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9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进种口组成,其特征在于穴播器左侧板、右侧板内侧平面上对称设置环槽,环槽上均匀分布着单体取种成穴装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穴播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能进行膜上打孔穴播,而且穴距可调的中径充种式穴播器。二、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上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作物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种膜上打孔穴播器设计制造成功,为大面积地膜覆盖栽培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们使用的中径充种式穴播器,穴距均不可调整,为适应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株行距配置要求,每台机具配置多套不同穴距的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大幅度增加了机械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农业生产急需,减少大面积地膜覆盖栽培在机械方面的投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调整方便、能够适应不同株距的膜上打孔穴播的中径充种式穴播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的,它主要包括穴播器左侧板、右侧板和进种口组合等组成,其特点在于穴播器左侧板、右侧板内侧平面上对称设置环槽,环槽上均匀分布着单体取种成穴装置。上述的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所说的单体取种成穴装置由种勺、固定板、固定咀、活动咀和加压弹簧组成,种勺、固定咀、加压弹簧分别与固定板相连接,活动咀通过加压弹簧与固定咀相闭合。上述的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所说的环槽的直径较左、右侧板基圆直径小20-100mm。本技术因其单体取种成穴装置在带环槽的左、右侧板上任意调整,-->当需要缩小穴距时,增加安装在环槽里的单体取种成穴装置,当需要增加穴距时,减少安装在环槽里的单体取种成穴装置。单体取种成穴装置在左、右侧板环槽内可调,从而实现用一种穴播器可实现多种不同的穴距农艺栽培技术要求。本技术具有安装调整方便、快捷等特点。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单体取种成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侧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侧板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以叙述: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单体取种成穴装置3、进种口组合4、紧固螺栓5、构成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参照图3,取种成穴装置由种勺31、固定板32、固定咀33、活动咀34、活动咀加压弹簧35构成,种勺31、固定咀33、加压弹簧35分别与固定板32相连接,活动咀34通过加压弹簧35与固定咀33相闭合。该装置安装在成穴器左、右侧板上,可以通过增减该装置的数量以调整穴距,工作中可分别完成取种、清种、排种、膜上打孔穴播全程作业。参照图4和图5,左、右侧板(1、2)内侧对称设置环槽(7`、7),用于安装单体取种成穴装置,其尺寸在直径范围内较左、右侧板基圆(6`、6)直径尺寸小20-1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进种口组合,其特征在于穴播器左侧板、右侧板内侧平面上对称设置环槽,环槽上均匀分布着单体取种成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中径充种式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取种成穴装置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庚李亚雄段宏兵温浩军陈其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