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02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滚轮装置、支撑装置、握持装置、湿化装置、过滤装置、进气装置、晃动装置及出气装置,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块(21)及滚轮(22),支撑装置包括收料箱(31)、第一支撑杆(32)、第一横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二横杆(35)、第三支撑杆(36)、第三横杆(37)、水箱(38)及第一固定块(39),握持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架(41)、第二固定架(42)、第四支撑杆(43)、第一连接杆(44)及第二握持杆(45),湿化装置(5)包括框体(51)、出料斗(5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进入装置内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吸粒除尘,并且方便对灰尘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磨料磨具、耐火材料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所产生的工业粉尘以及废料清理已经危及到生产环境和生产效率,目前对于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及时清理还没有理想的专用设备。中国专利CN204412703揭示了一种工业吸粒除尘机,其包括连接有吸料管的蜗壳式旋风收集器以及与收集器出风口相连通的柜式净化处理装置,在蜗壳式旋风收集器的出料口依次连接有出料斗及接料带,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柜体、安放在柜体中且依次连接的旋风除尘器、空气净化过滤器和涡流风机,在旋风除尘器下端连接有粉尘收集斗,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与旋风收集器的出风口连通,当颗粒状物料通过进料斗吸入,由高压涡流风机所产生的负压将物料高速吸入蜗壳式旋风收集器,由于旋风分离的作用使粗颗粒直接落入接料带,而细料进入旋风除尘器,经分离作用直接落入细料斗,粉尘进入空气处理室被高效过滤棉过滤,沉淀在过滤棉上,过滤后的空气进入涡流风机,经涡流风机排入大气,然而其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握住吸料管对准需要除尘的位置,当需要除尘的位置较高时,无疑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无法对设备内部进行有效的清理,因为设备在进行吸粒除尘时,往往会导致大量的灰尘沉积在设备内,当使用较长时间时会影响设备除尘的效率以及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没有使用水进行净化除尘,使得最终收集到的灰尘仍然较为干燥,容易被吹起再次成为灰尘,导致二次污染,影响除尘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滚轮装置、支撑装置、握持装置、湿化装置、过滤装置、进气装置、晃动装置及出气装置,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块及滚轮,支撑装置包括收料箱、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横杆、第三支撑杆、第三横杆、水箱及第一固定块,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四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及第二握持杆,湿化装置包括框体、出料斗,本技术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吸粒除尘,并且方便对灰尘进行收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湿化装置、位于所述湿化装置上方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右侧的晃动装置及位于所述晃动装置右侧的出气装置,所述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滚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右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右侧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水箱及位于所述水箱右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下方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右侧的第二握持杆,所述湿化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出料斗、设置于所述出料斗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过滤板、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第四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的固定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位于所述过滤框内部的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框上方的连接框、位于所述过滤框下方的密封环、位于所述密封环下方的水平板、位于所述水平板下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右侧的连接管及位于所述连接管右侧的第六支撑杆,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移动架、位于所述移动架左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左侧的初步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二阀门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一垫块,所述晃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左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侧的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右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左侧的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旋转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右侧的第六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左侧的弹簧,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位于所述出气管内的第一过滤柱、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柱一侧的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柱上方的第二过滤柱及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过滤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过滤框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设有若干个且上下依次排列,所述过滤网呈半圆柱体,所述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过滤网的一部分侧面与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上下依次排列的过滤网相互错开放置。所述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右侧的第一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呈L型,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右表面与所述水箱的左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水箱的右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呈Z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杆呈L型,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框体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呈L型,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右侧的第三通孔,所述出料斗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斗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过滤板竖直放置,所述过滤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磁铁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所述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盖板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磁铁块、位于上方的握持棒及位于右侧的连接板,所述第二磁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磁铁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棒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棒竖直放置,所述握持棒的下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板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固定架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环呈圆柱体,所述固定环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吸粒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和位于所述底板(1)下方的滚轮装置(2)、所述滚轮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块(2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1)下方的滚轮(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装置(3)上方的握持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装置(3)上方的湿化装置(5)、位于所述湿化装置(5)上方的过滤装置(7)、位于所述过滤装置(7)左侧的进气装置(6)、位于所述过滤装置(7)右侧的晃动装置(8)及位于所述晃动装置(8)右侧的出气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