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心志专利>正文

配仓除尘卸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69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配仓除尘卸料车,在卸料车漏斗外圈设置吸尘罩,与料仓口形状相应的吸尘罩经管与其附近的除尘器连通,除尘器与卸料车连接,随车移动,也可将除尘器固定在料仓口附近,用软管连接除尘器及吸尘罩、管,进行卸料及除尘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省,效率高,防尘及除尘效果明显,适用于一点受料多点卸料,或移动卸料及除尘的场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状物料卸料及除尘设备,特别是一种移动作业的除尘卸料车。传统的工程设计中,对多个散状物料料仓的卸料和除尘是分开设计的,用于卸料的设备,通常有移动漏矿车,犁式卸料器、可逆配仓胶带机等。用于除尘的设备有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根据性质或工艺条件不同,可分别选择使用。除尘方式上,由于卸料设备需要移动,无法直接在料仓上吸尘,只能在每个料仓边沿开吸尘孔,安装吸尘罩,每个吸尘罩通过支管与总风管相连通,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总风管连接除尘器。除尘时,开启通向卸料料仓的支管阀门,启动除尘器即可进行卸料除尘作业。但该方式中,吸尘罩远离卸料点,吸尘效果较差,加上管路系统中阀门及接头的泄漏,就要求除尘器吸尘风量及功率较大。同时还需考虑除尘系统的土建设施和供配电设施,这往往使除尘系统的投资费用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多料仓使用的移动配仓除尘卸料车。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除尘效率高,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配仓除尘卸料车,包括卸料车本体,在卸料车漏斗外圈设置有与料仓口相适应的吸尘罩,吸尘罩经管与其附近的除尘器连通。在卸料车漏斗底部外圈装上吸尘罩使吸尘点紧靠尘源即卸料点,粉尘集中,易吸取,并且吸尘罩的形状与料仓口形状相适应,边沿略大于料仓口形成罩子状,在料仓口上方形成封闭,阻隔扬起的粉尘外溢,吸尘罩经管与除尘器吸尘口连通。除尘器设置在卸料点附近,吸尘管路短,阻力小,相应吸尘风量小、防尘、除尘效果增强,除尘效率提高。在除尘器底部设置行走轮,将除尘器侧壁连接在卸料车本体的机架侧面上,随卸料车本体一并移动。在除尘器底部对应卸料车行走轨道设置行走轮,将除尘器侧壁连接在卸料车本体机架端部。也可以将除尘器直接设置、固定在卸料车本体机架上。或者将除尘器固定在料仓口附近,在吸尘罩及管与除尘器之间装有便于折卸的软管。卸料车本体为可逆配仓胶带机,除尘器为袋式除尘器。在吸尘罩边沿对应料仓口部位装有柔性密封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仅需对移动卸料设备稍加改进,即可达到卸料和除尘的双重目的,制造成本低,配套除尘器功率较低,投资省。2、除尘效果好,本技术吸尘罩设在卸料点物料上方部位,粉尘集中,易于收集,吸尘罩盖在料仓口上方防止粉尘外溢,除尘效率较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吸尘罩2及管4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技术在卸料车漏斗1下部外圈设置吸尘罩2,吸尘罩2的形状与料仓口3的形状相适应,一般略大于料仓口,可制成如图2的正方形,也可根据料仓口形状制成圆形、长方形等。在吸尘罩2下方外沿靠近料仓口部位设置柔性密封材料11,如海绵,布帘等,可阻隔粉尘从其结合处逸出。吸尘罩2上方连通管4,并经管4与其附近的除尘器连通。从卸料车漏斗1卸入料仓的散状物料,产生一定的粉尘,飘浮至料仓口,在平时会从漏斗1中及漏斗1与料仓口3的间隙处散逸而出,设置吸尘罩2后,启动除尘器进行吸尘,可将料仓口部位的粉尘从吸尘罩内吸入除尘器中,达到除尘的效果。参见图3、图4,本技术可在除尘器5底部设置行走轮6,在除尘器5侧壁与卸料车本体的机架8侧面之间设置铰链或连接板9,将除尘器5与卸料车本体7连为一体,除尘器5的吸尘口与管4固接连通。可随卸料车一并移动,进行卸料、除尘作业。卸料车选用可逆配仓胶带机,在两端卸料漏斗1处均设置吸尘罩2和管4,对于长度较短的胶带机可将两管4加长,其上分别设置阀门与,同一台随车移动的除尘器5并联即可。对于长度较长的胶带机可如图4,在胶带机机架8两端漏斗处侧面分别连接除尘器5,各自连通吸尘罩2及管4。图3中除尘器底部的行走轮为两个单轨轮,这样磨擦力小,运行拖动方便。也可以取消轨道或采用双排轮型式。可在除尘器5底部对应胶带机运行轨道设置行走轮,将除尘器5放置在胶带机的端顶部,即漏斗1的前方,将除尘器5与胶带机机架8,用杆或铰链连接,便可以随胶带机车体一道移动进行除尘、卸料作业。也可以在卸料车本体的机架8上增加支架将除尘器5设置在支架上随卸料车一道移动。参见图5,将除尘器5固定在料仓口3附近,在吸尘罩2及管4与除尘器5之间装有便于折卸的软管10。一般可在软管10一端或两端装上活动接头。移动的卸料车本体7行至该料仓口3时,将软管10两端分别与除尘器5及管4连接上,即可对该料仓口的卸料进行除尘作业。若料仓口为多个可相应在其附近分别设置除尘器5相应接上软管10,每次卸料即将软管10另一端接在吸尘罩2及管5上,即可进行除尘,工作完毕后,便折开软管10与管5的连接,卸料车本体7可移至其他料仓口,再相应接上软管10进行卸料和除尘。同样本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移动卸料设备如犁式卸料器、漏砂车的漏斗部位。本技术采用可逆配仓胶带机,带宽为500-1800mm,和袋式除尘器处理风量为3200-10000NM3/h,电机功率4-11KW,用于三料仓,物料为铁矿、石灰石、生石灰、煤、焦炭等散状物料,其设计投资可节省约20万元左右,其除尘效果可基本满足岗位含尘浓度≤10mg/Nm3。权利要求1.配仓除尘卸料车,包括卸料车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卸料车漏斗1外圈设置有与料仓口(3)相适应的吸尘罩(2),吸尘罩(2)经管(4)与其附近的除尘器(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在除尘器(5)底部设置行走轮(6),除尘器(5)侧壁连接在卸料车本体机架(8)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除尘器(5)底部对应卸料车轨道设置行走轮(6),除尘器(5)侧壁连接在卸料车本体机架(8)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除尘器(5)设置在卸料车本体机架(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除尘器(5)固定在料仓口(3)附近,在吸尘罩(2)及管(4)与除尘器(5)之间装有便于折卸的软管(10)。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卸料车本体(7)为可逆配仓胶带机,除尘器(5)为袋式除尘器。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吸尘罩(2)边沿对应料仓口(3)部位装有柔性密封材料(11)。专利摘要配仓除尘卸料车,在卸料车漏斗外圈设置吸尘罩,与料仓口形状相应的吸尘罩经管与其附近的除尘器连通,除尘器与卸料车连接,随车移动,也可将除尘器固定在料仓口附近,用软管连接除尘器及吸尘罩、管,进行卸料及除尘作业。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省,效率高,防尘及除尘效果明显,适用于一点受料多点卸料,或移动卸料及除尘的场合。文档编号B65G69/18GK2331632SQ9823523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熊心志 申请人:熊心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配仓除尘卸料车,包括卸料车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卸料车漏斗1外圈设置有与料仓口(3)相适应的吸尘罩(2),吸尘罩(2)经管(4)与其附近的除尘器(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心志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熊心志刘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