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178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它解决了现有集水头分液不均匀等问题。包括总管体、若干子管体,总管体内设有封板,封板中心设有通孔,在封板一侧设有若干导流叶片,在总管体封闭端的中心设有挡板,各导流叶片的内侧分别设有缺口,各缺口分别卡在挡板的外缘,挡板与导流叶片之间形成若干间隙,且间隙与子管体相互连通,封板远离总管体封闭端的一侧设有锥形导流筒,锥形导流筒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总管体的周向内侧相互抵靠,小头端与通孔相连通。本制冷设备用集水头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分液均匀,制冷液流动顺畅,稳定性好,提高了制冷剂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它解决了现有集水头分液不均匀等问题。包括总管体、若干子管体,总管体内设有封板,封板中心设有通孔,在封板一侧设有若干导流叶片,在总管体封闭端的中心设有挡板,各导流叶片的内侧分别设有缺口,各缺口分别卡在挡板的外缘,挡板与导流叶片之间形成若干间隙,且间隙与子管体相互连通,封板远离总管体封闭端的一侧设有锥形导流筒,锥形导流筒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总管体的周向内侧相互抵靠,小头端与通孔相连通。本制冷设备用集水头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分液均匀,制冷液流动顺畅,稳定性好,提高了制冷剂的利用效率。【专利说明】制冷设备用集水头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用集水头。
技术介绍
集水头在制冷设备中,例如在空调中通常安装在空调蒸发器和膨胀阀之间,其用于将从膨胀阀出来的制冷剂按所需的分路数分配至蒸发器。现有技术的集水头大多存在着分液不均匀的缺陷,容易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使制冷剂的利用效率较低,这就使得集水头的均匀性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集水头还存在着:结构复杂,制冷液流动不畅,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型空调系统的末端集水头,它包括输入管和与输入管连通的若干个弯管,弯管的出口与制冷机的盘管管连接,各弯管的出口中心线呈矩阵式均布。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集水头中制冷液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分液不均匀,制冷液流动不畅,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分液均匀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包括中空的总管体,所述的总管体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的总管体的封闭端设有若干分别与总管体内部相连通的子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管体内设有封板,所述的封板中心设有通孔,在封板朝向总管体封闭端的一侧设有若干位于通孔周向外围且外端抵靠设置在总管体封闭端的导流叶片,所述的导流叶片周向分布且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在总管体封闭端的中心设有一与通孔相对应的挡板,各导流叶片的内侧分别设有缺口,各缺口分别卡在挡板的外缘,所述的挡板与导流叶片之间形成若干分别与子管体一一对应的间隙,且所述的间隙与子管体相互连通,所述的封板远离总管体封闭端的一侧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圆锥筒状且具有大头端与小头端的锥形导流筒,所述的锥形导流筒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总管体的周向内侧相互抵靠,小头端与通孔相连通。该结构中,制冷液在锥形导流筒的作用下通过通孔,在导流叶片的作用下均匀分配到各个间隙,最后由子管体流出,使得本集水头分液均匀,制冷液流动顺畅。 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中,所述的导流叶片周向均匀设置,且所述的子管体与导流叶片一一交错设置。 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中,所述的挡板的外端与导流叶片外端相互齐平,且所述的挡板外端与导流叶片外端均抵靠设置在总管体的封闭端。使得制冷液均匀分配到各个间隙中。 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中,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总管体周向内侧的导向凸条,所述的导向凸条沿总管体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的锥形导流筒的大头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导向凸条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槽,且所述的导向凸条卡接设置在导向槽内。 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中,所述的锥形导流筒的大头端直径大于总管体的内径。使得锥形导流筒安装在总管体内时大头端发生形变,使得锥形导流筒过盈配合设置在总管体内,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用集水头中,所述的子管体均匀分布设置在总管体封闭端的周向外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制冷设备用集水头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分液均匀,制冷液流动顺畅,稳定性好,提高了制冷剂的利用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总管体1、子管体2、封板3、通孔31、导流叶片4、挡板41、缺口 42、间隙43、锥形导流筒5、大头端51、小头端52、导向凸条53、导向槽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包括中空的总管体1,所述的总管体I 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总管体I的封闭端设有若干分别与总管体I内部相连通的子管体2,子管体2均匀分布设置在总管体I封闭端的周向外围,总管体I内设有封板3,封板3中心设有通孔31,在封板3朝向总管体I封闭端的一侧设有若干位于通孔31周向外围且外端抵靠设置在总管体I封闭端的导流叶片4,导流叶片4周向分布且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在总管体I封闭端的中心设有一与通孔31相对应的挡板41,各导流叶片4的内侧分别设有缺口 42,各缺口 42分别卡在挡板41的外缘,挡板41与导流叶片4之间形成若干分别与子管体2 —一对应的间隙43,且间隙43与子管体2相互连通,封板3远离总管体I封闭端的一侧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圆锥筒状且具有大头端51与小头端52的锥形导流筒5,锥形导流筒5的大头端51周向外侧与总管体I的周向内侧相互抵靠,小头端52与通孔31相连通,即使用时制冷液在锥形导流筒5的作用下通过通孔31,在导流叶片4的作用下均匀分配到各个间隙43,最后由子管体2流出,使得本集水头分液均匀,制冷液流动顺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导流叶片4周向均匀设置,且子管体2与导流叶片4 一一交错设置。为了使得制冷液均匀分配到各个间隙43中,挡板41的外端与导流叶片4外端相互齐平,且挡板41外端与导流叶片4外端均抵靠设置在总管体I的封闭端。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总管体I周向内侧的导向凸条53,导向凸条53沿总管体I轴向延伸设置,锥形导流筒5的大头端51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导向凸条53 —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槽54,且导向凸条53卡接设置在导向槽54内。 另外,这里的锥形导流筒5的大头端51直径大于总管体I的内径,这样使得锥形导流筒5安装在总管体I内时大头端51发生形变,使得锥形导流筒5过盈配合设置在总管体I内,稳定性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总管体1、子管体2、封板3、通孔31、导流叶片4、挡板41、缺口 42、间隙43、锥形导流筒5、大头端51、小头端52、导向凸条53、导向槽5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包括中空的总管体(1),所述的总管体(I) 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的总管体(I)的封闭端设有若干分别与总管体(I)内部相连通的子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管体⑴内设有封板(3),所述的封板(3)中心设有通孔(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设备用集水头,包括中空的总管体(1),所述的总管体(1)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的总管体(1)的封闭端设有若干分别与总管体(1)内部相连通的子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管体(1)内设有封板(3),所述的封板(3)中心设有通孔(31),在封板(3)朝向总管体(1)封闭端的一侧设有若干位于通孔(31)周向外围且外端抵靠设置在总管体(1)封闭端的导流叶片(4),所述的导流叶片(4)周向分布且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在总管体(1)封闭端的中心设有一与通孔(31)相对应的挡板(41),各导流叶片(4)的内侧分别设有缺口(42),各缺口(42)分别卡在挡板(41)的外缘,所述的挡板(41)与导流叶片(4)之间形成若干分别与子管体(2)一一对应的间隙(43),且所述的间隙(43)与子管体(2)相互连通,所述的封板(3)远离总管体(1)封闭端的一侧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圆锥筒状且具有大头端(51)与小头端(52)的锥形导流筒(5),所述的锥形导流筒(5)的大头端(51)周向外侧与总管体(1)的周向内侧相互抵靠,小头端(52)与通孔(3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良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永灵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