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88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对应导电端子的线缆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线缆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及设置于导线外侧的外皮层,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及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所述线缆的外皮层向远离对接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线缆连接器组件上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2014年3月12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3481460的中国专利,其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包围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成型于遮蔽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及组装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整个连接器的厚度较厚。因此,确有必要对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上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其可以实现整体产品更轻薄、外观更新颖的有益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对应导电端子的线缆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线缆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及设置于导线外侧的外皮层,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及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所述线缆的外皮层向远离对接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具体实施结构如下:所述夹角为135度。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沿上下方向叠加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各导电端子均设有接触部和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若干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包括一根附加电源端子及一根附加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收容腔由顶壁、底壁及两侧壁围设形成,所述附加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及附加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分别分布于第二收容腔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竖直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及自基部的两侧向上凸伸的卡持臂,所述基部与延伸部呈阶梯状排布。所述卡持臂包括竖直部及自竖直部的自由端向内突出的卡扣部,所述第一本体设有与所述卡扣部固持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延伸部包括相对的前表面与后表面,所述延伸部的前表面向后凹设有收容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延伸部的后表面向前凹设有收容第三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三收容槽,所述基部向前凹设有收容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二收容槽。所述若干导线分为三排排布,各导线均包括与导电端子焊接的芯线,所述第一排导线的芯线与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排导线的芯线与第三端子的焊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排导线的芯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排导线上每根芯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排导线上每根芯线的直径,且所述第二排导线上每根芯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排导线上每根芯线的直径。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第一遮蔽壳体、与第一遮蔽壳体相互卡持配合的第二遮蔽壳体及与第二遮蔽壳体相互卡持配合的第三遮蔽壳体,所述第一遮蔽壳体包括位于前端的管状部及由管状部向后延伸出的屉状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成型于遮蔽壳体后部及线缆前部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在对接方向上的厚度为7.3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有如下有益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直型线缆连接连接器结构,本技术通过将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不同,减小了成型在遮蔽壳体外围的外壳体的厚度,从而整个产品更轻薄、外观更新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的线缆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元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去除第一遮蔽壳体及第三遮蔽壳体后的侧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揭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可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的若干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对应导电端子2的线缆3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是B型USB连接器。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传输高速信号的若干第一端子21、传输低速信号的若干第二端子22及若干第三端子23。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11及一根接地端子212,其排布方式按照B型USB3.0标准进行排布。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11中其中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用于输出高速信号,而另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11用于接收高速信号。接地端子212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11之间,用于降低差分信号端子211在传输高速信号时产生串扰。每根第一端子21均包括弹性接触部213、自接触部213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14及自固持部214弯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15。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四根端子。所述四根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221、接地端子222、正信号端子223及负信号端子224,其排布方式按照B型USB2.0标准进行排布。每根第二端子22均包括平板状的接触部225、自接触部225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26及自固持部226弯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27。所述若干第三端子23包括一根附加电源端子231及一根附加接地端子232。每根第三端子23均包括平板状的接触部233、自接触部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34及自固持部234弯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3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11及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包括沿上下方向叠加设置的第一收容腔111及第二收容腔112。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由顶壁1121、底壁1122及两侧壁1123围设形成。所述第三端子23的附加电源端子231及附加接地端子232分别分布于第二收容腔11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对应导电端子的线缆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线缆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及设置于导线外侧的外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及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体,所述线缆的外皮层向远离对接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大伟陈钧吴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