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8442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底托盘,其本体1呈立体“凸”形钢体结构,在所说本体1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平面3,所说本体1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说结构的底托盘,由于改变了沉箱底部的不平整为比较光滑的平面,光滑平面的底部不存在焊渣或其它尖锐的棱角,可以避免扎破气囊,这样可以采用气囊拉移的方式进行施工,同时底托盘上还可以焊接供拉移用的拉力眼板,方便施工人员在拉移作业中的操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托盘,具体涉及在陆地上用于拉移底部不平重物时所用拉移工具的 改进。
技术介绍
在陆地上采用气囊拉移重物的作业过程中, 一般都必须保证重物的底部是平整的。对于采用沉箱法把海底物品打捞上岸后的钢沉箱,其沉箱底部呈n型, 底部是不平整的,如若釆取气囊拉移钢沉箱,则n型钢沉箱的下端很容易把气 囊扎破漏气,不能保证被拉移物品在拉移中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用以安放底部不平整沉箱以满足可以平稳 拉移沉箱的底托盘,使其在陆地可以使用气囊进行平稳拉移的工具。本技术所说的底托盘,其本体l呈立体"凸"形钢体结构,在所说本体l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平面3,所 说本体1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采用本技术所说结构的底托盘,由于改变了沉箱底部的不平整为比较 光滑的平面,加上拉移时釆用气囊作为平稳拉移的支撑物,减少了阻力,而且 不容易磨损或者扎破气囊,还可以焊接供拉移用的拉力眼板,方便施工人员在 拉移作业中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说底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把本技术所说底托盘放置在沉箱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说的底托盘,其本体1呈立体"凸"形钢 体结构,本体1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 平面3,所说本体l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由于本技术所说的底托盘设计 成"凸"形,其高平面4与沉箱的底托梁7可以进行紧密接触,以增加仅由底 托梁7承受起浮后沉箱内的泥土和瓷器等打捞物的全部重量;低平面3与沉箱 钢井壁底部8相接触,提高对沉箱的平衡支撑力。这样,整个沉箱的重量可以 通过本技术所说的用于拉移底部不平重物的底托盘紧凑接触,加上底托盘 的底部5是光滑的平面,不容易磨损气囊,光滑平面的底部不存在焊渣或其它 尖锐的棱角,可以避免扎破气囊,还可以焊接供拉移用的拉力眼板6,方便施工 人员在拉移中的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底托盘,其特征在于本体(1)呈立体“凸”形钢体结构,本体(1)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平面(3),所说本体(1)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专利摘要一种底托盘,其本体1呈立体“凸”形钢体结构,在所说本体1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平面3,所说本体1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采用本技术所说结构的底托盘,由于改变了沉箱底部的不平整为比较光滑的平面,光滑平面的底部不存在焊渣或其它尖锐的棱角,可以避免扎破气囊,这样可以采用气囊拉移的方式进行施工,同时底托盘上还可以焊接供拉移用的拉力眼板,方便施工人员在拉移作业中的操作。文档编号B65G7/00GK201236053SQ20082004765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孙召才, 张永强, 徐鹏飞 申请人: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托盘,其特征在于本体(1)呈立体“凸”形钢体结构,本体(1)的高凸部分(2)的平面为高平面(4),在高凸部分(2)的外沿平面为低平面(3),所说本体(1)的底部(5)为光滑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徐鹏飞孙召才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部广州打捞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