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779 阅读:18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供表面光滑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小麦粉等中加水混揉后,使其成为希望形状的生面,在开水中短时间煮烫后,从其表面除去水分,然后将其浸渍在水中,或与水一起封入容器或袋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表面致密,平滑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一般,作为煮烫面类,切面,挂面,中国面等的制造过程中,是将以小麦粉为主体的材料中添加水或食盐水或碱水等混揉后,产生足够粘性而成块的生料,例如,加工成细长线状及其它希望形状的生料,也就是生面,将它煮好而成为制品。在特许第1094434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煮烫面的制造方法,它是将上述生面放入容器中,在开水中通过30至60秒经过预先煮烫后,转移到其它容器中注入开水,进一步通过蒸汽杀菌槽蒸煮后冷却的方法。上述专利公开的制造方法,尽管是这种煮烫面的优良制法,但用上述专利公开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煮烫面,是将用水混揉小麦粉而成的生面经过预先煮烫后,注入开水,并且还用蒸汽杀菌进行最终煮熟,因此蒸煮面的表面吸收水分后膨润,其外观粗杂,即成为粗糙的表面。因此,将它加工而成的煮烫面,存在其商品价值差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考虑先有技术的煮烫面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为制品的煮烫面类的表面不是粗糙而是光滑的、而且韧性强且商品价值高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小麦粉和其它原料中添加水或盐水或碱水等,充分混揉成为希望形状的生料即生面后,相应于该生料的尺寸,例如粗度,经过最初时为极短时间,例如约3秒至180秒的煮烫,然后约1分至120分钟的干燥或脱水处理,从生料表面除去水分,并将其一部分干燥的生料浸渍在水中或与水一起封入容器或袋中。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小麦粉和其它原料中添加水或盐水或碱水,将它混揉后,例如通过细长切断成为希望形状的生面,这些过程与先有技术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一旦将该生面,在极短时间,例如约30秒以内煮烫,如图1所示,生料表面层1的部分的淀粉α化,而其内部2的部分保持β淀粉的状态,表面层1的含水量比内部2的含水量多得多。因此,将它自然干燥或强制干燥或脱水处理,至少可除去表面的水分。通过这种处理,表面层1的一部分水份在蒸发的同时,浸透到β淀粉状态的内部2,故而使表面层1的含水量和内部2的含水量平均化。因此,煮烫过的煮烫面的表面层1,与内部2呈均质,不产生特别的膨润,可保持光滑的表面。-->因此,在其后,如果将它浸在水中,或与水一起封入在容器或袋中后成为煮烫面的制品,则可保持表面层1和内部2为均质化状态,不会呈粗糙表面状态,因而口感极优。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适用于面类,还可适用于,例如饺子皮和其它以小麦粉等作为主原料的这类制品的制造。图1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面类的制造方法,将其一根面条放大后的断面示意图。图中1表示表面层,2表示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将作为主原料的小麦粉中添加水混揉而成的生面成型为希望的形状后煮烫而成为制品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上述成型的生料在极短时间内煮烫,从上述煮烫过的生料表面除去水分,以及将从上述表面除去水分的生料浸渍在水中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11-10 300213/941.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将作为主原料的小麦粉中添加水混揉而成的生面成型为希望的形状后煮烫而成为制品的煮烫面类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上述成型的生料在极短时间内煮烫,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山照康
申请(专利权)人:福山食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5年02月16日 19:54
    烫面是用沸水(约65℃至100℃)和面,边加水边搅拌,待稍凉后揉合成团,再做成各类食品。其原理是利用沸水将面筋烫软,及部分的淀粉烫熟膨化,降低了面团的硬度,所以水温愈高,沸水量愈多,做出的产品愈软,吃起来较无劲道,且会有粘牙、粘手、粘工作板的缺点。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