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定炉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009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静定炉顶,包括炉顶壳体,拱脚,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所述炉顶壳体和所述拱脚焊接在一起,所述吊挂锚固件一端焊接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保温层铺设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隔热层上浇注有耐火层,所述吊挂锚固件从所述炉顶壳体依次穿设于所述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和所述耐火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炉顶壳体通过拱脚与吊挂锚固件两种方式支撑耐火层的载荷,部分约束失效后仍可继续承受外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静定炉顶
技术介绍
炉顶是工业炉最关键的部位之一,其可靠性关系到工业炉的寿命。传统炉顶制作方法是采用专用炉顶砖砌筑成球冠式或悬链线式拱顶,砖与砖之间为自锁的静定结构,每层炉顶砖都支撑着上方所有砖的重量,载荷通过这种方式层层传递至拱脚。传统的炉顶制作方法,每块砖维持稳定都需要相邻的砖提供反力(约束),平衡方程数刚好等于未知反力数,因而属于静定结构,只要有一个约束出现故障失效,那么整个结构就成为可变结构。在负荷变动的某些工业生产条件下,该结构较容易产生砌体松动、掉砖乃至坍塌等现象,因此,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静定炉顶,用以解决现有炉顶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静定炉顶,包括炉顶壳体,拱脚,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所述炉顶壳体和所述拱脚焊接在一起,所述吊挂锚固件一端焊接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保温层铺设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隔热层上浇注有耐火层,所述吊挂锚固件从所述炉顶壳体依次穿设于所述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和所述耐火层中。上述的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拉筋,所述横向拉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吊挂锚固件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的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膨胀缝板,所述膨胀缝板的横截面为波浪线形,所述膨胀缝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耐火层的厚度,所述膨胀缝板穿插于所述耐火层上,且与所述横向拉筋垂直交叉,用于分隔所述耐火层。上述的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炉顶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炉顶壳体。上述的超静定炉顶还包括:扎丝,所述横向拉筋通过所述扎丝与所述吊挂锚固件连接。所述炉顶壳体为带有直筒边的球冠形壳体。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高铝保温浇注料。所述耐火层的材质为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拱脚、所述横向拉筋、所述吊挂锚固件和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膨胀缝板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材料。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静定炉顶,包括炉顶壳体,拱脚,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其耐火层与炉顶壳体的组合为超静定结构,炉顶壳体通过拱脚与吊挂锚固件两种方式支撑耐火层的载荷,部分约束失效后仍可继续承受外载,整体结构不失效,因此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超静定炉顶的主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顶壳体;2:保温层;3:隔热层;4:耐火层;5:吊挂锚部件;6:横向拉筋;7:扎丝;8:膨胀缝板;9:拱脚;10:球冠形壳体;11:直筒边;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超静定炉顶的主视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超静定炉顶包括:炉顶壳体1,拱脚9,保温层2,隔热层3,耐火层4,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5 ;所述炉顶壳体1和所述拱脚9焊接在一起,所述吊挂锚固件5 —端焊接于所述炉顶壳体1上,所述保温层2铺设于所述炉顶壳体1上,所述隔热层3铺设于所述保温层2上,所述隔热层3上浇注有耐火层4,所述吊挂锚固件5从所述炉顶壳体1依次穿设于所述保温层2、所述隔热层3和耐火层4中。具体的,炉顶壳体1和拱脚9焊接在一起,拱脚9由不锈钢焊接而成,以支撑保温层2、隔热层3和耐火层4的载荷;吊挂锚部件5 —端焊接于炉顶壳体1上,吊挂锚部件5至少为两个,其材质为不锈钢,数量根据炉顶的尺寸和实际需要设定,上端可以均匀的焊接在炉顶壳体1上,吊挂锚部件5的长度根据保温层2、隔热层3、耐火层4的厚度设定,其依次穿设于保温层2、隔热层3、耐火层4,吊挂锚部件5的末端穿插于耐火层4中,以支撑耐火层4的载荷。其中,保温层2、隔热层3、耐火层4依次铺设,以完成炉顶的主体材料施工。本技术的超静定炉顶,包括炉顶壳体,拱脚,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其耐火层与炉顶壳体的组合为超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炉顶具有自支撑与吊挂两种约束形式,炉顶壳体通过拱脚与吊挂锚固件两种方式支撑耐火层的载荷,在部分约束失效后仍可继续承受外载,整体结构不失效,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拉筋6,所述横向拉筋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吊挂锚固件5的另一端连接。具体的,该横向拉筋6为不锈钢材质,长度根据相邻吊挂锚部件5的间隔确定,数量根据炉顶的尺寸和实际需要设定;横向拉筋6水平横向设置,其两端连接相邻的两个吊挂锚部件5的末端。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至少一个膨胀缝板8,所述膨胀缝板8的横截面为波浪线形,所述膨胀缝板8的长度小于所述耐火层4的厚度,所述膨胀缝板8穿插于所述耐火层4上,且与所述横向拉筋6垂直交叉,用于分隔所述耐火层4。具体的,膨胀缝板8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材料,其数量根据炉顶的尺寸和实际需要设定;膨胀缝板8竖向穿插于耐火层4中,膨胀缝板8的横截面为波浪线形,也可以为直线形或者折线形,用来分隔耐火层4,膨胀缝板8设置的位置与横向拉筋6垂直交叉,从而使得分隔的耐火层4由横向拉筋6互相连接,膨胀缝板8对耐火层4的分隔为非完全贯通形式,并且在高温下可融化挥发消失,从而形成膨胀缝。合理预设的膨胀缝解决了高温热膨胀应力释放问题,防止了不规则裂纹的产生与扩展,结构整体性好,抗热震能力强。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超静定炉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设置于所述炉顶壳体1上,用于支撑所述炉顶壳体1。加强筋12的材质为不锈钢,强度好,设置若干条径向加强筋12,对炉顶壳体1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超静定炉顶还包括:扎丝7,所述横向拉筋6通过所述扎丝7与所述吊挂锚固件5连接。优选的横向拉筋6和吊挂锚部件5的连接处用扎丝7固定,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方式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炉顶壳体1为带有直筒边11的球冠形壳体10。所述隔热层3的材质为高铝保温浇注料。所述耐火层4的材质为钢纤维增强浇注料。这些材料的选用,使得本技术的超静定炉顶重量轻,比同等直径的传统炉顶轻30%以上,节约耐火材料,同时也便于起吊安装。本技术的超静定炉顶,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球冠形壳体10 ;b)制作带有拱脚9的直筒边11 ;c)将球冠形壳体10与带拱脚9的直筒边11焊接成为炉顶壳体1 ;d)焊接吊挂锚固件5;e)铺设保温层2 ;f)连接横向拉筋6与吊挂锚固件5 ;g)浇注隔热层3 ;h)铺设膨胀缝板8 ;i)浇注耐火层4 ;j)自然干燥养护;k)翻转起吊安装。上述炉顶的制作不需支模,可在地面进行浇注后翻转吊装,极大地节约施工成本与时间。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静定炉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顶壳体,拱脚,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至少两个吊挂锚固件;所述炉顶壳体和所述拱脚焊接在一起,所述吊挂锚固件一端焊接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保温层铺设于所述炉顶壳体上,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隔热层上浇注有耐火层,所述吊挂锚固件从所述炉顶壳体依次穿设于所述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和所述耐火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人杰潘峰任强赵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