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110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非接触供电用元件,设于固定部;高频电源电路,向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供给高频电力;非接触受电用元件,设于可动部,与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而以非接触方式接受高频电力;及受电电路,对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所接受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而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具有将由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以高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具有将热量以高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从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传递,在固定部侧散发。由此,能够改善可动部的冷却特性,使可动部小型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接触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非接触方式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与以往相比改善了可动部的冷却特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对安装有多个元件的基板进行生产的基板用作业设备,有焊料印刷机、元件安装机、回流焊机、基板检查机等,将它们通过基板搬运装置连接而构筑基板生产线的情况较多。这些基板用作业设备大多具备在基板上移动而进行预定的作业的可动部,作为对可动部进行驱动的一单元,可以使用线性电动机装置。线性电动机装置通常具备:沿移动方向将多个磁铁的N极及S极交替地排列设置的轨道部件;及构成为包含具有铁心及线圈的电枢的可动部。为了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以往使用了可变形的供电用线缆。而且,近年来,为了消除供电用线缆所引起的搬货重量的增加、金属疲劳所引起的断线的风险等弊端,也提出了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适用方案。在此,搭载于可动部的电气负载存在如下的结构。例如,在元件安装机的作为可动部的安装头上搭载有使吸附选取元件的吸嘴产生负压的气泵、使吸嘴转动及升降的驱动马达及它们的控制部等。而且,在基板检查机的作为可动部的检查头上搭载有对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元件的安装状态进行拍摄的相机、其数据传送部及控制部等。而且,线性电动机装置的电枢也是电气负载的一种。为了使由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散发而抑制温度上升,有时设有散热片等,这种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冷却结构的技术例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2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受电部的受电线圈部、与该受电线圈部进行电磁结合的供电部的供电线圈部及设于供电部而将受电部的周围覆盖的收容部,而且,收容部由导热率高的材质构成,且在外周具备散热部。由此,记载了如下内容:能够避免人触碰到供电线圈部,而且,通过来自收容部的散热能够使供电线圈部的温度降低。而且,专利文献2公开的平面显示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使供电器与平面显示器侧的受电器正对,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进行供电,而且,将吸热部件设于供电器,在供电时与受电器发生接触而吸收热量。由此,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受电器内不包含大的散热部件,即使薄型化也能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58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01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非接触供电装置并不局限于基板用作业设备的用途,大多作为向可动部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单元而使用。此时,当为了使由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散发而增大可动部或设置散热片等来增加散热面积时,可动部的重量增加。由此,产生为了对可动部进行驱动而需要大的驱动力的问题点、可动部的移动速度受到限制的问题点。针对这些问题点,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对固定的供电部的供电线圈部进行冷却的技术,无法适用于可动部的冷却。另外,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即使并未电接触,通过使受电器与供电器接触的导热也能改善受电器侧的冷却特性。该技术以在供电中受电器与供电器不会相对移动而确保接触状态的情况为前提。因此,如由线性电动机装置驱动的基板用作业设备那样,对于处于移动的可动部,无法适用于在确保间距的同时进行供电的结构。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点而作出,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利用用于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来改善可动部的冷却特性,与以往相比能够使可动部小型轻量化。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方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专利技术具备:非接触供电用元件,设于固定部;高频电源电路,向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供给高频电力;非接触受电用元件,设置在能够移动地架装于上述固定部的可动部,与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而以非接触方式接受高频电力;及受电电路,对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所接受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而向上述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在与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由上述电气负载产生而传导的热量以高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在与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热量以高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上述电气负载产生一部分热量从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传递,而在上述固定部侧进行散热。第二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方案为基础,上述热辐射层或上述热辐射面是包含将热量转换成远红外线进行辐射的功能材料而形成的片材或涂膜、或者是热辐射率高的黑色涂装面、镀敷面或加工处理面。第三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或第二方案为基础,上述热吸收层或上述热吸收面的结构与上述热辐射层或上述热辐射面的结构相同。第四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为基础,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分别是电极板。第五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为基础,上述热辐射层及上述热吸收层中的至少一方兼作为对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与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之间的电绝缘进行加强的绝缘层。第六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为基础,上述非接触供电装置还具备导热部件,该导热部件促进热量从上述电气负载向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的传导。第七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为基础,上述可动部由线性电动机机构而保持上述非接触供电用电极板与上述非接触受电用电极板的间距且被驱动。第八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七方案为基础,上述可动部装备于向基板安装元件的元件安装机,且具备进行元件安装动作的安装头。专利技术效果在第一方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专利技术中,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具有将热量以高的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具有将热量以高的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从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通过辐射进行传递,在固定部侧散发。因此,能削减由可动部散发的热量而改善冷却特性,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可动部的散热表面积,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在第二方案的专利技术中,将可动部侧的非接触受电用元件的表面设为热辐射率高的结构。因此,能够增加由可动部产生的全部热量中向固定部传递的那部分热量的比率,可动部的小型轻量化的效果显著。在第三方案的专利技术中,固定部侧的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中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设为与可动部侧的非接触受电用元件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相同的结构。通常,热辐射率高的表面具有热吸收率也高的特性。因此,通过在固定部侧及可动部侧采用相同结构来改善热辐射率及热吸收率这双方,能够大幅增加热量从可动部向固定部传递的比率,可动部的小型轻量化的效果更加显著。而且,能够以相同的方法制造固定部侧的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可动部侧的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在第四方案的专利技术中,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分别为电极板。在静电结合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通常扩大隔有距离地相向的电极板的电极面积来确保供电电力。因此,与电磁结合方式等其他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相比,容易确保有助于从可动部向固定部的热传递的相向面积。而且,从可动部向固定部传递的热量的比率也增加,可动部的小型轻量化的效果显著。在第五方案的专利技术中,热辐射层及热吸收层中的至少一方兼作为绝缘层。由此,非接触受电用元件与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之间的电绝缘被加强,绝缘性能提高。在第六方案的专利技术中,还具备促进热量从电气负载向非接触受电用元件的传导的导热部件。若立足于导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非接触供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非接触供电用元件,设于固定部;高频电源电路,向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供给高频电力;非接触受电用元件,设置在能够移动地架装于所述固定部的可动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而以非接触方式接受高频电力;及受电电路,对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所接受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而向所述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由所述电气负载产生并传导的热量以高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在与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热量以高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所述电气负载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从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传递,而在所述固定部侧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非接触供电用元件,设于固定部;高频电源电路,向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供给高频电力;非接触受电用元件,设置在能够移动地架装于所述固定部的可动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而以非接触方式接受高频电力;及受电电路,对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所接受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而向所述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由所述电气负载产生并传导的热量以高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在与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热量以高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所述电气负载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从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传递,而在所述固定部侧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热辐射层或所述热辐射面是包含将热量转换成远红外线进行辐射的功能材料而形成的片材或涂膜、或者是热辐射率高的黑色涂装面、镀敷面或设置了微小凹凸的加工处理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热吸收层或所述热吸收面的结构与所述热辐射层或所述热辐射面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热吸收层或所述热吸收面的结构与所述热辐射层或所述热辐射面的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分别是电极板。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热辐射层及所述热吸收层中的至少一方兼作为对所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与所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之间的电绝缘进行加强的绝缘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壮志石浦直道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