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187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容易地得到持续较长时间的高输送精确度的输送滚筒,它是通过在金属制滚筒主体的外周面对该金属制滚筒主体进行塑性加工,形成多个部分突出的微小突起的输送滚筒,且所述多个微小突起由具有0.02-0.2mm范围高度的高的微小突起和具有0.008-0.15mm范围高度的低的微小突起两种突起构成,并平坦地形成所述低的微小突起的顶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滚筒,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于输送多种输送物,尤其是输送用于信息记录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滚筒。附图说明图10表示了以往的由金属形成的输送滚筒之一例。以往输送滚筒1包括由金属形成为阶梯式圆柱状的金属制滚筒主体2。该金属制滚筒主体2的表面即外周面内侧轴向的两端部侧分别设有形成有多个微小突起3的突起形成部4。另外,金属制滚筒主体2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左右成一对的小直径轴颈部5。这种输送滚筒1在记录装置的输送机构上配设成可根据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进行旋转驱动,如图10所示,输送滚筒1的突起形成部4上接触有可随输送滚筒1进行从动旋转的压接滚筒6的外周面。因此,如图11放大所示,形成为通过旋转驱动输送滚筒1,在输送滚筒1和压接滚筒6之间夹持记录媒体7并输送。此时,输送滚筒1通过将多个微小突起3的前端嵌入于记录媒体7的表面,确保了夹持记录媒体7输送时记录媒体7的捕捉性、输送性及输送精确度。另外,作为微小突起3的形成方法,有将工具冲头碰撞于金属制滚筒主体2的外周面上而形成的冲刻加工方法及浸蚀金属滚筒主体2表面形成凹凸部的浸蚀加工等。而在近年来记录装置中,作为记录图像或影像等信息的记录媒体7,不仅有普通纸、厚低、明信片等规定用纸,也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薄膜、于纸基表面涂覆树脂的材料等多种多样的材料。进而,近年来在记录装置中随着高精细化、彩色化,对其输送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上述的以往输送滚筒1中存在的问题是压接滚筒6的接触压力不均及记录媒体7的种类不同会造成不同的输送精确度。特别是,在以往输送滚筒1通过反复进行记录媒体7的输送和反输送,至少重复Y(黄)、M(品红)、C(青)三原色形成彩色图像的要求高输送精确度的记录装置中更为明显。即,在以往输送滚筒1中,压接滚筒6的接触压力不均时,微小突起3嵌入于记录媒体7的嵌入量会发生变化。例如,接触压力大的时候较深,接触压力小的时候则较浅。另外,嵌入量随记录媒体7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例如,使用规定用纸等软质的记录媒体7时较深,使用树脂等硬质记录媒体7时较浅。因此,根据嵌入量的变化,记录媒体7的输送量也会发生变化。另外,伴随使用时间的增加所引起的时效变化,压接滚筒6的接触压力变小,而随该接触压力变小,微小突起3的嵌入量会发生变化,导致记录媒体7的输送量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容易地获得持续长时间的高精确度的输送滚筒。还有,作为以往的输送滚筒,虽然也曾提出了具有高的微小突起和低的微小突起两种高度微小突起的结构,但是这种情况下两种高度微小突起的前端分别形成为尖形,两种微小突起分别嵌入到记录媒体表面,所以导致了由于接触压力的不均及记录媒体的种类不同而造成的输送精确度的不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输送滚筒的特征是多个微小突起包括高的微小突起和低的微小突起两种,所述低的微小突起的顶部平坦地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输送输送物时,低的微小突起的顶部平坦的部位在未嵌入到输送物的状态下支撑输送物,因此只有高的微小突起的顶部嵌入输送物中,同时其嵌入量与接触压力的不均及输送物种类无关,一直保持一定值。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持续长时间的高输送精确度。图2是表示图1中高的微小突起的形状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1中低的微小突起的形状的与图2相同的图。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1中高的微小突起和低的微小突起的高低差的概略主视图。图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输送滚筒的微小突起的压力加工时使用的冲头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输送滚筒实施例的记录媒体输送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沿图8中9-9线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大致表示以往输送滚筒的全体结构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采用以往输送滚筒的记录媒体输送状态的侧视图。图1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滚筒适用于作为记录装置中记录媒体的输送装置的送纸滚筒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滚筒11包括由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形成其两端为小直径阶梯式圆柱状的金属制滚筒主体12。而在金属制滚筒主体12的以大直径形成的外周面内侧轴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形成有经简化放大后示于图1的多个微小突起13的突起形成部14,14。这些突起形成部14,14位于与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压接滚筒21相对向的位置。还有,各突起形成部14,14沿金属制滚筒主体12的轴向即图1中左右方向的长度可形成为略长于压接滚筒21的长度,或略短也可。另外,通过设在金属制滚筒主体12两端部的小直径部,形成有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的左右一对轴颈部15。还有,作为金属制滚筒主体12的形状,并不限于阶梯式圆柱状,而可根据设计概念等需要,从简单的圆柱状、圆筒状、阶梯式圆筒状等各种形状中进行选择。形成在本实施例的突起形成部14上的多个微小突起13包括较高的微小突起(以下称为高突起)13H和较低的微小突起(以下简称为低突起)13L两种。本实施例中的低突起13L配置在位于突起形成部14内侧两端部及中央部的3个低突起形成部14L上。另外,高突起13H配置在位于所述3个低突起形成部14L之间的2个高突起形成部14H上。所述高突起13的形状如图2的放大俯视图及图3的放大俯视图所示,由指向输送滚筒11的旋转方向,即作为输送物的普通纸等记录媒体17(图1)的输送方向的突起部呈大致的三角状的高立设平面13Ha和连接于该高立设平面13Ha的四分之一球面大致形成为半圆顶形状,其顶部13Hb形成为从输送方向观察时呈尖三角形。因此高突起13H的顶部13Hb,在输送记录媒体17时,几乎是通过点接触嵌入于记录媒体17的表面。所以高突起13H在所述高突起形成部14H中,使各高立设平面13Ha指向记录媒体17的输送方向即输送滚筒11的旋转方向并沿圆周方向大致等间距配置,与此同时这些沿圆周方向排成一列的高突起13H在轴向配置成多列。所述低突起13L的形状如图4的放大俯视图及图5的放大俯视图所示,大致呈截圆顶状。即,本实施例中的低突起13L具有指向输送滚筒11旋转方向的突出部于金属制滚筒12外周面上方大致呈梯形的低立设平面13La,而其顶部13Lb则平坦地形成。该低突起13L的顶部13Lb,在输送所述的记录媒体17时并不是通过线接触或面接触嵌入于记录媒体17的表面,而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低突起13L在所述低突起形成部14L中,使各低立设平面13La指向输送滚筒11的旋转方向并在圆周方向大致等间距配置,同时这些沿圆周方向排成一列的低突起13L在轴向配置成多列。还有,作为顶部13Lb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沿着输送滚筒11的旋转方向延伸的平坦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微小突起13加以说明。高突起13H的高度Hh以0.02-0.2mm范围内为宜,优选为0.03-0.1mm范围,更优选为0.04-0.08mm范围。如果高度Hh低于该范围,则高突起13H的前端难以嵌入于记录媒体17,得不到输送记录媒体17时的适当的摩擦力,其结果无法捕捉并输送记录媒体17。而在另一方面,如果高度Hh高于该范围,则高突起13H对记录媒体17的刺入量过大,记录媒体17的印字面上就会留下高突起13H的痕迹。进而,低突起13L的高度Lh以0.008-0.15mm范围内为宜,优选为0.01-0.08mm范围,更优选为0.02-0.05mm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滚筒,于金属制滚筒主体的外周面具有对该金属制滚筒主体自身进行塑性加工所形成的部分突出的多个微小突起,可与压接滚筒之间夹持输送物并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小突起包括高的微小突起和低的微小突起两种,且平坦地形成所述低的微小突起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田繁人伊东主税柴田典昭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