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2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主要由传动机构及罩于其外的壳体组成,而传动机构的涂抹轮上加设了弹性缓冲卡片,该弹性缓冲卡片是利用与卡固于其外的环轴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带动该回收轮的转动的,从而使涂抹带得以回收;当该回收轮的速率大于涂抹轮时,将使涂抹带承受极大的拉力,此时,若该涂抹带所承受的拉力克服环轴与涂抹轮轴之间的摩擦力时,该涂抹轮轴即无法利用摩擦力带动环轴,从而产生滑动现象,因此可对涂抹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即一种修正用、粘胶用或标示用的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
技术介绍
众所皆知,早期在修正文字时,一般皆以修正液为主,且到目前为止,亦为不少人所惯用。该修正液虽为广泛使用的办公用具,但在涂抹使用时常会散发出强烈的化学气味,使用者在吸入后会造成晕眩或不适。此外,在环保意识高涨的现今社会,修正液俨然已成为危害生活环境的一项元凶。因此,便有修正带商品的产生,并且已广受大众的青睐与使用,其不外乎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无味等特点。上面所述的修正带即薄膜涂抹带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构成元件皆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说,该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A10经拉动后,将带动涂抹轮A20转动,而涂抹轮A20上设有齿轮A21,且该涂抹轮A20的齿轮A21与回收轮A30啮合,故在使用时,先由涂抹带A40带动涂抹轮A20转动后,再由涂抹轮A20带动回收轮A30,而该回收轮A30将受到涂抹轮A20的传动而转动,从而将使用后的涂抹带A40绕存在回收轮A30上。然而上述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却存在下列缺陷1、该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无法达到直线涂抹运动,因此操作不便。2、该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在进行涂抹时,由于是从左向右进行,因此会遮掩涂抹标的,致使涂抹错误。3、该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的传动结构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故将占据较大的空间,进而影响涂抹带的容量。4、该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的回收速率与涂抹速率配置不当时,将造成涂抹带太松或太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涂抹带的松紧度适中且可减少体积增加容量的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其在涂抹时将以直线涂抹且不会遮住涂抹标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主要由传动机构及罩于其外的壳体组成,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承载架、涂抹轮、回收轮、传动轮与涂抹带;承载架的前方突设有涂抹头,承载架的后方为一板状体,其上设有弹性防逆勾爪、轴孔及涂抹轴;涂抹轮的中心设有涂抹轮孔,该涂抹轮孔可装设在承载架的涂抹轴上,涂抹轮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另一端设有涂抹轮轴,该涂抹轮轴上设有一组弹性缓冲卡片,弹性缓冲卡片外卡固有环轴;回收轮上设有回收轮轴与具有适当深度的回收轮孔;传动轮的一端为传动轴,另一端延设为传动齿轮,该传动轴恰穿透该承载架的轴孔而装设于回收轮的回收轮孔内,而该传动齿轮则与涂抹轮的内齿相啮合;涂抹带的一端绕存卡固在涂抹轮上的环轴上,之后绕经涂抹头,其另一端绕存于回收轮的回收轮轴上。所述的承载架前方涂抹头两侧各设有一挡墙,涂抹带在绕经涂抹头时,被限制在两挡墙之间。所述的涂抹带的带面均匀涂布有具附着效果的涂抹剂,或均匀涂布具有粘性的粘着剂,或均匀涂布具有萤光色彩及粘性的萤光剂。所述的涂抹轮轴可一体成型于涂抹轮上,也可单独成型,再固设于涂抹轮上。所述的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还包括直行机构,传动机构固设地直行机构之上,而直行机构包括底盘与滚轮组,滚轮组以其滚轮传动轴设于底盘上的滚轮结合孔中,且至少有两个滚轮为同步传动。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底盘卡合沟,而传动机构的承载架上则设有可卡合在该底盘卡合沟上的底盘结合柱。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壳体结合柱,而壳体上则设有与该壳体结合柱配合的壳体结合柱。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在涂抹轮上加设了弹性缓冲卡片,而该弹性缓冲卡片是利用与卡固于其外的环轴之间所产生的磨擦力,进而带动该回收轮的转动的,从而使涂抹带得以回收;当该回收轮的速率大于涂抹轮时,将使涂抹带承受极大的拉力,此时,若该涂抹带所承受的拉力克服环轴与涂抹轮轴之间的磨擦力时,该涂抹轮轴即无法利用磨擦力带动环轴,从而产生滑动现象,因此可对涂抹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此外,由于本技术的传动轮是与涂抹轮的内齿相啮合,从而改变了以往薄膜涂抹的结构形态,正因为该传动机构各元件排列方式的改变,使得该传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减少,进而可增加该涂抹带的容置量。另外,由于本技术设置了带滚轮的直行机构,故使用者可轻易地将该薄膜涂抹带推向涂抹标的,而又由于其运行方向为从右到左,因此不会遮住涂抹标的,从而使操作更加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习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直行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如图3及图8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主要由传动机构10、直行机构20及壳体30所组成。该传动机构10,请如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承载架11、涂抹轮12、回收轮13、传动轮15与涂抹带16组成。其中承载架11的前方突设有涂抹头111,涂抹头两侧各设有一挡墙116,承载架11的后方为一板状体,其上设有弹性防逆勾爪112、复数个底盘结合柱113、轴孔114及涂抹轴115;涂抹轮12的中心设有涂抹轮孔121,该涂抹轮孔121可装设在承载架11的涂抹轴115上;涂抹轮12的一端面设有内齿122,另一端设有涂抹轮轴123,该涂抹轮轴123上设有若干弹性缓冲卡片124,弹性缓冲卡片124外卡固有环轴125,而该涂抹轮轴123可一体成型于涂抹轮12上,也可单独成型后,再固设于涂抹轮12上;回收轮13上设有回收轮轴131与具有适当深度的回收轮孔132;传动轮15的一端为传动轴151,另一端延设为传动齿轮152,该传动轴151恰穿透该承载架11的轴孔114而装设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孔132内,而该传动齿轮152则与涂抹轮12的内齿122相啮合;涂抹带16的带面均匀涂布有具附着效果的涂抹剂,其一端绕存卡固在涂抹轮12上的环轴125上,之后绕经涂抹头111,其另一端绕存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轴131上;而涂抹带16在绕经涂抹头111时,被限制在两挡墙116之间,从而可限制涂抹带16左右滑移,使涂抹效果更好。上述各元件在组合时,如图5、6所示,该传动轮15的传动轴151在穿越承载架11的轴孔114后,卡合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孔132内;传动轮15的传动齿轮152则与涂抹轮12的内齿122相啮合,且涂抹轮12则利用涂抹轮孔121结合于承载架11的涂抹轴115上。未经使用的涂抹带16的一端绕存于涂抹轮12的涂抹轮轴123上卡固的环轴125上,另一端则先绕过承载架11的涂抹头111后,再绕存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轴131。故,由上述得知,未经使用的涂抹带16原本绕存于涂抹轮轴123的环轴125上,使用时该涂抹轮12受到涂抹带16的拉力所带动后,进而带动传动轮15的传动齿轮152,而传动轮15的传动轴151卡合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孔132内,从而形成该传动机构10的连动,通过此连动的构造,使已经使用过的涂抹带16绕存于回收轮13的回收轮轴132上。该直行机构20,请配合图7所示,其主要包含底盘21,在其适当位置设有复数个底盘卡合沟211、复数个壳体结合柱212与复数滚轮结合孔213;滚轮组22,其设有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涂抹带式文字修正器,主要由传动机构及罩于其外的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括承载架、涂抹轮、回收轮、传动轮与涂抹带;承载架的前方突设有涂抹头,承载架的后方为一板状体,其上设有弹性防逆勾爪、轴孔及涂抹轴;涂抹轮的 中心设有涂抹轮孔,该涂抹轮孔可装设在承载架的涂抹轴上,涂抹轮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另一端设有涂抹轮轴,该涂抹轮轴上设有一组弹性缓冲卡片,弹性缓冲卡片外卡固有环轴;回收轮上设有回收轮轴与具有适当深度的回收轮孔;传动轮的一端为传动轴 ,另一端延设为传动齿轮,该传动轴恰穿透该承载架的轴孔而装设于回收轮的回收轮孔内,而该传动齿轮则与涂抹轮的内齿相啮合;涂抹带的一端绕存卡固在涂抹轮上的环轴上,之后绕经涂抹头,其另一端绕存于回收轮的回收轮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锺
申请(专利权)人:昶邑厦门文具礼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