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1632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21:51
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属于门机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对门机减速电机轴进行限位。其技术方案是:上固定块与门机模板固定连接,上固定块中心有螺孔,可调偏心轴位于上固定块的下方,锁紧螺杆穿过可调偏心轴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的中心螺孔相连接,挡块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圆周上,挡块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圆周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三个挡块的位置可调节减速电机轴的旋转中心,定期调节可确保减速电机轴旋转不摆动,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机损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修拆卸,在挡块磨损后方便更换,节省维修时间和人工,是现有下定位挡圈的新一代替代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可调节位置的门机下档圈装置,属于门机设备

技术介绍
门机是港口装卸主要的设备,门机主要结构由行走机构、旋转机构、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和金属结构五大部分组成,而旋转机构是整个门机运转的核心机构,目前旋转机构中的减速电机定位圈为简单的圆盘式结构,门机在长时间回转作业过程中,减速电机与下定位圈之间相互间摩擦,如长时间摩擦,会导致下定位圈磨损,造成与减速电机轴间隙过大,导致减速电机在旋转过程中摆动,因此损坏小齿轮与大齿圈,减少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机损事故,损失将无法估计。目前的下定位圈还存在不易更换的缺陷,需要刨下旧下挡圈,然后将新下挡圈焊接在模板,更换过程用工成本过高,用时过长,往往需门机停止使用的时间更长,耽误装卸任务,损失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这种下挡圈装置可以调节位置,确保减速电机轴旋转不摆动,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机损事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它包括可调偏心轴、挡块、上固定块、锁紧螺杆,上固定块与门机模板固定连接,上固定块中心有螺孔,螺孔与门机模板板面垂直,可调偏心轴位于上固定块的下方,锁紧螺杆穿过可调偏心轴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的中心螺孔相连接,挡块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圆周上,挡块的边缘为圆弧形,挡块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圆周相对。上述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所述上固定块的下端面环绕圆周边缘有啮合齿,可调偏心轴的中心轴孔内固定有齿盘,齿盘与上固定块下端的啮合齿相匹配。上述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所述可调偏心轴、挡块、上固定块、锁紧螺杆为三套,它们分别安装在减速电机轴的圆周,沿着减速电机轴圆周均布,三个挡块边缘圆弧分别与减速电机轴圆周相配合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三个挡块对减速电机轴进行限位,挡块中心套装有可调偏心轴,通过转动可调偏心轴可以调节挡块的位置,挡块与减速电机轴接触,既承担定位减速电机轴的作用,又承担主要的磨损,在磨损严重时可进行更换;可调偏心轴与下固定块之间有自锁装置,可以将挡块定位。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下定位圈简单的圆盘式的结构,通过调节三个挡块的位置可调节减速电机轴的旋转中心,定期调节可确保减速电机轴旋转不摆动,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机损事故。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修拆卸,在挡块磨损后方便更换,节省维修时间和人工,是现有下定位挡圈的新一代替代产品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记如下:可调偏心轴1、挡块2、上固定块3、锁紧螺杆4、啮合齿5、齿盘6、减速电机轴7、门机模板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三套可调偏心轴1、挡块2、上固定块3、锁紧螺杆4组成,它们分别安装在减速电机轴7的圆周,沿着减速电机轴7圆周均布。图中显示,上固定块3与门机模板8焊接连接,上固定块3中心有螺孔,螺孔与门机模板8板面垂直,可调偏心轴1位于上固定块3的下方,锁紧螺杆4穿过可调偏心轴1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3的中心螺孔相连接,将可调偏心轴1固定。图中显示,可调偏心轴1有中心轴孔,可调偏心轴1的外周直径不等形成偏心结构。挡块2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1圆周上,可调偏心轴1下端焊接大螺母,转动大螺母可以转动可调偏心轴1,对挡块2位置进行调节,使挡块2与减速电机轴7抱紧与松开。图中显示,挡块2的边缘为圆弧形,挡块2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7圆周相对,三个挡块2边缘圆弧分别与减速电机轴7圆周相配合接触。挡块2既承担定位减速电机轴7的作用,又承担主要的磨损,在磨损严重时可进行更换。当可调偏心轴1围绕中心轴孔转动时,可调偏心轴1的外周发生位置变化,带动挡块2移动,通过调节三个挡块2的位置可调节减速电机轴7的旋转中心,确保减速电机轴7旋转不摆动。图中显示,上固定块3的下端面环绕圆周边缘有啮合齿5,可调偏心轴1的中心轴孔内固定有齿盘6,齿盘6与上固定块3下端的啮合齿5相匹配。在可调偏心轴1和挡块2转动到位后,旋紧锁紧螺杆4,向上推动可调偏心轴1,可调偏心轴1的齿盘6与上固定块3下端的啮合齿5相啮合,可调偏心轴1不会再转动,实现自锁。【主权项】1.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调偏心轴(1)、挡块(2)、上固定块(3)、锁紧螺杆(4),上固定块(3)与门机模板(8)固定连接,上固定块(3)中心有螺孔,螺孔与门机模板(8)板面垂直,可调偏心轴(1)位于上固定块(3)的下方,锁紧螺杆(4)穿过可调偏心轴(1)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3)的中心螺孔相连接,挡块(2)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1)圆周上,挡块(2)的边缘为圆弧形,挡块(2)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7)圆周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3)的下端面环绕圆周边缘有啮合齿(5),可调偏心轴(1)的中心轴孔内固定有齿盘(6),齿盘(6)与上固定块(3)下端的啮合齿(5)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偏心轴(1)、挡块(2)、上固定块(3)、锁紧螺杆(4)为三套,它们分别安装在减速电机轴(7)的圆周,沿着减速电机轴(7)圆周均布,三个挡块(2)边缘圆弧分别与减速电机轴(7)圆周相配合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属于门机设备
,用于对门机减速电机轴进行限位。其技术方案是:上固定块与门机模板固定连接,上固定块中心有螺孔,可调偏心轴位于上固定块的下方,锁紧螺杆穿过可调偏心轴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的中心螺孔相连接,挡块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圆周上,挡块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圆周相对。本技术通过调节三个挡块的位置可调节减速电机轴的旋转中心,定期调节可确保减速电机轴旋转不摆动,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机损事故。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修拆卸,在挡块磨损后方便更换,节省维修时间和人工,是现有下定位挡圈的新一代替代产品。【IPC分类】B66C15/00, B66C13/00【公开号】CN205045711【申请号】CN201520723737【专利技术人】于顺利, 刘杰, 魏晓华, 王坚, 史建伟, 任玉亭 【申请人】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门机下挡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调偏心轴(1)、挡块(2)、上固定块(3)、锁紧螺杆(4),上固定块(3)与门机模板(8)固定连接,上固定块(3)中心有螺孔,螺孔与门机模板(8)板面垂直,可调偏心轴(1)位于上固定块(3)的下方,锁紧螺杆(4)穿过可调偏心轴(1)的中心轴孔与上固定块(3)的中心螺孔相连接,挡块(2)中心有圆孔套装在可调偏心轴(1)圆周上,挡块(2)的边缘为圆弧形,挡块(2)的边缘与减速电机轴(7)圆周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顺利刘杰魏晓华王坚史建伟任玉亭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