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760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3:03
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进水装置和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回流装置,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带孔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多个反应区,每层反应区内填充滤料,每层反应区设置一个排气口,每个反应区顶部作为布水区,布水区配有一个相应的喷射孔;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以及进水分管;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回流分管;进水总管出水口、每根进水分管出水口、回流总管顶部的出水口以及位于两个回流支管之间的回流总管上配置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污水水量和水质、处理水应达到的处理程度进行实时调控进水和回流操作条件,运行灵活,提高了反应器对高负荷冲击的耐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生物法废水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法无需投加化学药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成本低,因此受到工程界的青睐。现有的用于生物法废水处理的反应器种类繁多,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折流板反应器(ABR)、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序批式反应器(SBR)等。但这些反应器都存在一些弊端,如UASB上升流速小、混合效果差,使得反应器底部基质浓度过高,对微生物产生抑制,顶部微生物基质缺乏等;ABR每个反应区承受的负荷不均匀、易堵塞等;SBR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弱等。这些弊端致使系统的效率偏低和工艺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反应器对入流水质、水量变化的承受能力,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处理水应达到的处理程度和现场条件等因素优化进水和回流操作,进而实现高效、稳定的废水处理性能的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进水装置和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带孔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多个反应区,每层所述的反应区内填充滤料,每层反应区设置一个排气口,并且每个反应区顶部作为布水区,所述的布水区配有一个相应的喷射孔;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进水分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的底端通过第一蠕动泵与储水池连通、顶端作为顶部进水口从反应器本体顶部通入反应器本体内腔,所述的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的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回流分管,所述的回流总管底端与回流池连通、顶端通过第二蠕动泵与进水总管顶端共同汇入反应器本体顶部,所述的回流分管一端与所述的回流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的进水总管出水口、每根进水分管出水口、回流总管顶部的出水口以及位于两个回流支管之间的回流总管上都配置相应的控制阀。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部呈中空圆柱形,高:内径为4~6:1。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三个圆形的带孔隔板将反应器本体内腔自上而下分隔成四个反应区,四个反应区的体积比为1:1:1:1。进一步,喷射孔的喷射口到所在反应区的顶部距离:喷射孔的喷射口到所在反应区的底部距离为0.05~0.1:1。进一步,反应器本体共设有4个进水口,其中进水总管顶端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位于装置本体顶部的中心处;三根进水支管的一端作为进水口均匀排布在反应器本体左侧,并与所在反应区的喷射孔的喷射口相连接。进一步,反应器本体共设有4个出水口,其中回流总管顶端出水口作为出水口位于反应器本体底部的中心处;三根回流支管的一端作为出水口均匀排布在反应器本体右侧,并与所在反应区的喷射孔口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共设有4个排气口12,分布于反应器本体的右侧,并且每个排气口对应一个反应区。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共设有7个控制阀,其中控制阀分布于进水装置,控制阀分布于回流装置上。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区填充的滤料为玻璃钢蜂窝状块状滤料,空心间距为18~22mm,孔隙率为92%~96%,比表面积为150~250m2/m3,滤料的填充体积占反应区的30%~40%。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本体、进水装置和回流装置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构建,废水由进水装置通过蠕动泵带动进水流入布水区,通过喷水孔的喷射口均匀的落在各个反应区中附着有生物膜的滤料上,进行污染物的去除,其中可根据废水的流量和废水中污染物负荷来调节进水方式,可任意打开控制阀中的一个或几个,将废水输送到反应器本体中进行反应;此外,还可根据反应区中出水水质选择进行进一步反应、回流或者是直接从出水口流出,在最上层的反应区中反应后的废水滴落到其对应的布水区中,再进入喷水孔的喷射口,喷洒到相应的反应区中,进一步进行反应,同时也可以打开回流总管最上方的控制阀,通过顶层的反应区对应的回流支管的出水口回流到顶层的反应区进行进一步反应;还可以关闭回流总管顶部出水口处的控制阀,打开位于两个回流支管之间的回流总管上的控制阀,通过回流装置的出水口流出反应器本体,每个反应区内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本体、进水装置和回流装置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构建,废水由进水装置通过蠕动泵带动进水流入布水区,通过喷水孔口均匀的落在各个反应区中附着有生物膜的滤料上,进行污染物的去除,其中可根据废水的流量和废水中污染物负荷来调节进水方式,可任意打开控制阀中的一个或几个,将废水输送到反应器本体中进行反应;此外,还可根据反应区中出水水质选择进行进一步反应、回流或者是直接从出水口流出,在最上层的反应区中反应后的废水滴落到其对应的布水区中,再进入喷水孔口,喷洒到反应区中,进一步进行反应,同时也可以打开回流总管上的控制阀,通过顶层的反应区对应的回流支管的出水口回流到顶层的反应区进行进一步反应;还可以关闭回流总管顶部出水口处的控制阀,打开位于两个回流支管之间的回流总管上的控制阀,通过回流装置的出水口流出反应器本体,每个反应区内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根据污水水量和水质、处理水应达到的处理程度进行实时调控进水和回流操作条件,运行灵活,提高了反应器对高负荷冲击的耐受性;2)有效缓解反应器部分区域高浓度基质抑制和部分区域基质缺乏,提高整个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3)设置回流装置,实现更好的出水水质;4)可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5)无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基建成本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外部的进水装置2和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回流装置3,所述的反应器本体1内腔通过带孔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多个反应区11,每层所述的反应区内填充滤料,每层反应区设置一个排气口12,并且每个反应区11顶部作为布水区13,所述的布水区13配有一个相应的喷射孔14;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21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进水分管22,所述的进水总管21的底端通过第一蠕动泵4与储水池5连通、顶端作为顶部进水口从反应器本体1顶部通入反应器本体1内腔,所述的进水分管22一端与所述的进水总管21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11连通;所述的回流装置3包括回流总管31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回流分管32,所述的回流总管31底端与回流池33连通、顶端通过第二蠕动泵7与进水总管21顶端共同汇入反应器本体1顶部,所述的回流分管32一端与所述的回流总管31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11连通;所述的进水总管21出水口、每根进水分管22出水口、回流总管31顶部的出水口以及位于两个回流支管32之间的回流总管上都配置相应的控制阀6。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1内部呈中空圆柱形,高:内径为4~6:1。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本体1内腔通过三个圆形的带孔隔板15将反应器本体1内腔自上而下分隔成四个反应区11,四个反应区11的体积比为1:1:1:1。进一步,喷射孔14的喷射口到所在反应区的顶部距离:喷射孔14的喷射口到所在反应区11的底部距离为0.05~0.1:1。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进水装置和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带孔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多个反应区,每层所述的反应区内填充滤料,每层反应区设置一个排气口,并且每个反应区顶部作为布水区,所述的布水区配有一个相应的喷射孔;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进水分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的底端通过第一蠕动泵与储水池连通、顶端作为顶部进水口从反应器本体顶部通入反应器本体内腔,所述的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的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回流分管,所述的回流总管底端与回流池连通、顶端通过第二蠕动泵与进水总管顶端共同汇入反应器本体顶部,所述的回流分管一端与所述的回流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的进水总管出水口、每根进水分管出水口、回流总管顶部的出水口以及位于两个回流支管之间的回流总管上都配置相应的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进水装置和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带孔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多个反应区,每层所述的反应区内填充滤料,每层反应区设置一个排气口,并且每个反应区顶部作为布水区,所述的布水区配有一个相应的喷射孔;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进水分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的底端通过第一蠕动泵与储水池连通、顶端作为顶部进水口从反应器本体顶部通入反应器本体内腔,所述的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的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总管以及与各层反应区对应的回流分管,所述的回流总管底端与回流池连通、顶端通过第二蠕动泵与进水总管顶端共同汇入反应器本体顶部,所述的回流分管一端与所述的回流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相应层的反应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仁村陈倩倩史志坚陈辉张正哲郭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