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辊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96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送辊子装置,它包括:驱动辊子;从动辊子;齿轮传动装置,由安装在这些辊子轴上的齿轮,将驱动辊子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压紧装置,将从动辊子在压紧方向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同时在压紧方向对从动辊子加弹性力,使其压紧驱动辊子。其中,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相对于通过齿轮间的接触部分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倾斜了一个与齿轮的压力角相同的角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驱动辊子和从动辊子挟持被输送物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子装置的改良方法。如图4所示,该输送辊子装置具有如下构成,在驱动辊子4A的辊子轴4C和紧压该驱动辊子4A的从动辊子4B的辊子轴4D上,分别安装齿轮4E、4F,将驱动辊子4A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4B。如图5所示,从动辊子4B的辊子轴4D的轴承(图中未示)滑动自由地被支承于轴承滑槽部(图中用斜线表示)4G,且从动辊子4B由弹簧材料(图中未示)赋予其紧压驱动辊子4A的力。可是,在现有的装置中,从动辊子4B的压紧方向被设定为向着驱动辊子4A的回转中心(图5)。因此,在由于输送阻力使从动辊子4B产生回转负荷的情况下,在齿轮的齿面产生输送阻力。如图5所示,由于齿轮存在压力角α,所以由输送阻力的反作用力P分解出与压紧方向反方向的反推从动辊子4B的力P1(反作用力P的分力),其结果,辊子两端的夹紧压力产生差值,出现使被输送物蛇行的问题。因此,通过在辊子的两端设置齿轮,来消除辊子两端的压力差的方法被人们所想到,但如采用该结构,装置将变得大型化,且在成本方面也会变得不利,此外,还存在由于从动辊子的输送阻力的变化使辊子压力产生变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鉴于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输送辊子装置,在该装置中,即使输送阻力给从动辊子带来回转负荷,从动辊子也不会被反推向压紧方向的反方向。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辊子装置包括驱动辊子;从动辊子;齿轮传动装置,由安装在这些辊子轴上的齿轮,将驱动辊子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压紧装置,将从动辊子在压紧方向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同时,在压紧方向对从动辊子加弹性力,使其压紧驱动辊子。其特征在于,使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倾斜成这样的角度,即,相对于通过齿轮间的接触部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旋转与齿轮的压力角相同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辊子装置,由于使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倾斜成这样的角度,即,相对于通过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接触部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旋转与压力角相同的角度,因而,将从动辊子推向反压紧方向的力不发生了。即,齿轮的压力角是指在齿面的一点(一般指齿轮的节点)上,齿轮的半径线和齿面的切线所成的角,因此,如将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倾斜与压力角相同的角度,则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与作用于齿面的输送阻力的作用方向垂直相交。因此,齿轮和输送辊子被看成为一个刚体,在作用于齿面的力被认为照原样作用于辊子轴的情况下,输送阻力的反作用力即使作用于从动齿轮,也不发生将从动辊子推向反压紧方向的力,输送辊子两端的压力不产生压差。实施例如图2所示,输送辊子装置包括,输送辊子部分3和齿轮传动装置6。输送辊子部分由驱动辊子1和压紧驱动辊子1的从动辊子2构成。齿轮传动装置6的构成为,依靠分别安装在驱动辊子1及从动辊子2的辊子轴1a,2a上的驱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将驱动辊子1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2。驱动齿轮4由马达(图中未表示)驱动。实施例的驱动齿轮4及从动齿轮5为渐开线齿轮。驱动辊子1的辊子轴1a的两端,由轴承10支承,轴承10固定于轴承支承件11上。从动辊子2的辊子轴2a的两端,由轴承7支承,轴承7安装于贯穿轴承支承件8的导向长孔9内,并沿导向长孔9的长度方向可自由滑动。另外,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弹簧材料(图中省略)沿压紧方向p给从动辊子2推力。轴承支承件8的导向长孔9的长度方向(相当于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为这样一个方向,即,将通过齿轮4、5的接触部分A的齿轮4、5的半径线R,沿齿轮5的回转方向(箭头所示方向)倾斜与齿轮5的压力角α相同的角度。因此,由导向长孔9支承的从动辊子2的压紧方向(滑动方向)也倾斜与齿轮5的压力角α相同的角度,从动辊子2的压紧方向p与通过齿轮4和5的接触部分A的齿面的切线T相平行(图1)。因此,即使输送阻力给从动辊子4B带来回转负荷,在齿面上产生输送阻力的反作用力P,也因为从动辊子2的压紧方向p与反作用力P的方向垂直相交,所以,不产生沿压紧方向p的反方向反推从动辊子2的力。另外,齿轮的压力角α一般为20°和14.5°,从动辊子2的压紧方向α也被设定为与其一致。又,在由于齿轮的啮合精度及齿形精度的原因,使压力角α出现少量波动时,虽然从动辊子2的压紧方向和作用于齿面的输送阻力P的作用方向不能决对垂直,但由于这种波动产生的向上推从动辊子2的力,比从动辊子2的辊子轴2a的轴承7和导向长孔9之间的摩擦力要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具有这种结构的输送辊子装置的利用领域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如图3所示,对于具有曝光部B1和呈影部B2的照片自动呈影处理装置B的感光材料B3的输送用辊子B4,也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以上说明可知,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辊子装置,沿压紧辊子的压紧方向相反的方向反推压紧辊子的力不产生作用,因此,辊子两端的压力差不会出现,可以消除蛇行等问题。权利要求一种输送辊子装置,它包括驱动辊子;从动辊子;齿轮传动装置,由安装在这些辊子的辊子轴上的齿轮,将驱动辊子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压紧装置,将从动辊子在压紧方向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同时,在压紧方向对从动辊子加弹性力,使其压紧驱动辊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通过齿轮间的接触部分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将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倾斜一个与齿轮的压力角相同的角度。全文摘要一种输送辊子装置,它包括驱动辊子;从动辊子;齿轮传动装置,由安装在这些辊子轴上的齿轮,将驱动辊子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压紧装置,将从动辊子在压紧方向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同时在压紧方向对从动辊子加弹性力,使其压紧驱动辊子。其中,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相对于通过齿轮间的接触部分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倾斜了一个与齿轮的压力角相同的角度。文档编号F16H1/04GK1136527SQ9610202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木下藤吾 申请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辊子装置,它包括:驱动辊子;从动辊子;齿轮传动装置,由安装在这些辊子的辊子轴上的齿轮,将驱动辊子的回转传递给从动辊子;压紧装置,将从动辊子在压紧方向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同时,在压紧方向对从动辊子加弹性力,使其压紧驱动辊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通过齿轮间的接触部分的齿轮的半径线,沿齿轮的回转方向,将从动辊子的压紧方向倾斜一个与齿轮的压力角相同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藤吾
申请(专利权)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