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926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中的结晶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效率较高的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且能实现母液的重复回收利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结晶罐,所述结晶罐包括罐体,所述结晶罐的结晶腔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环形的冷凝水腔室;所述罐体的排晶管下方设置有晶体离心装置,所述晶体离心装置通过母液循环管路与结晶罐的结晶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结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涉及一种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结晶罐是物料混合反应后,夹层内需冷冻水或冷媒水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其关键环节在于夹层面积的大小,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现有的结晶罐一般包括罐体,结晶罐内设置有冷却管,冷却液进管从结晶罐底部伸入到结晶罐罐内并与冷却管连通,冷却管上端通过冷却液出管连通至结晶罐罐外;结晶罐中心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器或搅拌叶片。通过搅拌轴搅拌结晶罐内的母液,在搅拌的同时,冷却液由下向上随冷却管盘旋,搅拌罐内的母液从上往下进入搅拌罐并以错流冷却的方式对母液进行冷却结晶,结晶颗粒比较粗大均匀,结晶成熟后,晶体同母液一同从设备底部的排晶管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晶体随母液一起通过结晶罐排出,因而后续还需通过分离装置将母液和晶体分离开,致使母液的结晶工序较多,结晶效率较低,且没有实现母液的回收利用,造成母液的利用率较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晶效率较高的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且能实现母液的重复回收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罐,所述结晶罐包括罐体,所述结晶罐的结晶腔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环形的冷凝水腔室;所述罐体的排晶管下方设置有晶体离心装置,所述晶体离心装置通过母液循环管路与结晶罐的结晶腔室连通。其中,所述晶体离心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机壳和驱动电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穿出机座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传动连接,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转鼓,所述转鼓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鼓内可拆卸设置有吊袋。其中,所述吊袋的开口处设置有吊环,且所述吊袋包括内层的滤网和外层的滤布。其中,所述结晶罐的罐体外还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结晶罐的结晶腔室连通。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从搅拌轴最下端开始向上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周围包围一个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敞口,且所述套筒的上端通过固定或转动副与搅拌轴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在结晶罐底部设置晶体离心装置,且结晶罐与晶体离心装置之间通过母液循环管路连通,因而当母液在结晶罐内完成结晶后被排放入晶体离心装置进行离心处理,晶体离心装置直接进行晶体与母液分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工序对结晶罐排出的含有晶体的母液进行分离处理,从而减少了处理工序,有效提高结晶效率;被分离出的母液通过母液循环管路栗送入结晶罐内循环利用,实现母液的回收利用,提高母液的利用率。2、本技术中,本晶体离心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吊袋外表面设置有吊环,当出料时将吊具连接在吊环上,即可将吊袋卸出。吊袋为双层结构,通过设置外层滤布,加强了滤网的强度,降低滤网的撕裂几率,同时可用作二次过滤,增加了分离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滤袋的寿命,从而减少生广成本、提尚过滤效率。3、本技术中,结晶罐的罐体外还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结晶罐的结晶腔室连通,因而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可作用于结晶罐内,提高结晶罐的灭菌效果。4、本技术中,结晶罐内的搅拌轴旋转时,带动沿搅拌轴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一同旋转,这样,使得被约束在套筒内部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推动下,在纵向方向上只能向上或向下提升或沉降,如,当套筒内的物料被连续旋转的搅拌叶片向上连续提升时,则套筒外侧的物料从套筒下端进入套筒内进行补充,这样,使得套筒内外的物料都得到了流动,从而使整个结晶罐内形成大规模混合作用,由于所述搅拌叶片的投影半径很小,因此搅拌轴受到的阻力矩小,采用小功率驱动系统即可驱动搅拌轴旋转;另一方面,在混合过程中,套筒内的物料不仅具有横向旋转运动,并且还与套筒外的物料形成纵向对流运动,因此,混合效果也明显得到改善,便于母液通过吊袋和鼓壁的虑孔排出,实现结晶体与母液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晶体离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31—结晶罐、32—抽送栗、33—母液循环管路、34—第一阀门、311 —罐体、312—结晶腔室、313—冷凝水腔室、314—搅拌轴驱动装置、315—搅拌轴、316—搅拌叶片、317—排晶管、318—第二阀门、319—套筒、321—机座、322—机壳、323—旋转轴、324一驱动电机、325—转鼓、326—机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罐31和位于结晶罐31下方的晶体离心装置。结晶罐31包括罐体311和搅拌装置,罐体311内壁上设有冷凝水腔室313,该冷凝水腔室313与外部的冷凝水进水管路、冷凝水出水管路连通。冷凝水通过冷凝水进水管路进入冷凝水腔室313内,且自下而上通过冷凝水腔室313并由冷凝水出水管路排出,结晶罐31内的母液从上往下进入结晶罐31内并以错流冷却的方式对母液进行冷却结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315,搅拌轴315 —端与搅拌轴驱动装置314连接,搅拌轴驱动装置314可驱动搅拌轴315自由转动实现母液的搅拌;搅拌轴315另一端伸入罐体311的结晶腔室312内,且搅拌轴315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316。结晶罐31底部连接有排晶管317,晶体离心装置设置在结晶罐31的排晶管317正下方,母液在结晶罐31内完成结晶后,晶体连同母液一起通过排晶管317进入晶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冷却式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罐(31),所述结晶罐(31)包括罐体(311),所述结晶罐(31)的结晶腔室(312)内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11)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环形的冷凝水腔室(313);所述罐体(311)的排晶管(317)下方设置有晶体离心装置(32),所述晶体离心装置(32)通过母液循环管路(33)与结晶罐(31)的结晶腔室(3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祥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