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74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涉及一种绕电缆、钢缆用的钢盘。针对现有钢盘的筒身为直圆柱形,在放主缆索股作业时,易发生松动垂掉,相互之间摩擦串股,损伤缠带,造成散丝现象,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难保证,成本也提高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克服松动垂掉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呈锥度形的筒身(3)的底部装置有下底盘(4)、上部装置有上盖盘(1),筒身(3)的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电缆、钢缆用的钢盘,尤其是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二.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绕电缆、钢缆用的钢盘的筒身为直圆柱形。在放主缆索股作业时,其钢盘的筒身的轴心线与地平面平行,易发生松动垂掉,相互之间摩擦串股,也会发生缠在主缆索股上的缠带损坏,造成散丝现象,甚至更严重影响放出,造成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难保证,成本也将提高等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克服放电缆、主缆索股松动垂掉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上盖盘、分隔件、筒身、下底盘组成,其呈锥度形的筒身的底部装置有下底盘、上部装置有上盖盘,筒身的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使用本技术时,将筒身的底部放在下部状态,再放置在转盘上作业,由于这种特殊形状和放置,故不存在松动垂掉及串股现象,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同时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四.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盘 2—分隔件 3—筒身 4—下底盘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筒身3两端分别装置有上盖盘1和下底盘4、中间有分隔件2。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由上盖盘(1)、分隔件(2)、筒身(3)、下底盘(4)组成,其特征是呈锥度形的筒身(3)的底部装置有下底盘(4)、上部装置有上盖盘(1),筒身(3)的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专利摘要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涉及一种绕电缆、钢缆用的钢盘。针对现有钢盘的筒身为直圆柱形,在放主缆索股作业时,易发生松动垂掉,相互之间摩擦串股,损伤缠带,造成散丝现象,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难保证,成本也提高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克服松动垂掉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呈锥度形的筒身(3)的底部装置有下底盘(4)、上部装置有上盖盘(1),筒身(3)的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文档编号B65H75/08GK2606096SQ0222183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袁永明 申请人: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锥度筒身的钢盘,由上盖盘(1)、分隔件(2)、筒身(3)、下底盘(4)组成,其特征是呈锥度形的筒身(3)的底部装置有下底盘(4)、上部装置有上盖盘(1),筒身(3)的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