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1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主要由立柱1、内臂9、外臂11、主体配重系统2、外臂配重系统3、三维回转系统4、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连杆系统12、俯仰回转器13等组成。其特点是水平回转系统5上部为框架结构,其内固定有左、右垂直回转器7、8,摆动支承臂由两垂直回转器7、8支承。外臂配重系统3、主体配重系统2分别配置在主柱两侧,装卸臂重心与立柱中心轴线重合、消除了水平回转器和垂直回转器的侧向弯矩,使得操作轻便灵活。(*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码头与船舶或船舶之间用以输送油料及其他液体的机械装置,具体涉及装卸臂配重平衡的改进。中国专利号为90211389.5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码头液体输转作业臂”,主要由立柱、内臂、外臂、回转接头等组成,可以灵活地实现内臂前后摆头、外臂伸展与回收,整体360°回转等运动,与软管输送相比,具有操作灵活轻便、抗风、抗波浪、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轻等优点。但由于整个输油臂及配重系统均设置在立柱的同一侧,其重心偏离立柱中心轴线,使水平、垂直回转器受到一个大的侧向弯矩,因此,轴承受到负荷过大,寿命低,而且转动性差、操作笨重。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主体配重系统和外臂配重系统总重量分布在立柱两侧,消除水平回转器及垂直回转的侧向弯矩,操作轻便灵活、使用寿命长的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及实施例详叙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立柱1、内臂9、外臂11、主体配重系统2、外臂配重系统3、三维回转系统4、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连杆系统12、俯仰回转器13,三维回转系统4与外臂11一端连接,外臂配重系统3通过连杆系统12与外臂11连接,水平回转系统5下部与立柱1连接,摆动垂直臂10的上端与俯仰回转器13连接,本技术的特点是水平回转系统5的上部为一框架结构,该框架内固定有左垂直回转器7、右垂直回转器8,摆动支承臂下部为“”状形成两裙脚,摆动支承臂由上述左、右垂直回转臂7、8支承,外臂配重系统3、主体配重系统2分别配置在立柱两侧的摆动支承臂“”状部位的裙脚处,所述内臂9、外臂11分别通过一个单向密封活动弯头14与俯仰回转器13相连接,内臂9的另一端通过“S”弯头与右垂直回转器8连接,有一双向密封弯头6分别与右垂直回转器8和水平回转系统5的下部连接。本技术中,内臂只起输油管道作用,不受其他作用力,可用轻质薄壁管制造,以减轻重量。本技术通过改进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等构件结构,使主体配重系统的外臂配重系统的总重量分布在立柱的两侧,达到配重对称均衡,即装卸臂重心与立柱中心轴线重合,使水平回转器5只受轴间力。另外,用两个左、右垂直回转器7、8支承摆动支承臂10,加宽了对摆动支承臂10的支承点,两个垂直回转器10只受同方向的径向力,提高摆动支承臂的稳定性,改善了受力条件,因此,操作灵活轻便,使用寿命延长。本技术中,内臂9、外臂11、俯仰回转器13、及三维回转系统4的重量由摆动支承臂10支承,而外臂配重系统3的重量通过连杆系统12使外臂随俯仰回转器13转动任一位置均能达到平衡,主体配重系统使摆动支承臂在垂直于水平方向绕左、右垂直回转器转动任一位置均可平衡,摆动支承臂所承受的重量通过左、右转垂直回转器作用于水平回转系统上面的框架结构,所以左、右垂直回器与水平回转系统之间的双向密封活动弯头不受其它作用力,可单独拆卸以便更换两回转器内密封件。同样内臂9与摆动支承臂10连接,也可单独拆卸单向密封弯头14以更换俯仰回转器13内的密封件。因此,本技术还兼有密封性能好,更换密封件容易、便于维修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包括立柱1、内臂9、外臂11、主体配重系统2、外臂配重系统3、三维回转系统4、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连杆系统12、俯仰回转器13,三维回转系统4与外臂11一端连接,外臂配重系统3通过连杆系统12与外臂11连接,水平回转系统5下部与立柱1连接,摆动垂直臂10的上端与俯仰回转器13连接,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回转系统5的上部为一框架结构,该框架内固定有左垂直回转器7、右垂直回转器8,摆动支承臂下部为“”状形成两裙脚,摆动支承臂由上述左、右垂直回转臂7、8支承,外臂配重系统3、主体配重系统2分别配置在立柱两侧的摆动支承臂“”状部位的裙脚处,所述内臂9、外臂11分别通过一个单向密封活动弯头14与俯仰回转器13相连接,内臂9的另一端通过“S”弯头与右垂直回转器8连接,有一双向密封弯头6分别与右垂直回转器8和水平回转系统5的下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重平衡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臂9可用轻质薄管制造。专利摘要一种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主要由立柱1、内臂9、外臂11、主体配重系统2、外臂配重系统3、三维回转系统4、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连杆系统12、俯仰回转器13等组成。其特点是水平回转系统5上部为框架结构,其内固定有左、右垂直回转器7、8,摆动支承臂由两垂直回转器7、8支承。外臂配重系统3、主体配重系统2分别配置在主柱两侧,装卸臂重心与立柱中心轴线重合、消除了水平回转器和垂直回转器的侧向弯矩,使得操作轻便灵活。文档编号B65G67/60GK2263641SQ9623495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周子秀, 周清理, 李华 申请人: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株洲石油储存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边配重平衡装卸臂,包括立柱1、内臂9、外臂11、主体配重系统2、外臂配重系统3、三维回转系统4、水平回转系统5、摆动支承臂10、连杆系统12、俯仰回转器13,三维回转系统4与外臂11一端连接,外臂配重系统3通过连杆系统12与外臂11连接,水平回转系统5下部与立柱1连接,摆动垂直臂10的上端与俯仰回转器13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回转系统5的上部为一框架结构,该框架内固定有左垂直回转器7、右垂直回转器8,摆动支承臂下部为“冂”状形成两裙脚,摆动支承臂由上述左、右垂直回转臂7、8支承,外臂配重系统3、主体配重系统2分别配置在立柱两侧的摆动支承臂“冂”状部位的裙脚处,所述内臂9、外臂11分别通过一个单向密封活动弯头14与俯仰回转器13相连接,内臂9的另一端通过“S”弯头与右垂直回转器8连接,有一双向密封弯头6分别与右垂直回转器8和水平回转系统5的下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秀周清理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株洲石油储存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