后凹槽轮3,所述前凹槽轮2和后凹槽轮3均与支架1转动连接,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上的凹槽与电缆相配合,能够将本技术架设在电缆上,前凹槽轮和后凹槽轮转动能够带动本技术在电缆上移动。所述前凹槽轮2上设置第一链轮4,所述后凹槽轮3上设置第二链轮5。所述支架1的前端设置前转动锤盘6,所述前转动锤盘6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锤盘6上设置第三链轮7,所述第三链轮7通过第一链条8与第一链轮4连接,前凹槽轮转动能够带动前转动锤盘转动。所述前转动锤盘6上设置前击打锤9,前转动锤盘转动能够带动前击打锤旋转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能够有效除冰。所述前击打锤9与前转动锤盘6铰接,前击打锤依靠前转动锤盘转动时的离心力连续击打电缆上的冰层和冰凌,前击打锤能够在击打完毕后弯折,能够降低电缆所承受的表面张力,能够避免锤伤电缆,能够保证电缆使用寿命。所述支架1的后端设置后转动锤盘10,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上设置第四链轮11,所述第四链轮11通过第二链条12与第二链轮5连接,后凹槽轮转动能够带动后转动锤盘转动。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上设置后击打锤13,后转动锤盘转动能够带动后击打锤旋转击打电缆上残留的冰层和冰凌,能够有效除冰。所述后击打锤13与后转动锤盘10铰接,后击打锤依靠后转动锤盘转动时的离心力连续击打电缆上残留的冰层和冰凌,后击打锤能够在击打完毕后弯折,能够降低电缆所承受的表面张力,能够避免锤伤电缆,能够保证电缆使用寿命。所述支架1上设置驱动电机14和蓄电池15,所述驱动电机14上设置第五链轮16,所述第五链轮16通过第三链条17与第一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上除冰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前凹槽轮(2)和后凹槽轮(3),所述前凹槽轮(2)和后凹槽轮(3)均与支架(1)转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前凹槽轮(2)上设置第一链轮(4),所述后凹槽轮(3)上设置第二链轮(5),所述支架(1)的前端设置前转动锤盘(6),所述前转动锤盘(6)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锤盘(6)上设置第三链轮(7),所述第三链轮(7)通过第一链条(8)与第一链轮(4)连接,所述前转动锤盘(6)上设置前击打锤(9),所述前击打锤(9)与前转动锤盘(6)铰接,所述支架(1)的后端设置后转动锤盘(10),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上设置第四链轮(11),所述第四链轮(11)通过第二链条(12)与第二链轮(5)连接,所述后转动锤盘(10)上设置后击打锤(13),所述后击打锤(13)与后转动锤盘(10)铰接,所述支架(1)上设置驱动电机(14)和蓄电池(15),所述驱动电机(14)上设置第五链轮(16),所述第五链轮(16)通过第三链条(17)与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上设置控制线(18),所述控制线(18)上远离驱动电机(14)的一端设置控制器(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庆民刘可姜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济阳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