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6979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主要技术方案为: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风道,每个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风道中。通过控制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供一种具有换气、换气除湿、换气加湿、除湿及加湿等调节模式的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
,具体涉及湿度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关键因素。其中,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时,机器设备、钢铁产品的锈蚀率趋向直线上升,给生产与物资储存造成损失;另外,人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患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在潮湿的工业及生活建筑环境控制中,空气除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常用的除湿系统主要有冷凝除湿系统和固体除湿系统。其中,冷凝除湿主要是通过蒸发器将空气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析出。固体除湿系统是利用硅胶、分子筛等固体吸湿剂的吸附性,对空气进行除湿,且具有较好的除湿效果。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除湿系统仅能对新风进行除湿或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无法实现既能对新风进行除湿,又能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从而影响室内的舒适性。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除湿系统无法实现对室内进行加湿处理,使得在冬季气候干燥时也会影响室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新风或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且具有加湿功能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 ;固体除湿模块,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所述风道中;风门,通过控制所述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对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回风进行升温处理或降温处理。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连接。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其中,所述四通阀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剩下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其中,通过控制四通阀,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或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有第一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一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输送至室内;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有第二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二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排出室外。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使室内的回风进入所述风道中。优选地,所述风道为两个,其中一个风道为上层风道,另一个风道为下层风道。优选地,所述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上下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进风门、第二进风门、第一出风门及第二出风门;其中,所述第一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优选地,所述风道上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新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和/或,所述风道上的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回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如前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进行湿度调节的方法。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调节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换气除湿模式,换气加湿模式,除湿模式,加湿模式及换气模式;且所述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可以相互切换。优选地,所述换气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换气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换气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将回风通过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优选地,当所述风道包括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时,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交替流经上层风道或下层风道;其中,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上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的回风流经下层风道;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下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回风流经上层风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包括用于使新风、回风交替流经的风道、固体除湿模块及制冷系统,将风道与制冷系统结合,通过对制冷系统进行设置,使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功能进行交换,进而使湿度调节系统具有换气、换气除湿、换气加湿、除湿及加湿中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另一方面,在任一种调节模式下的每一风道中都能交替进行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对固体除湿模块再生两个步骤,这样不断地对吸湿后的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确保了固体除湿模块的性能,防止其由于吸附热造成吸湿性能下降的情形发生,进而确保可湿度调节系统的湿度调节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系统的风道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固体除湿模块,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所述风道中;风门,通过控制所述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国余凯熊建国张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