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5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排种器试验台上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刮板(1),清油辊(3),所述刮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固定轴上,刮板(1)的一端设有一配重(2),刮板(1)的另一端在配重(2)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在清油辊(3)的侧下方设有二者可摩擦转动的挤压辊(4)。本装置用于排种试验完毕后清除传送带表面的种子和油料,具有一次性清种、清油的作用,而且清除效果良好,不会有油料残留在传送带表面,以便在传送带上进行循环试验。而且,清除下的油料流入油箱,可实现试验油料的循环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精巧,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种器试验台上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用于 排种试验过程中即时清除粘附于传送带表面的种子和油料,使油料实现循 环使用,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排种器试验台是播种机研发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是快速产生新一代高 性能播种机必不可少的试验设备。排种器试验台大多采用"传送带式"结 构,即排种器固定不动,传送带相对排种器运动,来模拟实际田间作业时 播种机相对地面的运动。在试验台上进行排种性能实验时,要用粘性物料 把落到传送带上的种子固定住,使其不发生弹跳、位移,以便进行观察测 试,采集数据,得到粒数、粒距、重播率、漏播率等排种性能指标。目前使用的排种器试验台,使用的粘性物料不同,有的为自行调配的机油(2BST-160型播种机性能试验台使用,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共同研制),或者车用齿轮油(JPS-12排种器性能 检测试验台使用,哈尔滨博纳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由于油料的物理性状不 稳定,在试验过程中,若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会造成油料的 清除难度加大。如果清除种子和油料不及时、不彻底,会造成后续试验的 涂油厚度不均,影响对种子的粘附及数据采集。目前的传送带清油机构, 一般采用固定式刮板和清油辊两级清油,具 有以下不足1、由于传送带工作过程中易发生抖动,固定式刮板不能实时贴合传送带表面,会造成油料漏刮;2、在试验初始时,清油辊较干燥,吸油效果良好,但是在试验一段时间之后,清油辊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再吸 附油料。这就要求试验人员要随时注意传送带的清油效果, 一旦发现清油 不彻底,就要中止试验,更换清油辊。 一方面影响了试验效率,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可靠;另一方面,清油辊中吸附的油料需要手动去除,既浪费人 工,又浪费油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排种器试验台清油装置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 要提供一种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二级清除传送带表面的种子和油料。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刮板1,清油辊3, 刮板1和清油辊3依次置于传送带8的前进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本装置 至少还包括一项下述技术特征1、 所述刮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固定轴上,刮板1的一端设有 一配重2 ,刮板1的另一端在配重2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2、 设有一个与清油辊3相配合、二者可摩擦转动的挤压辊4。 上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中,所述挤压辊4设在清油辊3的侧下方。上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中,所述的挤压辊4与一弹簧5相连接, 在弹簧5的作用下,挤压辊4与所述的清油辊3紧密接触。上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中,在所述刮板1和清油辊3下方设置 有油箱6。上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中,在所述油箱6的接油口部位设有过滤网7。上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中,所述清油辊3由易吸油材料制成, 如毛毡、化纤毡、无纺布等。本技术的浮动式刮板可保证与传送带表面的实时仿型接触,刮除 大部分种子和油料;清油辊由毛毡制成,吸附传送带表面经过刮板后残留 的少量油料。在清油辊下方设置挤压辊,随时把清油辊中吸附的油料挤压 出来,保证清油辊的干燥度。本装置可实现一次性清种、清油,而且清除 效果良好,保证传送带表面的洁净度和干燥度满足试验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的结构简图2为本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的清油辊和挤压辊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的油箱及滤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2、 3所示,l为刮板,2为配重,3为清油辊,4为挤压辊,5 为弹簧,6为油箱,7为过滤网,8为传送带。如图1所示,整个清油装置的工作状态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传送带 到达清油区域后,依次经过刮板l、清油辊3,其表面的种子和油料清除工 作完成,准备下次涂油、排种、再试验。刮板1轴的两端固定在排种器试验台的台架上,刮板可绕固定轴自由 转动。在配重2的作用下,刮板1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清理传送带8 表面的种子和油料。刮板1及配重2可由不同材料制成,由试验所用的种子和油料类型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刮板1为硬质塑料板,配重2采用铅垂。清油辊3由吸油材料制成,清油辊轴的两端固定在排种器试验台的台架上,清油辊可绕清油辊轴转动。在试验过程中,清油辊在电机带动下与传送带相对运动,通过摩擦吸附传送带表面经刮板残留的油料。挤压辊4 置于清油辊3的侧下方,即挤压辊4的轴线在水平方向上低于清油辊3的 轴线,在清油辊3的带动下产生相对运动,在弹簧5张紧作用下挤压清油 辊3,相互摩擦产生相对运动,在相向运动中挤压清油辊3,将其吸附的油 料挤压出来。本实施例中,清油辊3由毛毡制成,挤压辊4由硬质塑料制 成。如图2所示,清油辊直径为O,挤压辊直径为4>, 二者轴心连线与水 平线之间的夹角a的取值根据实际工作状况而定;但是为了保证挤压出来 的油料能够自由落入油箱,需要限定挤压辊4处于清油辊3的侧下方。如图3所示,油箱6由不锈钢板焊成,上半部分为接油口,下半部分 为储油箱,具体尺寸根据试验台架宽度和落油区域长度设计。油箱6的接 油口部位设置滤网7,根据接油口的尺寸制造,确保过滤网7与油箱6接油 口壁的严密结合,而且过滤网7可随时抽出清理。刮种板1刮除的油料和 清油辊3挤压出的油料通过滤网7落入油箱6内,供后续试验循环使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包括刮板(1),清油辊(3),刮板(1)和清油辊(3)依次置于传送带(8)的前进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至少还包括一项下述技术特征1)所述刮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固定轴上,刮板(1)的一端设有一配重(2),刮板(1)的另一端在配重(2)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2)设有一个与清油辊(3)相配合、二者可相互摩擦转动的挤压辊(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挤压辊(4)与一弹簧(5)相连接,在弹簧(5)的作用下,挤压辊(4) 与所述的清油辊(3)紧密接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辊(4)设在清油辊(3)的侧下方。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刮板(1)和清油辊(3)下方设置有油箱(6)。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油箱(6)的接油口部位设有过滤网(7)。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油辊(3)由毛毡或化纤毡或无纺布易吸油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排种器试验台上的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方案包括刮板(1),清油辊(3),所述刮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固定轴上,刮板(1)的一端设有一配重(2),刮板(1)的另一端在配重(2)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在清油辊(3)的侧下方设有二者可摩擦转动的挤压辊(4)。本装置用于排种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传送带清油装置,包括刮板(1),清油辊(3),刮板(1)和清油辊(3)依次置于传送带(8)的前进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至少还包括一项下述技术特征:    1)所述刮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固定轴上,刮板(1)的一端设有一配重(2),刮板(1)的另一端在配重(2)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8)仿形接触;    2)设有一个与清油辊(3)相配合、二者可相互摩擦转动的挤压辊(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农周淑贤王继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