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9218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2:22
一种安全插座,包含两电源触点、两导通组件、外壳体、两定位组件、内壳体、以及复位弹簧,各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模块、第二滑动模块及连接拨杆,连接拨杆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二滑动模块,使第一滑动模块、第二滑动模块反向滑动,在第一滑动模块定位于第一定位孔时,两导通组件与两电源触点分离而呈电气断路,而当在第二滑动模块定位于第二定位孔时,导通组件与两电源触点接触而电气导通,在导通组件受拉力时,定位组件与复位弹簧使内壳体复位,因此,在导电物品安全插座插入一插孔时不会导致触电,而达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插座,尤其是电源触点不外露、当外物单一插入时也不会导通电源,而有效地防止触电,达到安全防护。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电源开关,插座内部的导电触点是外露,因而对于故意或非故意将导电物品插座孔中,容易发生触电的现象。这样的产品有安全上的疑虑,对此,已有许多产品及先前的技术对于此做改良。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20094659.2提出了一种将夹住插头的导电接触片与接触点分离的结构。其利用其分离时自动产生断电,并包含自动锁定的机构来进行阻挡,来防止触电的问题。然而,此结构将插头插入及拔除时,需要有按压的动作,与一般人的使用习性不相同。当未按照标准模式操作时,可能使得自动锁定的机构未回复,此时触点仍与接触片连接,而与一般的插座无异,仍有触电的可能。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0580882.5提供了另一种电源插座。其利用滑动模块来遮蔽插孔,唯其触点及接触片仍是连接且导电的状态,若是片状的导电物质伸入插孔中,仍可能会导致触电。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256562.X,提供一种包含触动开关的安全插座。其利用触动开关来接通电源,然而,在插头未插入时,触动开关仍可被按压,在按压时仍有触电的可能性。安全插座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各种故意或非故意将导电物品插座孔中时引起触电的现象,尤其是针对家中包含儿童的家庭。因此,需要一种确实能在非使用时达到电源断接、且符合一般使用习惯的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插座,供插头进行电性连接。安全插座包含两电源触点、两导通组件、一外壳体、两定位组件、一内壳体、以及一复位弹簧。为便于说明,以下分别描述各个主要元件。各导通组件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夹持弹片及一接触部。外壳体包含相对的两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二定位孔的上方。外壳体的底座上包含两固定孔,电源触点固定于固定孔,且对应于接触部。内壳体包含两插孔及两导通孔,导通孔与插孔连通,插孔容置夹持弹片,而导通孔容置接触部。内壳体受到压力时,首先带动第一滑动模块移动,而使第一定位销脱离第一定位孔。持续向下移动时,接触部受压力而突出于插孔中,使接触部与电源接点接触而电气导通。各定位组件包括一第一滑动模块、一第二滑动模块及一连接拨杆。第一滑动模块包含一第一固定销,当该内壳体未受压向下移动,该第一定位销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一定位孔。第二滑动模块包含一第二定位销,该第二定位销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二定位孔。当该第一定位销位于该第一定位孔时,该第二定位销脱离该第二定位孔。当该内壳体受压向下移动,该第一定位销脱离该第一定位孔,且当该第二定位销位于该第二定位孔时,该第一定位销脱离该第一定位孔。连接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滑动模块与该第二滑动模块,连动该第一滑动模块及该第二滑动模块,使该内壳体上下移动时,该第一滑动模块与该第二滑动模块反向滑动。复位弹簧位于在内壳体及外壳体的底部之间连接。当夹持弹片受拉力向上移动时,而第二定位销脱离第二定位孔后,复位弹簧提供弹力使内壳体向上移动,而复归未插入时的状态。在实际例中,插头未插入时,第一定位销定位于第一定位孔,将内壳体定位在第一位置,此时两接触部与两电源触点不接触,因而呈电气断路。当插头插入后,插头的接头推动第一滑动模块移动,使第一定位销离开于第一定位孔,并下压内壳体向下移动。在插头完全插入导通组件后,接触部受向下的压力而突出于导通孔,电源触点与接触部接触而呈电气导通。同时,连接拨杆连动第二滑动模块使第二定位销定位于第二定位孔,将内壳体定位于第二位置。在插头拔出时,拉力会使接触部与电源接点分离,而呈断路。因而,即使在插头未完全拔出的状态,也不会有触电的危险。接着,第一滑动模块移动,连接拨杆反向带动第二滑动模块,使得第二定位销脱离第二定位孔。进而,复位弹簧带动内壳体向上。在第一定位销定位于第一定位孔后,完成复位。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插座,在插头未插入时,电源触点及接触部分离而不带电,即使故意/非故意将导电物品插入安全插座中的一孔时,也不至于产生触电的问题,此外,拔出插头时,由于有本专利技术设计机制上的复归,不需要特定的方式插拔,都能使得电源触点与接触部分离而断电,而达到安全防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全插座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滑动模块的立体横切图。图3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安全插座的操作示意图。符号说明1安全插座610斜坡区块10外壳体62第一连接件11底座63第一定位销20内壳体64隔板21插孔65第一弹簧23导通孔66第二弹簧25容置孔67第一连接座27枢接块70第二滑动模块110固定孔71第二连接件13侧壁73第二定位销131第一定位孔75弹簧133第二定位孔77第二连接座30电源触点80连接拨杆40导通组件90定位组件41夹持弹片95盖板43接触部951卡接部45弹性组件953插口50复位弹簧500插头60第一滑动模块510接头61 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安全插座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安全插座1包含外壳体10、内壳体20、两电源触点30、两导通组件40、一复位弹簧50、以及两定位组件90。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插座1主要供插头500进行电性连接。外壳体10的底座11包含两固定孔110。两电源触点30固定于固定孔110。外壳体10侧壁13包含相对的两组第一定位孔131及第二定位孔133,第一定位孔131位于第二定位孔133的上方。在本说明书中,上、下等方向定义依据图式的相对关系,并非用以限定,如颠倒、镜射、旋转而相关对关系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等者,可均等地依据本专利技术而实现。内壳体20包含两插孔21、两导通孔23、及容置孔25。导通孔23相对应于固定孔11,且导通孔23与插孔21连通,导通孔23的面积小于插孔21。容置孔25容置复位弹簧50,复位弹簧50连接外壳体10的底部与内壳体20,外壳体10及内壳体20为绝缘材料。电源触点30的一端突出于固定孔11,而另一端可与外部电源连接(未显示)。各导通组件40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夹持弹片41及一接触部43。夹持弹片41位于插孔21中,接触部43位于导通孔23中。进一步地,各导通组件40还包含一弹性组件45,例如弹簧。弹性组件45套接于接触部43,套接弹性组件45的接触部43位于导通孔23中。各定位组件90分别包括一第一滑动模块60、一第二滑动模块70及一连接拨杆80。同时参考图2的第一滑动模块60的立体横切图。如图1、图2所示,各第一滑动模块60可滑动地紧靠内壳体的一部份上,且第一滑动模块60至少包含一盖板61、一第一连接件62及一第一定位销63。盖板61位于第一连接件62的一端,第一定位销63位于该第一连接件62的另一端,第一定位销63可移动地位于第一定位孔131中,将内壳体20定位于第一位置。各第二滑动模块70可滑动地紧靠内壳体20的一部分上,且第二滑动模块70包括一第二连接件71及一第二定位销73。第二定位销与第二连接件71连接,第二定位销73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定位孔133中,将内壳体20定位于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二定位销73位于第二定位孔133时,第一定位销63离开第一定位孔131,而第一定位销63位于第一定位孔131时,第二定位销73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插座,用以供一插头进行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通组件,各该导通组件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夹持弹片及一接触部;一外壳体,该外壳体的底部包含两电源触点,该外壳体的侧壁包含相对的两组的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位于该第二定位孔上方;一内壳体,能够上下移动地容置于外壳体内,该内壳体包含两插孔与两导通孔,该两插孔容置该两导通组件,以供该插头插入并被夹持于夹持弹片,该接触部分别穿设于该导通孔,且该导通孔位置对应于该电源触点,该插头能够插入使该内壳体受压向下移动,至各该接触部接触该电源触点;两定位组件,设置于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并连动于该内壳体,且分别对应于该外壳体的侧壁具有该两组定位孔的位置,各该定位组件分别包括:一第一滑动模块,包含一第一定位销,当该内壳体未受压向下移动,该第一定位销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一定位孔;一第二滑动模块,包含一第二定位销,该第二定位销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二定位孔,当该第一定位销位于该第一定位孔时,该第二定位销脱离该第二定位孔,且当该内壳体受压向下移动,该第一定位销脱离该第一定位孔且当该第二定位销位于该第二定位孔时,该第一定位销脱离该第一定位孔;以及一连接拨杆,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滑动模块与该第二滑动模块,连动该第一滑动模块及该第二滑动模块,使该内壳体上下移动时,该第一滑动模块与该第二滑动模块反向滑动;一内壳体,包含两插孔,该两插孔容置该两导通组件,当该内体壳受压力向下移动,各该接触部接触该电源触点,并且该第二定位销位于该第二定位孔;以及一复位弹簧,设置于与该内壳体及该外壳体的底部之间连接,该复位弹簧提供弹力使该内壳体向上移动,当该插头离开该插孔,该第一滑动模块与该第二滑动模块反向滑动,该第二定位销被带动脱离该第二定位孔,使第一定位销定位于该第一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知春陈孟传
申请(专利权)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