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高压腔结构的涡旋压缩机中,为保证压缩腔的密封性,通常会在动涡旋盘的背面引入比吸气压力高的排气压力或中间压力(即背压力),使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紧密贴合在一起。然而,压缩机运行在较高压比工况下,若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之间的接触力太大,容易使涡旋盘咬合,加重磨损,可靠性降低。为此,背压力在设计时不宜太大。但如此压缩机运行在低压比工况时,背压力将不能压紧动涡旋盘,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发生分离,压缩腔产生泄漏,性能急剧下降。随着APF标准的提出,要求压缩机在更宽广的运转范围内均拥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在现有技术中,有提出采用可动辅助部件来提供额外支撑动涡旋盘的力,如专利200510006566.6。但该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密封部件缺乏润滑油,长期运转容易使密封损坏,而且可动辅助部件会受其它运动部件的影响,尺寸难以加大,仅能小范围的提供支撑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涡旋压缩机在低压比工况下密封不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6),所述上支架(16)包括外环台(16a)和内环台(16c),所述外环台(16a)和所述内环台(16c)之间形成容纳槽;静涡旋盘(9),所述静涡旋盘(9)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环台(16a)上,且与所述外环台(16a)的上端面密封贴合;动涡旋盘(8),所述动涡旋盘(8)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6)与所述静涡旋盘(9)之间,所述动涡旋盘(8)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环台(16c)上的端板(8a),所述端板(8a)与所述内环台(16c)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所述第一密封件(10)将所述动涡旋盘(8)的背面与所述上支架(16)之间的空间分割为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6),所述上支架(16)包括外环台(16a)和内环台(16c),所述外环台(16a)和所述内环台(16c)之间形成容纳槽;静涡旋盘(9),所述静涡旋盘(9)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环台(16a)上,且与所述外环台(16a)的上端面密封贴合;动涡旋盘(8),所述动涡旋盘(8)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6)与所述静涡旋盘(9)之间,所述动涡旋盘(8)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环台(16c)上的端板(8a),所述端板(8a)与所述内环台(16c)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所述第一密封件(10)将所述动涡旋盘(8)的背面与所述上支架(16)之间的空间分割为第一背压腔(11)和位于所述第一背压腔(11)外侧的第二背压腔(12);柔性止推件(14),所述柔性止推件(14)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环台(16a)与所述内环台(16c)之间的容纳槽内,所述柔性止推件(14)具有限位部(14a)和止推部(14b),所述限位部(14a)的上端面与所述静涡旋盘(9)的下端面配合,所述止推部(14b)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限位部(14a)的上端面,所述动涡旋盘(8)的端板(8a)的下端面与所述止推部(14b)的上端面配合,所述柔性止推件(14)与所述容纳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5),所述第二密封件(15)使所述柔性止推件(14)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形成第三背压腔(13),所述第三背压腔(13)与所述第一背压腔(11)之间通过连通孔(16b)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压腔(11)与涡旋压缩机的压缩后的排出气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止推件(14)还包括盛放部(14c),所述盛放部(14c)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止推部(14b)的上端面,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十字滑环(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来,康小丽,李冬元,陈肖汕,刘韵,律刚,马英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