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包含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TVS管及第二TVS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藉此,可以让机载航空设备通信接口避免雷电威胁,并且同时正常通信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AN通信保护电路,特别地是,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代飞机对环境适应性尤其是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时有发生,因而雷电作为一种破坏性的能量,随时威胁着机载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威胁着飞机的安全运行。对机载设备通信接口的保护在保障飞行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TVS管也被称为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当TVS 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12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元器件免受浪涌脉冲的损坏。目前,已经有业者将TVS管引入机载设备通讯中,但实际应用中发现机载设备之间会出现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此问题在于,TVS管具有比较大的结电容,会通讯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性差、通讯链路上结电容过大影响通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包含有,CAN通信高位数据线、CAN通信低位数据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 TVS管及第二 TVS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 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 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 TVS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 TV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至少包含下述:可以让机载航空设备通信接口避免雷电威胁,并且同时正常通信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包含有,CAN通信高位数据线CAN_H1、CAN通信低位数据线CAN_LO、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 TVS管TVS1及第二 TVS管TVS2,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CAN_H1,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CAN_LO,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 TVS管TVS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CAN_H1,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CAN_LO,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 TVS管TVS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 TVS管TVS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 TVS管TVS2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电路中,所述第一 TVS管TVS1及所述第二 TVS管TVS2能起到屏蔽雷电波的作用,它将雷电高压钳位在内部电磁敏感元件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对内部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使得雷电所产生的辐射能量不至于进入到机载设备内部。在TVS管的选择上,要根据外部雷电能量的大小而定,其选择参数包括离线电压,钳位电压范围,以及最大峰值能量等。在器件的选择时,要选用双向TVS管,因为雷电波可能正,也可能负,同时要考虑温度的降额系数,以满足飞机环境适应性的需要。增加的4个低结电容二极管(即、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及第四二极管D4)可以有效地降低TVS管对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影响。以上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 TVS管及第二 TVS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 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 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 TVS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 TV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TVS管及所述第二 TVS管均为双向TVS管。【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包含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TVS管及第二TVS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藉此,可以让机载航空设备通信接口避免雷电威胁,并且同时正常通信工作。【IPC分类】H02H9/04【公开号】CN105356439【申请号】CN201510871359【专利技术人】沈兆飞 【申请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机载航空设备对外CAN通信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TVS管及第二TVS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二二极管的负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接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高位数据线,所述四二极管的正极接CAN通信低位数据线,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接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机壳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兆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