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17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可配合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圆柱型设计的免拉伸膜,让使用者便于拿持以及操作,可节省相当多的时间。其包括至少一握把、至少一滚动轴承,所述握把包含一内管及一握套,该握套套设于该内管外;该滚动轴承包含一外环、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该内环得以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设于该内管。通过结合握把与滚动轴承,具有操作容易的特点,使用者握持把手后进行拉动,即可使得免拉伸膜进行转动,完全不需任何的个人技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协助使用者拉动免拉伸膜的结构,尤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握持 结构。技术背景目前,免拉伸膜S'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图1所示,例如货物运送前的包装等等,都会先 于数个货物的外围绕设数圈的免拉伸膜,将这些货物固定在一起,以利于搬运时的便利,不 会发生散落的问题。然而,免拉伸膜为一种具有弹性的材质,在各层之间具有相互吸附的力量,因此,使用 者在拉持时,必需耗费相当多的力量,相当不便,耗时又费力。目前,免拉伸膜的制造方式大都是在免拉伸膜制造成型之后,直接绕接于一棒材上,待 绕接至指定长度后,再置换下一棒材重复同一动作制造,此种制造方式使免拉伸膜的与该棒 材紧密结合,因此,当要绕接于货物时,使用者双手需松握于该棒材的两端,并随棒材转动 的角度改变握持的位置,或是让该棒材在手中转动,以使免拉伸膜得以顺势被覆于物品上; 然而,此种方式的缺点如下1. 操作不易使用者必需反复转换手势,或是忍耐与棒材磨擦所产生痛觉。2. 包装时间长由于使用技巧难度高,导致操作所花费的时间长。3. 容易受伤使用者在握持两端的同时,该棒材会在手中转动,使得手与棒材会不断 磨擦,故容易产生擦伤等状况。又,目前已研发出一种制造免拉伸膜的新方法,可使该免拉伸膜不需要中央的棒材,亦 可形成中空的圆柱形,唯此种产品虽可减少棒材材料的使用,但是,操作者无法以传统的方 法进行包装,相当不便。因此,上述的状况需要被改善,以便于工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免拉伸膜 的拿持结构,可配合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圆柱型设计的免拉伸膜,让使用者便于拿持以及操 作,并且,其亦可运用于相同类似的结构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用于协助一免拉伸膜拉动,其包括至少一握把,其特点是还包括至少一滚动轴承,所 述握把包含一内管及一握套,该握套套设于该内管外;该滚动轴承包含一外环、 一内环及数 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该内环得以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设 于该内管。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用于协助一免拉 伸膜拉动,包括至少一握把,该握把具有一容置空间;其特点是还包括至少一滚动轴承, 其包含一外环、 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内环得以 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外环靠抵于该容置空间的壁缘;当所述免拉 伸膜的中央棒材穿设于该内环后,该中央棒材与该内环卡抵,使得该握把与该免拉伸膜得以 相对转动。如此,本技术可搭配一种预拉伸过的免拉伸膜,可节省相当多的时间;通过将握把 与滚动轴承结合,使得握把不需任何动作,即可使免拉伸膜随使用者的操作方向进行绕设; 且操作容易,仅需插入免拉伸膜中央棒材的中空部份,使用者握持握把后进行拉动,即可使 得免拉伸膜进行转动,完全不需任何的个人技巧。为能有进一步的了解,故揭露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如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技术 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l为已知的免拉伸膜立体示意图。 图2为免拉伸膜结合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合于另一型式免拉伸膜的剖面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10……握把 11……内管12……握套 20……滚动轴承21……外环 22……内环23……滚珠 30……握把31……容置空间 S'……免拉伸膜S……免拉伸膜 Sl……中央棒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至少一握把10及至少一滚动轴承20,其中,该握 把10包括一内管11及一握套12,且该握套12套设于该内管11外;该滚动轴承20包括一外环 21、 一内环22及数个滚珠23,且该滚珠23设于该外环21与该内环22之间,使得该外环21与该 内环22得以相对转动;又,该滚动轴承20设于该内管11上,藉由上述各组件所构成的结构, 可直接插入于无中央棒材设计的免拉伸膜S内,使得该滚动轴承20的外环直接顶抵于该免拉 伸膜S的内侧,该握把10与该免拉伸膜S可相对转动,让握持者不需转动握把10即可让该免拉 伸膜S转动,便于操作。又,该内环22套设于该握把10外,以增进该滚动轴承20的受力能力;且,可进一步使该 滚动轴承20邻靠于该握套11,以增加侧向的受力能力,利于使用者在将本技术插入于对 应位置时的施力动作,并可避免造成损坏的问题。又,如图5与图6所示,本技术亦可配合传统型式的免拉伸膜S',将本技术直接 插入于中央棒材S1内,使得该滚动轴承20的外环21抵顶于该中央棒材S1的内侧,即可使得该 免拉伸膜S'及该中央棒材S1相对于该握把10转动,故使用者握持该握把10时,不需反复改变 握持的位置,仅需让该免拉伸膜S'进行转动即可,相当便利。又,可参考图7至图8所示,于该中央棒材S1或是免拉伸膜S与免拉伸膜S'的两端分别结 合一本技术,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加便利。另外,请参阅图7与图8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该握把30内具有一容置空间31,且将该滚 动轴承20结合于该容置空间31内,由该滚动轴承20的外环21顶抵于该容置空间31的内壁,使 用者仅需使该免拉伸膜S'上的中央棒材S1插入于该滚动轴承20的内环22内,并与该内环22紧 迫配合,亦可使该免拉伸膜S相对于该把手转动,亦让使用者在操作上相当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用于协助一免拉伸膜拉动,其包括至少一握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滚动轴承,所述握把包含一内管及一握套,该握套套设于该内管外;该滚动轴承包含一外环、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该内环得以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设于该内管。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环套设于该握把的内管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滚动轴承邻靠于该握套。4. 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用于协助一免拉伸膜拉动,其包 括至少一握把,该握把具有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滚动轴承,其包含一外 环、 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内环得以相对转动; 该滚动轴承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外环靠抵于该容置空间的壁缘;当所述免拉伸膜的中央 棒材穿设于该内环后,该中央棒材与该内环卡抵,使得该握把与该免拉伸膜得以相对转动。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可配合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圆柱型设计的免拉伸膜,让使用者便于拿持以及操作,可节省相当多的时间。其包括至少一握把、至少一滚动轴承,所述握把包含一内管及一握套,该握套套设于该内管外;该滚动轴承包含一外环、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该内环得以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设于该内管。通过结合握把与滚动轴承,具有操作容易的特点,使用者握持把手后进行拉动,即可使得免拉伸膜进行转动,完全不需任何的个人技巧。文档编号B65H75/18GK201217584SQ20082030118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免拉伸膜的拿持结构,用于协助一免拉伸膜拉动,其包括至少一握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滚动轴承,所述握把包含一内管及一握套,该握套套设于该内管外;该滚动轴承包含一外环、一内环及数个滚珠,该滚珠设于该外环与内环之间,使得该外环与该内环得以相对转动;该滚动轴承设于该内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尧
申请(专利权)人:胜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