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路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体。线夹本体与导线相连,引流体上部固定安装在线夹本体后部,且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连接。引流体下部与跳线相连接。在电力线路长期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跳线损坏或者需要更换的问题时,依照现有技术的结构,需要更换整个引流体,甚至更换整个耐张线夹,这使得维修工序麻烦,维修成本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由于耐张线夹处于露天状态,容易产生电晕、松动、磨损和老化,此时便需要进行维修,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损失。另外,一旦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产生松动后,会使得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的电阻增大,导致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的发热量增大;而引流体与线夹本体发热升温后,又会进一步提高引流体与线夹本体之间的电阻增大,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耐张线夹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耐张线夹断裂,降低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其不仅可有效减少维修工序、减低维修成本,而且结构稳 ...
【技术保护点】
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及楔紧式引流体,所述线夹本体与导线相连,所述楔紧式引流体上部与线夹本体相连,楔紧式引流体下部与跳线相连;其特征是,所述楔紧式引流体包括上引流柱、下引流柱及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所述上引流柱的上部与线夹本体固定连接,上引流柱的下部与下引流柱的上部之间通过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下引流柱的下部与跳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及楔紧式引流体,所述线夹本体与导线相连,所述楔紧式引流体上部与线夹本体相连,楔紧式引流体下部与跳线相连;其特征是,所述楔紧式引流体包括上引流柱、下引流柱及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所述上引流柱的上部与线夹本体固定连接,上引流柱的下部与下引流柱的上部之间通过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下引流柱的下部与跳线相连接;所述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锥套及插设在锥套内的楔紧锥,所述锥套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锥套上设有连通锥套内、外侧面的过线缺口,该过线缺口沿锥套的母线延伸并连通锥套的上、下端面;所述楔紧锥外侧面上设有与过线缺口相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上引流柱的下端与锥套外侧面相连接,所述下引流柱的上端与楔紧锥的下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紧式引流耐张线夹,其特征是,所述锥套外侧面的上边缘设有辅助环形凸块,且辅助环形凸块的外侧面为圆柱面,所述辅助环形凸块外侧面上设有与过线缺口相连通的过线口;所述限位凸块的上部设有延伸至过线口内的补偿凸块,所述楔紧锥外侧面上位于锥套的上方设有环形连接凸块,该环形连接凸块下端面的外边缘设有往下延伸的环形限位套,且环形限位套套设在辅助环形凸块上,朝向环形限位套的补偿凸块的侧面为补偿圆柱面,且该补偿圆柱面的外径与辅助环形凸块的外侧面的外径相同;所述楔紧式引流体连接结构还包括储气罐、设置环形限位套内侧面上的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的充气密封圈及设置楔紧锥上的自适应通断开关,所述楔紧锥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容纳凹槽,所述环形连接凸块的下端面上设有下容纳凹槽,所述储气罐固定在上容纳凹槽内,所述自适应通断开关包括设置在下容纳凹槽内的通断缸体,设置在通断缸体内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设置在通断缸体外侧面上的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通断缸体的轴线与楔紧锥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活塞下方,且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往下延伸至下容纳凹槽的下方,所述通断缸体内侧面上位于进气口及出气口的下方设有下限位块,通断缸体内位于第一活塞上方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活塞外侧面上设有上密封圈及下密封圈,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设有充排气嘴,所述储气罐上设有排气接口,所述排气接口与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出气口与充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蔚,陈飞,龚坚刚,卞荣,徐世泽,周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