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464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雷达显示方法无法在一个显示画面同时显示目标距离、下滑角度、航向角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1.根据接收的雷达回波构建雷达视频矩阵;2.在雷达显示器上确定由下滑显示区和航向显示区组成的双B显示区;3.在下滑显示区绘制下滑距离标识线、下滑角度标识线、等高线和标准下滑航迹线;4.在航向显示区绘制航向距离标识线、航向角度标识线和标准航向航迹线;5.根据雷达视频矩阵在下滑显示区显示目标的下滑角,在航向显示区显示目标的航向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B显示区能显示完整的雷达回波信息,同时设定了多条辅助线,便于用户使用,可用于着陆引导雷达的显示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特别涉及一种双B式显示方法,可用于着陆雷达显示 系统中显示目标的三维坐标参数。
技术介绍
显示器是雷达的显示终端,显示器按照其显示方法的不同,可分为P型显示、B型 显示和E型显示等。 P型显示,其采用径向扫描极坐标显示方式,以雷达站作为圆心,以正北作为方位 角基准,径向扫描线方向为目标方位,沿顺时针方向度量,光电大小对应目标尺寸,亮度对 应目标强度。这种显示扫描范围大,能提供360°范围内平面上的全部信息。该显示方式的 不足是:无法显示目标高度,显示信息不全面; B型显示,其用直角坐标方式来显示距离和方位,用横坐标表示方位,纵坐标表示 距离,通常横坐标不取全方位,而是通过雷达监视一个较小的方位范围。该显示方式的不足 是:无法同时显示目标的高度和方位,且画面不直观,不利于引导雷达对目标的有效引导。 E型显示,其用平面上光点的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目标仰角或高度,该显 示方虽说可以显示目标的三维坐标参数,但画面不直观,不利于观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 示方法,以在画面上直观的显示目标的距离、方位、仰角三维坐标参数,便于用户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包括如下步骤: (1)雷达显示设备接收连续的m个距离维的单元数据及天线当前的η个方位维的 角度数据;用这些数据组成mXn维的雷达视频矩阵; (2)在雷达显示器上确定1000X 1000显示区域,并将其上半部分作为下滑显示 区,将下半部分作为航向显示区,形成双B显示区界面; (3)在双B显示区中绘制辅助线: (3a)在下滑显示区分别绘制本区的点与跑道末端的距离标识线、下滑角度标识 线、标准下滑航迹线和等高线,并在相应标识线上标明距离值、下滑角度值及高度值; (3b)在航向显示区分别绘制本区的点与跑道末端的距离标识线、航向角度标识线 和标准航向航迹线,并在相应标识线上标明距离值、航向角度值; (4)根据雷达视频数据在双B显示区显示完整的雷达回波信息,即在下滑显示区 显示下滑角信息,在航向显示区显示航向角信息。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模式,解决了现有的显示器无法在一 个雷达显示器中将目标的距离、方位、仰角同时显示出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两个显示 区,将距离、方位和仰角等目标三维信息同时显示出来,给雷达的操作人员提供充分目标信 息,便于用户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双B显示画面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标准下滑航迹线在空间上的第一折线与雷达天线关系;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标准下滑航迹线在空间上的第二折线与雷达天线的关系;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标准航向航迹线与雷达天线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雷达视频矩阵 (la)雷达显示器接收雷达天线的指向角度,该指向角度包括下滑指向角度和航向 指向角度,在雷达一个扫描周期内共接收η个雷达天线的指向角度,构成η个方位维的角度 数据,0 < η彡1000 ; (lb)用一个天线指向角度上共有的m个回波点,构成维度为m的单元数据,0 < m 彡 1000 ; (lc)将每个回波点的回波强度用8bit二进制数表示; (Id)用单元数据作为行,角度数据作为列,回波强度作为元素,构建mXn维的雷 达视频矩阵N:,式中\表示距离为i,角度为j处的回波强度, 其中1彡i彡m,l彡j彡η。 步骤2确定双Β显示区界面 (2a)在雷达显示器上确定1000 X 1000个像素点组成显示区域; (2b)在显示区域建立一个显示坐标系,该坐标系原点为(1,1),单位为像素值,横 轴为区域内的任意点与机场跑道末端0~40km内的距离,纵轴为天线指向角度,横轴和纵 轴的范围均为;用纵轴上的表示雷达天线在-Γ~+9°内的下滑指向 角度,用纵轴上的表示雷达天线在-10°~+10°内的航向指向角度; (2b)将显示区划分为上下两个大小为1000X455个像素的矩形区域,并将上矩形 区域作为下滑显示区,下矩形区域作为航向显示区; (2c)将下滑显示区四个顶点的坐标设为(1,1),(1000,1),(1,455),(1000,455); (2d)将航向显示区四个顶点的坐标设为(1,545),(1000, 545),(1,1000),(1000, 1000)〇 步骤3在下滑显示区绘制距离标识线 (3a)将下滑显示区从坐标(1,1)到坐标(1000,1)内的每隔125个像素确定一个 上距离标识点,共生成9个上距离标识点a。(1,1),ai (125,1),a2 (250,1),…,as (1000,1); (3b)将下滑显示区从坐标(1,455)到坐标(1000,455)内的每隔125个像素 确定一个下距离标识点,共生成9个下距离标识点b。(1,455),h (125,455),b2 (250, 455),...,bs(1000,455); (3c)将相同横坐标的上下距离标识点连接起来生成直线. .,asbs,即下 滑显示区的距离标识线; (3d)在每个下距离标识点的下方标明该点所在距离标识线代表的距离值,即在坐 标(1,500)处标"0"表示直线aA为0km的距离标识线,在坐标(125, 500)处标"5"表示 直线aA为5km的距离标识线,以此类推,在坐标(1000, 500)处标"40"表示直线a A为 40km的距离标识线。 步骤4在下滑显示区绘制下滑角度标识线 (4a)将下滑显示区从坐标(1,1)到坐标(1,455)内确定5个左下滑角度标识点, 分别为 cQ(l,l),Cl(l,136),c2(l,273),c3(l,410),c 4(l,455); (4b)将下滑显示区从坐标(1000,1)到坐标(1000,455)确定5个右下滑角度标识 点,分别为(1。(1000,1),(11(1000,136),(12(1000,273),(1 3(1000,410),(14(1000,455); (4c)将相同纵坐标的点连接起来生成直线cA,(^山,...,c4d4,即下滑显示区的下 滑角度标识线; (4d)在下滑角度标识线左端标明该点所代表的下滑角度值,即在坐标(3,136)处 标"6° "表示直线为6°下滑角度标识线,在坐标(3,273)处标"3° "表示直线c2d2为 3°下滑角度标识线,在坐标(3,410)处标"0° "表示直线c3d3为0°下滑角度标识线,9° 角度标识线C(]d。和-Γ角度标识线c 4d4不标下滑角度值。 步骤5在下滑显示区绘制等高线 (5a)得出等高线上点任意一点G的下滑指向角α 1: 式中:Η为等尚线表不的尚度; h为架设高度,即雷达天线与跑道所在水平面的垂直高度; r为等高线上的点至跑道末端的水平距离; R为后撤距离,即雷达至跑道末端的距离; (5b)将G在空间上的距离r映射到显示坐标系 (5c)将G在空间上的下滑角a i映射到显示坐标系 (5d)确定G点在显示坐标系的坐标(X,Θ ); (5e)按照(5a)~(5d)的步骤将空间上高度为Η的所有的点映射到显示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CN105353354.html" title="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着陆引导雷达的双B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雷达显示设备接收连续的m个距离维的单元数据及天线当前的n个方位维的角度数据;用这些数据组成m×n维的雷达视频矩阵;(2)在雷达显示器上确定1000×1000显示区域,并将其上半部分作为下滑显示区,将下半部分作为航向显示区,形成双B显示区界面;(3)在双B显示区中绘制辅助线:(3a)在下滑显示区分别绘制本区的点与跑道末端的距离标识线、下滑角度标识线、标准下滑航迹线和等高线,并在相应标识线上标明距离值、下滑角度值及高度值;(3b)在航向显示区分别绘制本区的点与跑道末端的距离标识线、航向角度标识线和标准航向航迹线,并在相应标识线上标明距离值、航向角度值;(4)根据雷达视频矩阵在双B显示区显示完整的雷达回波信息,即在下滑显示区显示下滑角信息,在航向显示区显示航向角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姚宏伟李辉宋智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