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972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包括进料口,料斗,进料控制器,裂解炉,风机,旋风除尘器,履带,板式分馏塔,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裂解炉为顶部为渐扩型的流化床裂解炉,有效提高聚乙烯塑料的裂解效果,提高汽油、柴油得率。裂解气从流化床裂解炉进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固气分离,实现未完全裂解的固体颗粒回用。固气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板式分流塔和“空气冷凝器+水冷凝器”两步冷凝器,收集汽油、柴油,冷凝后的气体作为载气循环进入到流化床裂解炉中,实现系统的全循环,降低原料损耗和载气用量,避免空气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小,易维护,能耗低,原料利用率和产品得率高,无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属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三废”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处理思路主要以资源化利用为指导。废弃聚乙烯塑料属环境无法降解,是一种高附加值有机固体废弃物,若不能合理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危害。将废弃聚乙烯塑料粉碎造粒后作为再生塑料回用或者进行裂解造气、产油是目前废弃聚乙烯塑料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回用作为再生塑料往往会因废弃聚乙烯原料来源复杂,安全可靠性差而大大降低再生塑料的价值;而裂解造气、产油目前主要技术问题是因裂解炉的运行不稳定、易结焦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流化床裂解炉(2),风机(21),旋风除尘器(3),板式分馏塔(4),冷凝器(5),履带(6)。流化床裂解炉(2)设有进料口(20),进气口(23),排渣口(24),排气管(251、252、253)。进料控制器(12)底部设有进料管(13)与进料口(20)连接。旋风除尘器(3)设有进气管(31),灰斗(32),排气管(33)。板式分馏塔(4 )底部设有进气管(40 ),顶部设有排气管(41)。冷凝器(5 )设有进气管(51)和排气管(52)。排气管(52)经气体回流管道(54)与风管(22)连通后接与进气口(23)。气体回流管道(54)上设有逆流阀(53)。灰斗(32)下方设有履带传送装置(6)。排气管(251、252,253)与集气管(25)连接。旋风除尘器排气管(33)与板式分馏塔进气管(40)通过管道(34)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所使用的流化床裂解炉顶部设计为渐扩型。进一步的,本技术所使用的冷凝器为两步冷凝组合装置,第一步冷凝所用冷凝器为空气冷凝器,之后再进入水冷凝器中进行冷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使用的裂解炉为流化床裂解炉,本技术所使用的流化床裂解炉顶部设为渐扩型。可以有效提高聚乙烯塑料的裂解效果,提高汽油、柴油得率。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在流化床裂解炉后设置旋风除尘器,使裂解气实现固气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经履带传送装置传输至进料口,使未完全裂解的固体颗粒得以回用,降低原料损耗。进一步的旋风除尘器固气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板式分流塔和冷凝器,收集汽油、柴油,冷凝后的气体作为载气循环进入到流化床裂解炉中,实现系统的全循环,气体不外排,不仅降低了原料损耗,降低载气用量,同时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小,易维护,能耗低,原料利用率和产品得率高,无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流化床裂解炉左视图。图中:1_进料口、11-料斗、12-进料控制器、13-进料管、2-流化床裂解炉、20-进料口、21-风机、22-风管、23-进气口、24-排渣口、25-集气管、251-排气管、252-排气管、253-排气管、3-旋风除尘器、31-进气管、32-灰斗、33-排气管、34-管道、4-板式分馈塔、40-进气管、41-排气管、5-冷凝器、51-进气管、52-排气管、53-逆流阀、54-气体回流管道、6_履带传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进料口 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进料管13、流化床裂解炉2、进料口 20、风机21、风管22、进气口 23、排渣口 24、排气管251、排气管252、排气管253、集气管25、旋风除尘器3、进气管31、灰斗32、排气管33、管道34、板式分馏塔4、进气管40、排气管41、冷凝器5、进气管51、排气管52、逆流阀53、气体回流管道54、履带传送装置6。所述的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由上到下顺次以螺栓连接。所述的进料控制器(12)底部的进料管(13)与流化床裂解炉进料口(20)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流化床裂解炉排气管(251)与集气管(25)以弯管内螺纹连接;流化床裂解炉排气管(252,253)与集气管(25)以三通内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气管(25)与旋风除尘器进气管(31)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旋风除尘器排气管(33)与管道(34)、管道(34)与板式分馏塔进气管(40 )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板式分馏塔排气管(41)与冷凝器进气管(51)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冷凝器排气管(52)与气体回流管道(54)、气体回流管道(54)与逆流阀(53)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气体回流管道(54)与风管(22)以三通内螺纹连接。所述的风管(22)与风机(21)、风管(22)与流化床裂解炉进气口(23)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如图1图2所示:经粉碎造粒后的废弃聚乙烯塑料经进料口 1投放,进入料斗11,在进料控制器12控制下经进料管13进入流化床裂解炉2中,废弃聚乙烯塑料颗粒在流化床裂解炉2中发生裂解。载气(氮气)经风机21通过风管22经进气口 23进入流化床裂解炉中,裂解气在载气(氮气)的带动下向流化床裂解炉顶部运动,由于所使用的流化床裂解炉顶部设计为渐扩型,未完全裂解的聚乙烯颗粒重新降落到流化床裂解炉中进行裂解,初步实现了废弃聚乙烯颗粒的高效裂解。裂解气经流化床裂解炉顶部设置的排气管(251、252、253)排出汇集于集气管25,经旋风除尘器进气管31进入旋风除尘器3中进行固气分离,分离后的固体颗粒将收集在灰斗32中,之后由履带传送装置6输运至进料口 1进行回用。净化后的裂解气由旋风除尘器排气管33排出,经管道34和进入板式分馏塔进气管40,首先在板式分馏塔4中进行分馏,得到柴油。剩余的裂解气由板式分馏塔排气管41排出经冷凝器进气管51进入冷凝器5,冷凝器5为两步冷凝组合装置,第一步冷凝所用冷凝器为空气冷凝器,之后再进入水冷凝器中进行冷凝,从而得到汽油,极少量剩余的裂解气和载气(氮气)由排气管52排出,经气体回流管道54回用到系统中,由于气体回流管道54上安装有逆流阀53,气流仅能从冷凝器流向流化床裂解炉。废弃聚乙烯塑料在流化床裂解炉中裂解时,会产生极少量的灰渣,灰渣由排渣口 24定期排出。【主权项】1.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进料管(13)、流化床裂解炉(2)、进料口(20)、风机(21)、风管(22)、进气口(23)、排渣口(24)、集气管(25)、排气管(251)、排气管(252)、排气管(253)、旋风除尘器(3)、进气管(31)、灰斗(32)、排气管(33)、管道(34)、板式分馈塔(4)、进气管(40)、排气管(41)、冷凝器(5)、进气管(51)、排气管(52)、逆流阀(53)、气体回流管道(54)、履带传送装置(6);所述的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由上到下顺次以螺栓连接;所述的进料控制器(12)底部的进料管(13)与流化床裂解炉进料口(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废弃聚乙烯塑料制备汽油柴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进料管(13)、流化床裂解炉(2)、进料口(20)、风机(21)、风管(22)、进气口(23)、排渣口(24)、集气管(25)、排气管(251)、排气管(252)、排气管(253)、旋风除尘器(3)、进气管(31)、灰斗(32)、排气管(33)、管道(34)、板式分馏塔(4)、进气管(40)、排气管(41)、冷凝器(5)、进气管(51)、排气管(52)、逆流阀(53)、气体回流管道(54)、履带传送装置(6);所述的进料口(1),料斗(11),进料控制器(12)由上到下顺次以螺栓连接;所述的进料控制器(12)底部的进料管(13)与流化床裂解炉进料口(20)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流化床裂解炉排气管(251)与集气管(25)以弯管内螺纹连接;流化床裂解炉排气管(252,253)与集气管(25)以三通内螺纹连接;所述的集气管(25)与旋风除尘器进气管(31)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旋风除尘器排气管(33)与管道(34)、管道(34)与板式分馏塔进气管(40)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板式分馏塔排气管(41)与冷凝器进气管(51)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冷凝器排气管(52)与气体回流管道(54)、气体回流管道(54)与逆流阀(53)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所述的气体回流管道(54)与风管(22)以三通内螺纹连接;所述的风管(22)与风机(21)、风管(22)与流化床裂解炉进气口(23)均以榫槽面法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