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通过支臂固定在床架上端,床面两侧设有护栏扶手,其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电机座和凹槽;所述床架顶部两侧设有轨道Ⅰ和轨道Ⅱ;所述轨道Ⅱ设在轨道Ⅰ下端,轨道Ⅱ端部设有牵引环;所述电机座和丝杠座之间连接丝杠,丝杠通过电机带动,电机采用活动轴固定于电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使病人容易搬离床面,且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城市“空巢家庭”等,造成了我国瘫痪病人与老年人人数与日倶增,瘫痪病人需要长期卧床静养,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也需要进行长期的卧床休养。医学知识表明,对瘫痪病人进行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畸形、挛缩、足下垂、肌肉劳损、褥疮以及肺部因坠积性充血而极易发生的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帮助病人重树生活的信心。因此需要有护理人员护理和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制造可以帮助瘫痪病人体位移动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医疗器械的需求愈加急切。瘫痪病人因其特殊的病理特征,往往需要配合人员时刻陪伴于周围,其所有新陈代谢均在床上进行,给病人及其家人心理和生理上造成痛苦,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病床用具的卫生,床单等物品需要定期更换,由于瘫痪病人的疾病特征,每次为其更换床单,必须要多人合力将病人抬起搬离病床,费时费力,特别是陪护人员过少,护士及病人家属无法进行床单更换工作。专利号201410790297.6公开了一种瘫痪病人体位移动辅助装置,该装置配有力传感器感知运动情况,结合程序智能控制病人的体位移动。基于“木偶拉线”原理设计,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实现运动速度的自动控制,能实现瘫痪病人抬手、抬腿、翻身、坐起和移动至轮椅五种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以上这种瘫痪病人体位移动辅助装置虽然可以实现体位移动,但是其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大,在现在医院病房紧缺情况下,该装置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其设有的收线轮拉线经过滚轮系于病人肩部、大腿、小腿处的皮套上,有时会对病人造成偶然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摇式护理床需要专人摇动及病人不容易搬离床面,且操作复杂、安全性差、占用空间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1、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通过支臂101固定于床架2上端,床面1两侧设有护栏扶手8,其靠近支臂101的一端设有电机座102,另一端设有凹槽103 ;所述凹槽103内设置有与其相嵌的可移动的活动支架3 ;所述活动支架3底面两侧设有滚轮7,其一端固定有丝杠座301 ;所述床架2上部两侧设有轨道I 4和轨道II 5,轨道II 5设在轨道I 4下端,轨道II 5端部设有牵引环6 ;所述电机座102和丝杠座301之间连接丝杠10,丝杠10通过电机9带动,电机9采用活动轴固定于电机座102上。所述护栏扶手8上设有半圆形通孔801。所述架底座I 201和床架底座II 202通过底板203连接。所述电机座1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床架底座I 201 —侧;所述床架底座I 201和架底座II 202下部设有万向轮12。所述轨道II 5安装在轨道I 4下端与其形状相同的孔内,与轨道I 4相嵌配合;所述滚轮7设于轨道I 4和轨道II 5的轨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活动支架底面设置滚轮,通过电机控制丝杠的伸缩从而使滚轮在道轨内移动,活动支架整体也随着滚轮移动,这样就实现了病人在病床上的移动,根据需要可以使病人远离病床一定距离,方便医护人员更换床单等的床具,同时也能方便把病人移动到轮椅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床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仰视图。图中所示:床面1、床架2、活动支架3、轨道I 4、轨道II 5、牵引环6、滚轮7、护栏扶手8、电机9、丝杠10、万向轮11、支臂101、电机座102、凹槽103、床架底座I 201、床架底座II 202、丝杠座301、半圆形通孔8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1、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通过支臂101固定于床架2上端,床面1两侧设有护栏扶手8,其靠近支臂101的一端设有电机座102,另一端设有凹槽103 ;所述凹槽103内设置有与其相嵌的可移动的活动支架3 ;所述活动支架3底面两侧设有滚轮7,其一端固定有丝杠座301 ;所述床架2上部两侧设有轨道I 4和轨道II 5,轨道II 5设在轨道I 4下端,轨道II 5端部设有牵引环6 ;所述电机座102和丝杠座301之间连接丝杠10,丝杠10通过电机9带动,电机9采用活动轴固定于电机座102上。所述护栏扶手8上设有半圆形通孔801。所述架底座I 201和床架底座II 202通过底板203连接。所述电机座1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床架底座I 201 —侧;所述床架底座I 201和架底座II 202下部设有万向轮12。所述轨道II 5安装在轨道I 4下端与其形状相同的孔内,与轨道I 4相嵌配合;所述滚轮7设于轨道I 4和轨道II 5的轨道内。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当病人需要移离床面1时,通过牵引环6拉动轨道II 5伸长,伸长的长度依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然后开启电机9,使电机9工作带动丝杠10动作,丝杠10伸长带动滚轮7在轨道轨道I 4和轨道II 5内滑动,活动支架3随着滚轮7的前移慢慢的从凹槽103内出来,这时候活动支架3上的病人随活动支架3远离床面1,根据需要可以使病人远离病床一定距离,方便医护人员更换床单等的床具,同时也能方便把病人移动到轮椅上,万向轮的的设置,可以使病人方便移动到所需移动的任意位置。【主权项】1.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1)、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通过支臂(101)固定于床架(2)上端,床面(1)两侧设有护栏扶手(8),其靠近支臂(101)的一端设有电机座(102),另一端设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内设置有与其相嵌的可移动的活动支架⑶;所述活动支架⑶底面两侧设有滚轮(7),其一端固定有丝杠座(301);所述床架(2)上部两侧设有轨道I (4)和轨道II (5),轨道II (5)设在轨道I (4)下端,轨道II (5)端部设有牵引环(6);所述电机座(102)和丝杠座(301)之间连接丝杠(10),丝杠(10)通过电机(9)带动,电机(9)采用活动轴固定于电机座(1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护栏扶手(8)上设有半圆形通孔(8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床架底座I(201)和床架底座II (202)通过底板(20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电机座(1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床架底座I (201) —侧;所述床架底座I (201)和架底座II (202)下部设有万向轮(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轨道II(5)安装在轨道I (4)下端与其形状相同的孔内,与轨道I (4)相嵌配合;所述滚轮(7)设于轨道I (4)和轨道II (5)的轨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床架,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包括床面(1)、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通过支臂(101)固定于床架(2)上端,床面(1)两侧设有护栏扶手(8),其靠近支臂(101)的一端设有电机座(102),另一端设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内设置有与其相嵌的可移动的活动支架(3);所述活动支架(3)底面两侧设有滚轮(7),其一端固定有丝杠座(301);所述床架(2)上部两侧设有轨道Ⅰ(4)和轨道Ⅱ(5),轨道Ⅱ(5)设在轨道Ⅰ(4)下端,轨道Ⅱ(5)端部设有牵引环(6);所述电机座(102)和丝杠座(301)之间连接丝杠(10),丝杠(10)通过电机(9)带动,电机(9)采用活动轴固定于电机座(10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汉瑞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