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45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耦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具体如手机、平板电脑都安装有很多应用,这些应用提供了用户日常所需的办公和娱乐功能,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部件相连,通过连接部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配合实现直投和斜投两种模式可选的投影功能,以便将应用提供的上述功能投射到比当前电子设备更大的屏幕上进行显示,比如将用户当前看的一个PPT文本投射到墙上用于演示和分享。然而,采用该连接部件时存在一个问题,即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后将其中一个本体旋转归位时不是特别顺畅,而且即便旋转归位处于闭合状态时,也非常容易打开,连接部件的稳定性不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对于该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后将其中一个本体旋转归位变得特别顺畅,而且只要旋转归位处于闭合状态就不会被轻易打开,提高了连接部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耦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上述方案中,所述耦合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介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介质;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耦合产生所述作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达到闭合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是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介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旋转;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介质是磁性材料;所述第二介质能与所述磁性材料进行耦合以产生所述作用力。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介质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介质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一介质与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介质耦合以产生所述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一介质与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二介质耦合以产生所述作用力。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间产生的场能转化为磁场后形成所述作用力。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及凸轮结构;其中,所述旋转部分,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伴随着所述连接部件一起运动;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旋转部分分离设置,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凸轮结构结合设置;所述凸轮结构,用于在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后与所述旋转部分卡紧,并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处于稳定的闭合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耦合部件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上述方案中,所述耦合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介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介质;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耦合产生所述作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达到闭合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是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介质。上述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介质与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二介质耦合以产生所述作用力,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或者,当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一介质与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二介质耦合以产生所述作用力,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间产生的场能转化为磁场后形成所述作用力。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及凸轮结构;控制所述旋转部分在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伴随着所述连接部件一起运动;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检测到所述第一本体归位并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后,通过所述凸轮结构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处于稳定的闭合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部件,及耦合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耦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通过新增的耦合部件与连接部件相配合使用,并通过耦合部件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产生作用力,因此,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该产生的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后将其中一个本体旋转归位变得特别顺畅,而且只要旋转归位处于闭合状态就不会被轻易打开,提高了连接部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符合预设条件可支持自动归位的场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归位后的闭合状态场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五方法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六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部件及耦合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所述耦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如图1所述为一应用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并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耦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产生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本体归位,直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鹏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