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粘合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63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处理在一面上涂有粘合剂(15)的材料带的方法与装置。在一面上涂有粘合剂(15)的材料带(14)从一个(活动)带卷(16)中抽出。一个替换带卷(18)最好(用手工操作)用以将起始部分(19)连接正在用完的材料带。一旦从带卷(16)中抽出的材料带(14)用完了,替换带卷(18)的起始部分(19)就被压得贴靠在输出的材料带(14)有粘合剂(15)的那一面,并因此连接材料带(14)。(*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在一面上涂有粘合剂的材料带尤其是把粘合带部分施于折叠纸板箱上的方法与装置,该材料带或粘合带从第一带卷中抽出,一旦用完,就把新的材料带/粘合带接在正在用完的材料带上。一面上涂了活性粘合剂的材料带,或粘合带,例如用来封闭折叠的纸板箱。一种所谓带组件采用粘合带,例如施于邻接折叠纸板箱的封闭叶片的区域中的上侧与下侧。粘合带由在一面上施了活性粘合剂的塑料带构成。材料带或粘合带可制成一个(缠绕的)带卷。当带卷用完时,必须把新的材料带或粘合带接到正在用完的带子上,使费用尽可能少。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议一种方法与一种装置,它们适合于确保简单而可靠地处理粘合带,尤其是把新粘合带接到正在用完的带子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新粘合带,或有一自由起始部分连接于输出的带子上的新带子,其粘合面,被压贴在输出的带子上面对的粘合面。新带子的起始部分,由可被机器或手工驱动得贴在粘合面起始部分所在处的支承装置支承备用。支承装置接触区的形状,使得留持起始部分的力足以把它固定得直至与输出的带子接触。通过粘合面与输出的带子相接触,所产生的较大留持力就因胶粘而将起始部分固定在输出的带子上,从而使支承装置可从新带子的起始部分上脱开。新带子起始部分所用的支承装置,是一条可动的尤其是旋转的臂,通过横向移动,该臂把起始部分压贴在输出的带子的偏移区域尤其是偏转轮区域中的输出的带子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从中抽出材料带的那个活动带卷,一直要运行到用完为止。因此,带卷上或带卷芯上不会有残留的材料带。在本专利技术中,采取专门的措施,确保即使在材料带的终端部分已从带卷或带卷芯中抽出后,材料带上也保留有一定的应力,从而能够无故障、无皱折之类地输送该带子,直至新材料带接上。为达到此目的,就使正在用完的材料带的横截面按照本专利技术变形。在拼接站区域中,在一个可旋转的共用承载件尤其是一个承载盘上,装有两个粘合带带卷,即一个供应带卷及一个抽出新带子的替换带卷。转动承载盘,分别会使供应带卷进入预定的用完位置上,而替换带卷进入待用位置上。新带子的起始部分最好用手工从替换带卷上抽出并置于支承装置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细节,涉及拼接站的设计,以及用于将粘合带输往目标的一些部件。下面,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说明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范实施例装置的结构及运行过程。这些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把粘合带施于折叠纸板箱所用装置的侧视略图;图2是符合图1的装置的一个细部即拼接站的放大图;图3是符合图2的拼接站横视图;图4是拼接站一个细部的放大图;图5是从图3上平面位移的拼接站横视图;图6是沿图5的切面Ⅵ-Ⅵ截取而成的拼接站留持板放大截面图。图1所示装置,涉及对折叠纸板箱11施用粘合带10。顺粘合带纵向行进的粘合带10,分别施用于折叠纸板箱11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以便使折叶彼此连接。为了施用粘合带10,分别有一条上部带组件与下部带组件12、13自动地把粘合带10施用于折叠纸板箱11上。粘合带10从一条连续的带子即连续的材料带14上分开。材料带最好由塑料构成,且一面上涂有活性粘合剂15。材料带14被从带卷16中抽出并送往带组件12、13。带卷16与替换带卷18一起位于拼接站17处。在本实施例中,装置配设有两个匹配的拼接站17,以便自动地向每条带组件12、13供应材料。一旦活动带卷16用完,替换带卷18就基本上自动地连接到拼接站17区域内的输出的材料带14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也采用某种手工介入方式来更换带卷。替换带卷18预备来供材料带14从(活动)带卷中抽出时替换所用。为达到此目的,(用手工)把起始部分19从替换带卷18中抽出,备置得靠近材料带14。当材料带14已部分地或完全从带卷16中抽出时,就把替换带卷18的起始部分19压贴在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的终端部分20上,因而材料带14就接上了替换带卷18。为了替换带子,拼接站17上配有一些自动工作的构件。(连续的)材料带14在拼接站17出口处被引到一个偏转构件即偏转轮21上。材料带14被缠绕在带卷16上的方式,使得施用于材料带一个面上的粘合剂15,在偏转轮21区域中面朝外。偏转轮21装得与带卷16在(竖直的)承载壁上有一间隔。材料带14从带卷16中抽出被引到偏转轮21的一个导向件即导向板23上,该导向板为一长形单臂旋转杆,带有一个邻近偏转轮21且在其上方的(下部)摆动支座24。导向板23带有供材料带14所用的导向面25。从横截面来看,导向板23的形状是一长的凹陷体,有着相应于导向面25的横截面轮廓。尤其从图6可见,导向板23的形状约为横截面C形的,即一侧为敞开的形状。导向面25的边缘处形成斜侧带26、27,该斜侧带穿入在它们的自由外缘处以90°偏离的导向边缘28、29。材料带14恒稳地行经上述外形方式的导向面25,并因此接受相应的横截形状的形式。以此方式,材料带14就被防止在其纵向上变形,尤其是防止起皱折。另外,由于导向面25的设计缘故,导向板23在被输送的材料带14上施加留持力。因此,用本装置就可以使带卷16运行至完全走空,即不必把残留在带卷16上的那部分材料带14分离出来。这个性能及导向板23的设计,是本装置的特征。为了变换带卷,就使导向板23摆动出了材料带14的移动平面,进入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当导向板23重新归位时,材料带14就邻接导向面25。替换带卷18或其起始部分19被支承得邻接偏转轮21,准备与材料带14连接。起始部分19邻接一个传送构件即传送轮30,该轮的一部分装在单臂传送杆31的下端即自由端上。该传送杆可在邻接替换带卷18的摆动支座32的区域内摆动。该摆动支座也安装在共用承载壁22上。相对的位置选择得使传送轮30按照箭头33摆动,摆出了如图2所示的起始位置而进入图4所示的传送位置。在此位置上,传送轮30直接邻接偏转轮21的周边,以此方式,起始部分19的一个自由端就被压靠在偏转轮21区域内的材料带14上。替换带卷18的定位方式,使得带粘合剂15的起始部分,面对传送轮30或传送杆31。相应地,起始部分19的粘合面就贴靠着传送轮30的周边,在本实施例中是贴靠着传送杆31。传送轮30及/或传送杆31被设计得一方面使材料带的邻接粘合面被充足地支承,但另一方面,当带有粘合剂15的那一面材料带受压时,该材料带就抓住起始部分19的终端并将其从传送轮30或传送杆31上抽出。为达到此目的,传送轮30的周边上有一些突起或隆起部分。在本例中,这些突起部分是一些由金字塔状隆起部分35形成的突起尖状物34。隆起部分35,因而还有其突起尖状物34,在本例中成纵行与横排而排列,甚至沿着传送轮30的周边分布。材料带14或起始部分19所用的支持件36,形成于传送杆31区域内,邻近传送轮30。起始部分19也同样邻近该支持件。支持件36带有方式如同传送轮30一样的隆起部分35与突起尖状物34。当新材料带或起始部分被传送给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时,起始部分19终端区的无粘合剂那一面就被压向材料带14的粘合面,并因此形成足够经久耐用的连接。材料带14随后就被从起到活动带卷16作用的替换带卷18中抽出。把新材料带的起始部分19连接到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上,是自动进行的。输出的带卷16在完全走空之前一直都在运行。材料带14的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处理在一面上涂有活性粘合剂的材料带(14)尤其是把粘合带(10)附接在折叠纸板箱(11)或类似物体上的方法,材料带(14)从第一带卷(16)中抽出,一旦它用完了,就把替换带卷(18)上的新材料带连接到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上,这种方法的特征是: a)要被连接的新材料带或起始部分(19),由一个传送构件尤其是一个传送轮(30)及/或传送杆(31)支承备用; b)新材料带的起始部分(19)把显示出粘合剂(15)的那一面以减小的留持力贴靠在上述传送构件上; c)为了使起始部分(19)与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连接,起始部分(19)无粘合剂的那一面被压得贴靠材料带(14)对着粘合剂(15)的那一面,从而,由于减小的留持力,正在用完的材料带(14)使起始部分(19)脱离传送构件,并带着它一起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福克胡戈穆切尔
申请(专利权)人:福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