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952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16: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杆、百分表测量组件、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百分表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杆和百分表,所述测量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本新型的测量装置,测量可靠,数据精度比样板高,测量速度快,读数据方便,可测量的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质量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测量范围小,制作的样板通用性差(一个样板一种规格),成本较大,测量精度差,效率低。随着客户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以前的测量样板客户不认可,需要更方便的读取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杆、百分表测量组件、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百分表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杆和百分表,所述测量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优选的,在上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中,所述水平支撑杆于测量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安装孔,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优选的,在上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中,所述水平支撑杆上开设有具有第一间距的2个第一安装孔、以及具有第二间距的2个第二安装孔,所述2个第一安装孔和2个第二安装孔对称分布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第一间距为400mm,所述第二间距为600mm。优选的,在上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中,所述水平支撑杆的长度为760mm,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长度为200mm。优选的,在上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中,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测量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测量杆与水平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测量装置,测量可靠,数据精度比样板高,测量速度快,读数据方便,可测量的围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图1和图2所示,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杆1、百分表测量组件2、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百分表测量组件2包括测量杆21和百分表22,测量杆21垂直安装于水平支撑杆1的中部,测量杆21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对称安装于测量杆21的两侧,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与水平支撑杆1垂直设置,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之间的间距可调。进一步地,水平支撑杆1于测量杆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安装孔11,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穿设于安装孔内并通过定位螺母5固定。优选的,水平支撑杆1上开设有具有第一间距的2个第一安装孔111、以及具有第二间距的2个第二安装孔112,2个第一安装孔111和2个第二安装孔112对称分布于测量杆21的两侧,其中第一间距优选为400mm,第二间距优选为600_。水平支撑杆1的长度优选为760_,左支撑杆3和右支撑杆4的长度优选为200mm。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孔的组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还可以设置3组及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间距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调节,比如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相对水平支撑杆可滑动。进一步地,水平支撑杆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测量杆21穿设于通孔内,测量杆21与水平支撑杆1之间设有固定螺钉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螺钉控制测量杆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测量杆的位置。基于上述改进,本新型可以根据筒体10直径的大小选择支撑间距,测量时支撑点紧贴筒体,保证测量仪与筒体的中轴线垂直,通过百分表测量杆的伸缩就可以显示测量数值。支撑也可以根据筒体直径的大小调整外伸的长度,调整后有由定位螺母锁定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直径的筒体的棱角度的测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杆、百分表测量组件、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百分表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杆和百分表,所述测量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于测量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安装孔,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上开设有具有第一间距的2个第一安装孔、以及具有第二间距的2个第二安装孔,所述2个第一安装孔和2个第二安装孔对称分布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第一间距为400mm,所述第二间距为60Ctamo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长度为760_,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长度为200_。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测量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测量杆与水平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螺钉。【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杆、百分表测量组件、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百分表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杆和百分表,所述测量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本新型的测量装置,测量可靠,数据精度比样板高,测量速度快,读数据方便,可测量的围大。【IPC分类】G01B5/24【公开号】CN205037855【申请号】CN201520828149【专利技术人】彭俊惆, 金惠刚, 倪安勤 【申请人】张家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体棱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杆、百分表测量组件、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百分表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杆和百分表,所述测量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沿垂直水平支撑杆方向的位移可调节,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惆金惠刚倪安勤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富瑞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