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偶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30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其具有:带叶片的泵轮(14)和带叶片的涡轮(13),它们一起构成环面形的充填或能充填以工作介质的工作腔(16);静止不动或旋转的壳体(4);壳体溢流部(10),其包括线路(1),该线路具有在壳体(4)的内腔中开口的入口端(2)和在壳体(4)外部开口的出口端(3),其特征在于,在线路(1)中设置有自动闭锁器件,其设置成用于阻碍线路(1),以避免液体从出口端(3)经由入口端(2)侵入壳体(4)的内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特别是用于在露天采矿或尤其在地下采矿中使用,以便在那里借助驱动机器以液力方式驱动工作机器、例如链式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例如具有重型机器、如粉碎机的其他传动系中使用。
技术介绍
尤其是如果根据实施方式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具有内壳体和外壳体、例如是静止不动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包围旋转的内壳体(也被称为偶合器壳),那么就要使用壳体溢流部,以便避免在(外)壳体的内腔中构造出高于预定水平的液位,特别是工作介质、例如水的液位。一旦达到该预定水平,液体就可以经由壳体溢流部的线路从壳体中流出。在图1中示出用于液力偶合器的这种壳体溢流部的实施例。该壳体溢流部包括带入口端2和出口端3的线路1。入口端2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4的内腔中开口,而出口端3在壳体4外部开口。线路1从入口端2起首先倾斜向上延伸并且随后过渡成弯曲部5,在此是180°的弯曲部。该弯曲部用于连接软管,并且弯曲部5向下的弯折导致连接在出口端3上的软管不会因其自身重量而折断。所示公知的壳体溢流部的缺点在于,例如在地下采矿中使用液力偶合器的情况下,当例如因为具有液力偶合器的驱动机器例如为了驱动输送带所定位的工作面浸满了水,而使液力偶合器外部的水位上升到高于出口端3的水位或者说高于由壳体溢流部形成的溢流部棱边的水位时,水可能会从壳体4外部流入壳体的内腔中并不期望地涌入液力偶合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带开头所示类型的壳体溢流部的液力偶合器,在该液力偶合器中,避免了经由壳体溢流部到壳体内腔中的不期望的涌入或不期望的水渗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液力偶合器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且特别适宜的设计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具有带叶片的栗轮和带叶片的涡轮,它们一起构造出环面形的工作腔,该工作腔充填或能充填工作介质。液力偶合器尤其实施为填充受控的偶合器,也就是说,工作腔可以有针对性地或多或少地充填工作介质、例如水或油,以便由此调整从栗轮到涡轮的转矩传递或驱动功率传递。在此,工作腔填充度的调整以分级或无级的方式在工作腔的最小充填与最大充填之间可变化地进行。但是,也可以考虑对液力偶合器的其他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具有静止不动或旋转的壳体。特别是当设置有包围内腔的静止不动的壳体时,有利的是,在静止不动的壳体内部,也就是说在内腔中,设置绕液力偶合器转动轴线,也就是说绕栗轮和涡轮的转动轴线旋转的偶合器壳,该偶合器壳抗相对转动地(drehfest)连接在栗轮上或连接在祸轮上。通常,该偶合器壳与栗轮或祸轮一起至少部分地分别包围另一个轮。例如栗轮与偶合器壳一起包围涡轮,以便构造出所谓的外轮驱动装置,或者偶合器壳与涡轮一起包围栗轮,以便构造出所谓的内轮驱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壳体溢流部,以便避免在壳体内腔中,液体、特别是工作介质的液位在预定的水平之上积聚。壳体溢流部包括如下线路,该线路具有在壳体内腔中开口的入口端和在壳体外部开口的出口端。因此,液体、尤其是像水那样的工作介质可以在达到溢流液位时经由线路从壳体的内腔中排出,也就是说,该液体进入线路的入口端,穿流过线路并且经由在壳体外部的出口端从线路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线路中,特别是在其出口端上设置有自动闭锁器件,其设置成用于阻碍线路,以避免液体从出口端经由入口端侵入壳体内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自动闭锁器件具有浮体。附加或替选地,也可以设置成用于液体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是否有液体、特别是水在流出端上进入壳体溢流部的线路中。自动闭锁器件于是可以依赖于通过传感器或通过浮体对液体进入的检测而自动地封闭线路,从而阻止水或概括而言是液体经由壳体溢流部流入壳体内腔中。在此,通过浮体对液体进入的检测不必非要理解成控制器件以浮体进行的电子检测或电检测,而是浮体的简单的浮起就足够。确切地说,特别有利的是,自动闭锁器件实施为浮阀,也就是说,其具有浮体,当在液力偶合器壳体外部达到特定的液位时,该浮体通过浮力封闭线路。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例如自动闭锁器件也可以实施为止回阀,其仅沿从入口端向出口端的流动方向是打开的,而阻碍沿相反方向的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壳体溢流部的线路从流入端起至少部分向上地延伸,特别是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地延伸。有利的是,流出端可以定位在流入端上方。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线路从流入端起首先(倾斜或竖直地)向上且随后侧向地延伸,特别是跟随有又向下延伸的区段。线路例如具有倒U形的形状,其中,特别是具有流出端的臂可以短于另一臂。浮体例如可以定位在壳体溢流部的线路的向下延伸的区段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线路具有阀座,该阀座定位在浮体上方。当由于在壳体外部或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外部达到相应的液位、特别是水位而使浮体基于由液体引起的浮力向上运动时,浮体就抵靠在该阀座上。例如浮体或阀座定位在阀壳体中,该阀壳体构成线路的向下延伸的区段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构成线路的整个向下延伸的区段。当阀壳体构成线路的整个向下延伸的区段时,那么有利的是,该阀壳体可以装配在线路的侧向延伸的区段上,特别是拧入该侧向延伸的区段中。【附图说明】下面应结合实施例和附图示例性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壳体溢流部;图2示出液力偶合器的壳体溢流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3示出图2中的壳体溢流部在液力偶合器壳体上的可能的定位。【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中示出具有线路1的壳体溢流部10,该壳体溢流部又具有入口端2和出口端3。与图1不同的是,线路1具有倒U形的形状,其中,具有流出端3的较短的第二臂通过连接在基体上或在线路1的侧向延伸的区段6上的、在此是拧入的阀壳体7形成。阀壳体7包围浮体8并且构成定位在浮体8上方的阀座9。当液体、特别是水从下方侵入线路1的流出端3中时,浮体8就上升,直至其碰撞到阀座9上并由此封闭线路1。因此,没有液体可以经由流出端3进入线路1中并涌入液力偶合器的壳体4中。在图3中示出图2中的壳体溢流部10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4上的可能的定位。在所示实施例中,线路1、至少其溢流部棱边11在偶合器壳12下方延伸,该偶合器壳随着液力偶合器的两个带叶片的轮中的一个(在此是涡轮13) —起旋转。因此,阻止了偶合器壳12沉入壳体4内部的液体收集部中,并且由此使该偶合器壳制动。在此,当通过旋转的偶合器壳12或其他装置实现了使壳体4内部的液位降低的离心作用时,溢流部棱边11不必强制地完全在偶合器壳12下方延伸。带叶片的涡轮13与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工作机器20连接。与涡轮13相对置的带叶片的栗轮14通过驱动机器15来驱动。栗轮14和涡轮13 —起构成环面形的工作腔16,该工作腔可以经由工作介质入口 17来充填,并且可以经由工作介质流出口 18来排空。特别是经由背压栗19来实现排空。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线路1连接在壳体4的沿周向方向围住栗轮14和涡轮13的部件上。替选地,在壳体4上的端侧连接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工作机器20那侧或在驱动机器15那侧上的端侧连接。与在此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偶合器也可以实施为液力双偶合器,其具有两个沿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并排定位的工作腔,这些工作腔分别由栗轮或栗轮叶片组以及涡轮或涡轮叶片组形成。【主权项】1.一种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偶合器,其具有:1.1 带叶片的泵轮(14)和带叶片的涡轮(13),所述泵轮和所述涡轮一起构成环面形的充填或能充填以工作介质的工作腔(16);1.2 静止不动或旋转的壳体(4);1.3 壳体溢流部(10),所述壳体溢流部包括线路(1),所述线路具有在所述壳体(4)的内腔中开口的入口端(2)和在所述壳体(4)外部开口的出口端(3);其特征在于,1.4 在所述线路(1)中设置有自动闭锁器件,所述自动闭锁器件设置成用于阻碍所述线路(1),以避免液体从所述出口端(3)经由所述入口端(2)侵入所述壳体(4)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莫·布雷格勒赫尔穆特·弗勒绍斯奥利弗·瑙恩多夫哈拉尔德·霍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