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生兴专利>正文

通讯缆线卷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91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讯缆线卷线盒。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性能好的卷线盒,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外壳、转盘、通讯缆线及蜗形卷簧;外壳内形成周侧及中部分别设有出线口及枢轴的容槽;转盘设有中心枢孔,自枢孔轴向延设构成环槽的内轴套及设有轴向切槽的外轴套;转盘枢装于枢轴上,通讯缆线以其中段嵌入外轴套切槽及圈绕于环槽内,并卷绕于外轴套外,其两端伸出外壳两出线口,涡形卷簧容置于外壳内,其一端固接于转盘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信设备用部件,特别是一种通讯缆线卷线盒。现今无论是使用电脑、数据机、电话或传真机等通讯器材均免不了须使用适当的通讯缆线材来相互连接以达到电讯通联的目的。为避免过长或过多通讯缆线混乱纠结或过短而不符合实际需要,公开了各种结构的卷线盒。这些习知的卷线盒基本上包括外壳、转盘、涡形卷簧及通讯缆线。其中涡形卷簧与转盘固接而使卷绕于转盘上的通讯缆线具有卷收复位的弹性势能,而通讯缆线由于须供衔接两相对应的通讯器材,其于卷线盒中的连接及与导电结构即具有多种不同型状的结构设计。如可于一转盘中设置有同心但不同等径的复数导电环,于另一转盘上则设有复数导电弹片或钢珠,以使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藉由导电环及复数导电弹片或钢珠而能随时保持电性连接状态。这种习用的卷线盒不仅组件多、结构复杂、不易组装,使各构件又无法作更有效的精简配置;而且当通讯缆线自卷线盒拉出后会因受到涡形卷簧弹性拉力的作用而呈现紧绷状态,以致无法使通讯缆线于卷线盒外保留适当固定长度,对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为此本申请人曾提出了多种可适时将拉出的通讯缆线定位的卷线盒(中国专利99214862.6;99214764.6),其主要系利用可弹性摆动的摆片与转盘周缘抽设缺口及卡槽相配合以产生可卷收或定位的功能。然而由于控制通讯缆线定位、卷收位置及长度无一定规律性,尚不易准确掌握及预测,致使使用者在拉、放通讯缆线时多有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性能好的通讯缆线卷线盒。本技术包括外壳、转盘、通讯缆线及蜗形卷簧;外壳系由两半壳扣合构成,其内形成容槽,容槽周侧设有相对的两出线口,容槽中设有枢轴;转盘设有中心枢孔,自枢孔轴向延设构成环槽的内轴套及外轴套,并于外轴套上开设有轴向切槽;转盘容置于外壳容槽内,并以其中心枢孔枢装于枢轴上,通讯缆线以其中段嵌入外轴套切槽并圈绕于环槽内,以使通讯缆线顺势卷绕于外轴套外,其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两出线口,涡形卷簧容置于转盘侧边外壳内,其一端固接于转盘上。其中转盘周缘均设复数卡槽;于转盘侧边半壳依序相邻接地分别枢设相叠置的棘轮及摆片;棘轮周缘均设复数棘齿,并于每一相间隔的棘齿上设有卡块;摆片顶端枢部两侧分别设有与棘轮周缘棘齿相对应的掣子,并于一侧掣子旁侧设有与棘轮棘齿上卡块相对应的啮合块,摆片两侧分别斜向延设与半壳壳壁顶抵的弹性片,摆片底部形成与转盘周缘卡槽相对应的卡舌。转盘周缘均设复数与摆片上卡舌相对应的卡槽。转盘侧边半壳设置有承座;承座上延设与壳壁间构成容置蜗形卷簧容室的两挡片。转盘异于设置内、外轴套的另一侧设有外环套;与该侧相邻接的半壳对应处设有与之套合的内环套。涡形卷簧一端设有勾端;在转盘外环套上设有供涡形卷簧勾端固定的嵌槽。由于本技术包括外壳、转盘、通讯缆线及蜗形卷簧;外壳内形成周侧及中部分别设有出线口及枢轴的容槽;转盘设有中心枢孔,自枢孔轴向延设构成环槽的内轴套及外轴套,外轴套上开设有轴向切槽;转盘容置于外壳容槽内,并枢装于枢轴上,通讯缆线以其中段嵌入外轴套切槽及圈绕于环槽内,并卷绕于外轴套外,其两端伸出外壳两出线口,涡形卷簧容置于转盘侧边外壳内,其一端固接于转盘上。当欲使用时,只须将通讯缆线自壳体两出线口分别拉出,即可任意拉出通讯缆线所需长度,并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适当通讯器材上,通讯缆线藉由涡形卷簧的复位弹性可保持一定的张力而减少外露通讯缆线的长度,避免产生通讯缆线散乱及纠缠的现象,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而且使用性能好,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矩形造型)。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矩形造型)。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瓜子形造型)。图4、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瓜子形造型)。图5、为本技术中承座结构示意立体图(承座与后半壳一体成型)。图6、为图2、图4中A、B向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图2、图4中C、D向结构示意立体图。图8、为图2、图4中E、F部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2、图4中G、H向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初始状态)。图1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一次抽拉通讯缆线状态)。图1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一次抽拉通讯缆线状态)。图1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一次释放通讯缆线状态)。图1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一次释放通讯缆线状态)。图1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二次抽拉通讯缆线状态)。图16、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二次抽拉通讯缆线状态)。图1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二次释放通讯缆线状态)。图18、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二次释放通讯缆线状态)。图19、为本技术用于笔记本型电脑上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用于电话上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1、转盘2、通讯缆线3及蜗形卷簧4。如图1、图2所示,外壳1呈矩形。亦可如图3、图4所示,外壳1’呈瓜子形。如图2、图4所示,外壳1(1’)系由前、后半壳10、11(10’、11’)相对扣合组成,前、后半壳10、11(10’、11’)内部形成相对的容槽12(12’),其周侧则设有相对的两出线口13(13’)及凹槽14,以分别供通讯缆线3穿出及容置通讯缆线3的插头30。于前、后半壳10、11(10’、11’)内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粗径内环套100及细径枢轴110。后半壳11(11’)容槽12(12’)一侧设有承座15。如图2、图4所示,后半壳11(11’)容槽12(12’)一侧设有组设承座15的插孔111。亦可如图5所示,承座15’可一体成形于后半壳11上。如图2、图4、图5所示,承座15(15’)前侧凸伸延设与后半壳11(11’)壳壁间构成容室151的两挡片150,以便蜗形卷簧4容置于容室150内。如图6所示,承座15后侧设有插设于后半壳11(11’)插孔111内的插柱152。如图7所示,转盘2设有枢装于后半壳11(11’)枢轴110上的中心枢孔20,自枢孔20朝后侧轴向延设构成环槽23的直径较小的内轴套21及直径较大的外轴套22,并于外轴套22上开设有两轴向切槽220。通讯缆线3中段嵌入外轴套22两轴向切槽220并圈绕及固定于内、外轴套21、22构成的环槽23内,以使通讯缆线3顺势卷绕于外轴套22上,其两端插头30穿出外壳1的出线口13并容置于凹槽14内。如图2、图4所示,转盘2枢孔20朝前侧轴向延设枢套于前半壳10(10’)内环套100上的外环套24,于外环套24上设有供涡形卷簧4勾端40固定的嵌槽240,当转盘转动时,使涡形卷簧可顺势卷绕在外环套上,以使转盘相对于通讯缆线产生卷收复位的回复力矩。当欲使用时,只须将收容在凹槽14中的两插头30分别拉出,即可任意拉出通讯缆线3所需长度,并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适当通讯器材上,如图19所示,可分别插接在笔记本电脑6与网路插座之间。亦可如图20所示,可分别插接在电话5的主机50与话筒51之间。通讯缆线3藉由涡形卷簧4的复位弹性可保持一定的张力而减少外露通讯缆线3的长度,避免产生通讯缆线3散乱及纠缠的现象。此外,尤值一提的是于转盘2侧边后半壳体11前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缆线卷线盒,它包括外壳、转盘、通讯缆线及蜗形卷簧;外壳系由两半壳扣合构成,其内形成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槽周侧设有相对的两出线口,容槽中设有枢轴;转盘设有中心枢孔,自枢孔轴向延设构成环槽的内轴套及外轴套,并于外轴套上开设有轴向切槽;转盘容置于外壳容槽内,并以其中心枢孔枢装于枢轴上,通讯缆线以其中段嵌入外轴套切槽并圈绕于环槽内,以使通讯缆线顺势卷绕于外轴套外,其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两出线口,涡形卷簧容置于转盘侧边外壳内,其一端固接于转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生兴
申请(专利权)人:廖生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