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814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属于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内圈轴承。包括:由外圈和挡圈组成的轴承主体、滚动体;其中: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挡圈的外侧,且所述挡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孔;所述外圈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槽;所述滚动体穿过所述滚动体安装孔后两端位于所述滚动体安装槽内;所述挡圈通过卡簧与外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受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用寿命长,并且装、卸方便,便于维护与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属于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内圈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球轴承是滚动轴承的一种,球滚珠装在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中间,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也叫滚珠轴承。滚子轴承是用短圆柱、圆锥或腰鼓形滚子作滚动体的滚动轴承。主要有向心短圆柱滚子、双列向心球面滚子、圆锥滚子和推力滚子等结构型式。球轴承是点接触的,所以摩擦小可以高转速,但是因为接触点小所以也就不能承受大负荷。滚子轴承是线接触,因而接触面积大也就可以承受大负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滚子轴承结构复杂,难以承受大荷重与冲击,旋转不够灵活,并且轴承内部容易进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内圈轴承。该无内圈轴承通过多层的卡簧防尘结构,既可防尘也可连接轴承两端面的端盖;并且滚动体使用圆柱体,可耐大荷重与冲击,旋转灵活,为圆周运动;该无内圈轴承通过精确的设计,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外圈与滚动体组合成一体,其内孔与用户设备配套使用,采用加注式油脂润滑,摩擦系数更小,从而能够不受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用寿命长;此外,该无内圈轴承装、卸方便,便于维护与保养。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种无内圈轴承,包括:由外圈和挡圈组成的轴承主体、滚动体;其中: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挡圈的外侧,且所述挡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孔;所述外圈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槽;所述滚动体穿过所述滚动体安装孔后两端位于所述滚动体安装槽内;所述挡圈通过卡簧与外圈相连接。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所述滚动体为圆柱形滚动体。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所述滚动体包括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子滚动体。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所述滚动体与设备轴之间形成径向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润滑液。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完全实用;2.多层的卡簧防尘结构,既可防尘也可连接轴承两端面的端盖;3.滚动体使用圆柱体,可耐大荷重与冲击,旋转灵活,为圆周运动;4.精确的设计,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外圈与滚动体组合成一体;5.内孔与用户设备配套使用,采用加注式油脂润滑,摩擦系数更小;6.不受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用寿命长;7.装、卸方便,便于维护与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由外圈1、挡圈2、卡簧3、滚动体4、间隙5。实施例:—种无内圈轴承,包括:由外圈1、滚动体4和挡圈2组成的轴承主体;其中:外圈1套设于所有组件外侧,挡圈2设置在外圈1内孔两端面;外圈1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4的滚动体安装槽;滚动体4直接安装在外圈1滚动体槽内;挡圈2通过卡簧3与外圈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滚动体4为圆柱形滚动体,该滚动体4由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子滚动体构成,依次沿圆周方向排列在外圈1滚动体槽内,可单独成为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滚动体4和挡圈2与设备轴之间形成径向间隙5,间隙5内设置有润滑液。用户设备配套使用,采用加注式油脂润滑,摩擦系数更小。本技术主要用于钢铁、矿山等冶金行业的输送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多层的卡簧防尘结构,既可防尘也可连接轴承两端面的端盖;并且滚动体使用圆柱体,可耐大荷重与冲击,旋转灵活,为圆周运动;通过精确的设计,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外圈与滚动体组合成一体;内孔与用户设备配套使用,采用加注式油脂润滑,摩擦系数更小;从而能够不受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用寿命长;此外,本技术装、卸方便,便于维护与保养。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由外圈1、挡圈2、卡簧3、滚动体4、内孔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无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圈(1)和挡圈(2)组成的轴承主体、滚动体(4);其中: 所述外圈(1)套设于所述挡圈(2)的外侧,且所述挡圈(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4)的滚动体安装孔;所述外圈(1)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4)的滚动体安装槽;所述滚动体(4)穿过所述滚动体安装孔后两端位于所述滚动体安装槽内; 所述挡圈⑵通过卡簧⑶与外圈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为圆柱形滚动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包括若干个圆周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子滚动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和所述挡圈(2)与设备轴之间形成径向间隙(5),所述间隙(5)内设置有润滑液。【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属于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内圈轴承。包括:由外圈和挡圈组成的轴承主体、滚动体;其中: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挡圈的外侧,且所述挡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孔;所述外圈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的滚动体安装槽;所述滚动体穿过所述滚动体安装孔后两端位于所述滚动体安装槽内;所述挡圈通过卡簧与外圈相连接。本技术不受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用寿命长,并且装、卸方便,便于维护与保养。【IPC分类】F16C33/66, F16C33/58, F16C33/34【公开号】CN205025936【申请号】CN201520641742【专利技术人】周桂成, 王天长, 印兴华, 马作华 【申请人】仙桃三佳冶金轴承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圈(1)和挡圈(2)组成的轴承主体、滚动体(4);其中:所述外圈(1)套设于所述挡圈(2)的外侧,且所述挡圈(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4)的滚动体安装孔;所述外圈(1)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体(4)的滚动体安装槽;所述滚动体(4)穿过所述滚动体安装孔后两端位于所述滚动体安装槽内;所述挡圈(2)通过卡簧(3)与外圈(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成王天长印兴华马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三佳冶金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