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
技术介绍
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及电梯整体重量大部分通过导轨承载,而电梯导轨并不能承受过大载荷,影响了电梯运行安全性。坐电梯时,由于突然的加速下降或上升会使人感觉头晕或有些身体上的不适应感,且有用电梯内通风不好,常常导致乘客呼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该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充分利用井道空间,电梯运行效果稳定、安全性高、无震动、维修方便,轿厢内部空气畅通、无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包括井道、轿厢、曳引机、限速器、导轨和对重块,对重块设置在曳引机的正下方,所述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还包括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设置在轿厢底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减震垫层,下板与轿厢侧壁固定连接,上板与轿厢侧壁滑动连接,减震垫层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减震垫层内嵌有减震弹簧;所述对重块由对重单元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层内设有通孔,通孔均布在减震垫层内,通孔内放置有阻尼液压缸和阻尼活塞,阻尼液压缸与下板固定连接,阻尼活塞活动设置在阻尼液压缸中。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层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包括井道、轿厢、曳引机、限速器、导轨和对重块,对重块设置在曳引机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减震无机房电梯还包括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设置在轿厢底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减震垫层,下板与轿厢侧壁固定连接,上板与轿厢侧壁滑动连接,减震垫层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减震垫层内嵌有减震弹簧;所述对重块由对重单元组成;所述减震垫层内设有通孔,通孔均布在减震垫层内,通孔内放置有阻尼液压缸和阻尼活塞,阻尼液压缸与下板固定连接,阻尼活塞活动设置在阻尼液压缸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国,张银珍,李亚洲,赵东洋,赵雪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成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