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同时检测尿液中钠和肌酐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包括:具有钠反应孔和肌酐反应孔的反应基板,钠稀释液,肌酐稀释液和标准比色板;所述钠反应孔从底至上放有底物垫和酶垫,底物垫由底物溶液滴加在载体上制得;酶垫含有β-半乳糖苷酶和酶稳定剂;所述肌酐反应孔从底至上放有下垫和上垫,下垫由酶液和显色剂滴加载体制得,下垫含有过氧化物酶、肌酐酰胺水解酶、显色剂、稳定剂等;标准比色板包括不同浓度钠离子标准显色和不同浓度的肌酐标准显色。本发明专利技术试剂盒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易保存,不同尿钠和肌酐含量对应的色阶明显,便于判定被检测人员的盐量是否超标,同时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及非专业检验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酶法测定尿液中钠和肌酐含量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配制而成的同 时检测尿液钠和肌酐的干化学试剂盒,属于医学检验测定
技术介绍
肾源性高血压是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 -10%,是老年人 群中最为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作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杀手之一,肾源性高血压可引起血 管硬化、心衰、脑溢血、脑栓塞、脑中风、肾衰等疾病,严重威胁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质 量,正愈来愈受到广大医疗部门的重视。目前国内对肾源性高血压的检测手段较为复杂,主要有:肾血管造影、静脉肾盂造 影、穿刺采集静脉血测肾素、超声波显影等技术,还未有专门检测肾源性高血压的系统性生 化指标。 尿钠检测临床意义:钠的过度摄入可引起左室肥厚、蛋白尿、动脉硬化等,并对终 末期肾衰竭的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降低钠摄入的同时不但可以降低血压,也可以减少 尿蛋白的排泌。临床上通常收集24小时尿钠测定,被认为是衡量个体钠摄入的最好方法, 国际Intersalt研究将24小时尿钠分为三等分,即24小时尿钠在100mmol/day以下为低 尿钠组,100~200mmol/day为中尿钠组,200mmol/day以上为高尿钠组,分别对应每日食盐 量〈6克,6~12克以及>12克。 目前电解质钠的测定有化学法、火焰光度法及离子选择电极法,随现代分析技术 的发展。化学法已逐渐被灵敏、快速的仪器法所取代。目前大多数医院用的是火焰光度法 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后者又以其响应快(适合于急诊)、灵敏、结果准确而越来越受化验人 员的青睐。近几年又出现了电解质酶法测定方法,可以同其它常规检测项目一起用全自动 分析仪进行检测,准确方便,同时也降低了检测成本。酶法测定钠试剂盒国内外已有产品上 市,主要是液体双试剂,但仅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液体试剂很不稳定。 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lmg 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 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 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尿肌酐主要来自 血液,经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尿肌酐检查可以测定血液经肾小球滤过排出的肌 酐含量。正常人尿肌酐的日排出量相当稳定,基本不受食物蛋白质含量和尿量的影响。当 尿液中肌酐含量显著增高或降低时,则反映出肾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尿肌酐排泄量 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消耗性疾病、肝脏疾患、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发热 以及饥饿等。尿肌酐排泄量减少:见于肾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瘫痪、伤寒、破 伤风、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及肌肉萎缩和肌肉营养不良等。因此,检查尿肌酐含量的变化对肾 功能的变化及治疗可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肌酐常规生化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化学法一一碱性苦味酸终点法和碱 性苦味酸二点动力学法,因终点法受血清内源性伪阳性和伪阴性干扰物的种类太多,这些 干扰物中有的与苦味酸反应比肌酐还快,称为"快干扰物",如乙酸、乙酰乙酸;有的比肌 酐反应慢,称"慢干扰物",如葡萄糖、某些蛋白质残基等。除了伪阳性干扰外,还存在伪 阴性干扰物,常见的是胆红素。胆红素会使肌酐测定结果偏低,当胆红素浓度升至35mg/ dl (600 ymol/L)时干扰明显。在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现已有近半数临床化学实验室将肌酐酶 法应用于血/尿肌酐常规检测中。在临床化学方法学发展中酶学方法的运用,使临床化学 测定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核心是酶作用特异性高,使测定的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 线性测量范围等都有了相应的大幅度提高,酶法的普及使采用强酸,强碱的化学方法渐被 淘汰。酶促反应条件温和,随着商品试剂盒的发展,再与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 使检测快速,简易,高效。近年发展起来的肌酐酶法测定原理,均有商品试剂盒供应,其中有 单试剂也有双试剂的不同剂型和规格。酶法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但并非绝对特异性。因 此,虽同属酶法但因具体测定原理不同和同一测定原理而选用工具酶的来源、纯度、比活、 特别是工具酶作用特异性的差异也存在不同类型和大小不一的干扰。肌酐酶法分析近年来 有了迅速发展,酶法测定肌酐试剂盒国内外已有产品上市,主要是液体双试剂,但仅有少数 厂家能够生产,液体试剂很不稳定。目前还没有能够同时检测尿液中钠和肌酐的干化学试剂盒或类似方法的应用,为 了适应基层检测机构对尿液中钠、肌酐的非定量检测的需要以及检测单位检测硬件配备不 足的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半定量检测尿液中钠、肌酐的半定量检测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检测尿液钠和肌酐的干化学试剂盒。本试剂盒中的 两项指标中尿钠、肌酐代表24小时钠摄入量,肌酐是临床上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同 时测定可以作为参照指标使得尿钠数值更准确。本试剂盒将两项指标综合在同时测定,是 高血压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辅助指标。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钠和肌酐的试剂盒,包括: (1)具有钠反应孔和肌酐反应孔的反应基板; (2)钠稀释液和肌酐稀释液; (3)具有不同浓度钠离子标准显色和不同浓度肌酐标准显色的标准比色板。 所述钠反应孔从孔底部起依次放有底物垫和酶垫; 所述底物垫由底物溶液滴加在载体上制备而成;底物溶液以100-1000mm〇l/L pH 7. 5-9. 0的缓冲液为溶剂,含有0. 001-0. 01g/mL的β -半乳糖苷酶底物、20-80mmol/L的穴 醚、0. 005% -50%的稳定剂和0. 005% -50%的表面活性剂; 所述酶垫由酶溶液滴加在载体上制备而成;酶溶液以100-1000mm〇l/L pH 7. 0-9. 0的缓冲液为溶剂,含有200-3000U/mL的β -半乳糖苷酶和0. 01-100g/L酶稳定剂。 优选地,所述酶溶液以100-1000mmol/L pH 7. 0-9. 0的缓冲液为溶剂,含有 500-1500U/mL的β -半乳糖苷酶和10-20g/L稳定剂。 上述缓冲液均可选自磷酸钾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或PIPES缓冲液的一种或几 种。 优选地,底物溶液的缓冲液为800-1000mmol/L pH8. 0-9. 0的Tris-HCl缓冲液;酶 溶液的缓冲液为100_200mmol/LpH7. 0-8. 0的Tris-HCl缓冲液。 底物垫中含有的β-半乳糖苷酶底物为0-硝基-β-D-吡喃糖苷(ONPG)、 5_溴-4-氯-3-吲哚-β-D-吡喃半乳糖苷(x-gal)、氯酚红-β-D-吡喃半乳糖苷(CPRG)、 PNPG、IPTG。 优选地,半乳糖苷酶底物为5-溴-4-氯-3-吲哚-β-D-吡喃半乳糖苷 (x-gal)和氯酸红-β-D-吡喃半乳糖苷(CPRG)。 底物垫中含有的穴醚为4, 7, 13, 16, 21-五氧杂-1,10-二氮杂双环廿三 烷、18-Crown-8或者是15-Crown-5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穴醚为4, 7, 13, 16, 21-五 氧杂-1,10-二氮杂双环廿三烷(Kryptofi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钠和肌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1)具有钠反应孔和肌酐反应孔的反应基板;(2)钠稀释液和肌酐稀释液;(3)具有不同浓度钠离子标准显色和不同浓度肌酐标准显色的标准比色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玲,马志毅,王加义,王鸿懿,喜杨,张丽梅,陈源源,王及华,董婷婷,王维,韩伟中,赵立超,张志丽,桂春爽,杨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