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50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设备,其包括定影带,保持所述定影带的支架,与所述定影带接触的加压部件,布置在所述定影带内侧的夹区-形成-部件,所述夹区-形成-部件通过与所述加压部件接触形成夹区,支承所述夹区-形成-部件的支承部件,将所述夹区-形成-部件和所述支承部件固定至其的侧板,和使加压辊经由定影带压制到所述夹区-形成-部件上的加压机构。所述支承部件包括至少两块板。所述两块板在所述板与所述夹区-形成-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附近彼此分离。所述每块板的至少一部分是平行于通过加压机构施加的负载的方向的平面。在远离接触部分的一侧上的两块板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2014年7月10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142602的优先权,并且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专利技术背景1.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成像装置比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中的定影设备,和包括该定影设备的成像装置。2.相关技术描述近年来,成像装置——比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通过成像方法,比如电子照相记录、静电记录或磁记录形成图像,和通过图像转印方法或直接方法在记录材料,比如记录材料纸张、打印纸、感光纸或电介质-涂覆纸上形成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用于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设备的公知例子包括通过施加热和压力至在环形带和加压辊之间的夹区(nip)处的记录纸张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方法的设备。作为如上所述的定影设备,带定影设备是已知的。例如,如在图12中所图解的,定影带103在定影辊102和其中提供内置加热器105的加热辊104之间延伸,并且将加压辊101经由定影带103压制在定影辊102上以形成定影夹区。张力施加单元107施加张力至定影带103,提供分离爪106以在定影之后将记录纸张P与定影带103分离,并且热敏电阻110检测在加热辊104侧上的定影带103的温度。附带地,近年来,需要进一步降低加热时间(在电源接通时,从室温达到能够印刷的预定温度(重新加载温度)所需要的时间),或首张打印时间(在接受印刷要求后,直到通过印刷准备进行印刷操作并且完成纸张排出所需的时间)。此外,随着成像装置的速度的增加,每单位时间待供给的纸张数量增加,尤其是必需的热量增加,从而热量可能会不充足,尤其是在连续印刷的开始时(所谓的温度下降)。但是,常规的带定影设备不能够充分地解决该问题。所以,已经提出了使用管状的金属热导体的定影设备,其中管状的金属热导体被布置在环形带内侧,并且通过热源加热金属热导体的内侧以利用在环形带和金属热导体之间的空气的对流、辐射热或热传导加热整个带。在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号2007-334205中公开了使用管状金属热导体的定影设备。如上述的定影设备进一步包括经环形带与金属热导体接触以形成夹区部分的加压辊,并且该环形带连同加压辊的旋转一起相对于固定的金属热导体以圆周方向运动。该构造使得加热在定影设备中包括的整个环形带,减少从加热待机状态的首张打印时间,和解决在高速旋转时的热量不足成为可能。此外,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号2007-233011公开了定影设备的例子,其包括:仅在环形带的内侧上的夹区形成部件,其具有与环形带滑动接触的滑动面;支撑部件,其位于与夹区形成部件的滑动面相对的一侧上,并且支承该夹区形成部件;和热源。在该例子中,提供了在其自身和夹区形成部件的滑动面之间形成夹区部分的加压辊以夹持(nip)和加压该环形带,并且使得环形带以预定的方向旋转。在定影设备中,可能降低在热源周围的热容量。此外,热源直接加热环形带,并且在加热区域处形成夹区,从而可能降低从加热待机状态的首张打印时间。附带地,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号2007-233011中所描述的,在如此定影设备中一一其包括在环形带的内侧上具有与环形带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面的夹区形成部件并且具有支承该夹区形成部件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需要穿透该带。在该情况下,夹区支承部件一一其充当用于接收经由夹区形成部件从加压辊传输的负载的支撑部件一一用作在两端支承接收的负载的双支承梁。充当用作双支承梁的支撑部件的夹区支承部件需要支承从加压辊接收的负载和形成具有高精确性的夹区宽度,从而夹区支承部件需要具有预定的体积以确保刚性,以便尽可能多地维持强度。但是,优选尽可能多地减小夹区支承部件的体积以便缩减定影设备的尺寸并且减少额外的热容量。但是,在这点上,如果随着体积的减小夹区支承部件的强度降低,则包括滑动面的夹区支承部件的中心可在远离夹区表面的方向上偏转,从而可能不会获得在纵向方向的均匀夹区宽度。所以,作为减小夹区支承部件的体积同时尽可能多地保持夹区支承部件的强度的方法,例如,可应用形成盒形夹区支承部件的方法。但是,如果采用通过将板简单的弯曲成盒形形成的形状,则难以确保夹区支承部件的尺寸精度,从而难以精确地确定定影夹区位置。如上所述,定影设备的环形带包括在其内侧充当双支承梁的夹区支承部件,其支承经由夹区形成部件由加压部件一一比如加压辊一一施加的负载。在该情况下,需要制造一种结构,其中夹区支承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其中夹区支承部件的体积被减小,并且其中在纵向方向的均匀夹区宽度由于支承的夹区形成部件的尺寸精度可容易地被确保。S卩,鉴于上述常规技术,需要提供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其配置为使得夹区支承部件——其支承与相对的加压部件形成定影夹区的夹区形成部件并且其确定夹区位置——的尺寸精度可容易地被确保以使夹区宽度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定影设备,其包括:环状定影带;定影带支架,其保持(hold)该定影带的两端;加压部件,其与该定影带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夹区形成部件,其布置在该定影带内侧,并且通过经由该定影带与该加压部件接触形成夹区;夹区支承部件,其支承夹区形成部件;侧板,将定影带支架和夹区支承部件固定至其;和加压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经由定影带压制在所述夹区形成部件上,其中该夹区支承部件包括至少两块板,该两块板在两块板与夹区形成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附近彼此分离,该两块板的每一块的至少一部分是平行于通过加压机构施加的负载的方向的平面,并且在远离接触部分的一侧上的两块板的部分被连接在一起。 本专利技术也提供包括上述定影设备的成像装置。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当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优势和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图解成像装置的构造图,所述成像装置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彩色打印机;图2是示意性图解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图3A是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垫衬(pad)的截面侧视图;图3B是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垫衬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4是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垫衬的放大的分解透视图;图5A是用于说明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卤素灯的功能的图,尤其是当供给大宽度纸张时的加热范围;图5B是用于说明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卤素灯的功能的图,尤其是当供给小宽度纸张时的加热范围;图6是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7是当去除该主要部分中的定影带时,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平面图;图8A是用于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支承部件的侧视图;图8B是用于图1中图解的定影设备的支承部件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9A是参考实例的定影设备的支承部件的侧视图;图9B是参考实例的定影设备的支承部件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10是示意性图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图11是示意性图解本专利技术的仍另一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和图12是用于说明常规的定影设备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本公开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成像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设备,所述成像装置通过包括将在以下描述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过程的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具体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设备,其包括:环状定影带;定影带支架,其保持所述定影带的两端;加压部件,其与所述定影带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夹区形成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定影带内侧,并且通过经由所述定影带与所述加压部件接触形成夹区;夹区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夹区形成部件;侧板,将所述定影带支架和所述夹区支承部件固定至其;和加压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经由所述定影带压制在所述夹区形成部件上,其中所述夹区支承部件包括至少两块板,所述两块板在所述两块板与所述夹区形成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附近彼此分离,所述两块板的每一块的至少一部分是平行于通过所述加压机构施加的负载的方向的平面,和在远离所述接触部分的一侧上的所述两块板的部分被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都宫皓一长藤秀夫荒井裕司吉浦有信崔奇峰齐藤翔平池渊丰山野元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