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栗技术和制冷空调领域,涉及一种蓄热型柔性空气源热栗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栗以兼顾制冷制热、结构紧凑、节能节水、使用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及华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对于我国北方地区而言,由于以供热为主,保障极端恶劣天气下室内热负荷需求,热栗机组的容量选型较大,导致热栗系统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满负荷运行时间极少,因此效率低。因此,降低热栗选型容量,解决选型偏大问题,提高热栗运行效率,对于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扩大空气源热栗应用地域的必然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CN01105718)公开了利用相变材料进行蓄热的热栗供热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加热器加热相变蓄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将热量蓄存,白天通过热栗系统将热量提取出来为房间供热。该系统可以节省运行电费,均衡城市用电负荷,但该技术方案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因此并不节能。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410026453)提出了另一种相变蓄热热栗技术方案。该方案与上一方案的区别在于在相变蓄热装置中增加了冷凝换热盘管,可以充分利用冷凝热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系统,包括热泵主机(2)和用户侧(3);热泵主机(2)包括压缩机(21)、四通阀(22)、第一液体冷却式换热器(23)、膨胀阀(24)以及第二液体冷却式换热器(25);用户侧(3)包括用户(31)、水泵(32)和用户侧阀门(33);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室外源侧(1)和蓄热模块(4);室外源侧(1)依次包括载冷剂泵(11)、风冷换热器(12)以及源侧阀门(13),所述载冷剂泵(11)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风冷换热器(12)和源侧阀门(13),源侧阀门(13)的出口与第一液体冷却式换热器(23)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载冷剂泵(11)的入口与第一液体冷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龙,宋鹏远,石文星,李先庭,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