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3500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包括送盒单元、滚筒输送线、成品盒推入单元、箱体撑开单元、箱体折翼单元以及箱体捆扎单元,所述送盒单元为两个,该两个送盒单元为对称设置,通过滚筒输送线将成品盒传送至箱体撑开单元的入口处,所述箱体撑开单元的另一入口处安装箱板单元,箱板单元将箱板送入箱体敞开单元后将箱体撑开后推入码放好成品盒,然后通过箱体折翼单元将箱体的盖板对折后,送入箱体捆扎单元打包。本系统性能稳定、品质可靠、适用性强、包装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机件性能精密耐用,结构设计严密,运转过程无振动,运转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开箱、自动折合盖板、自动打包,大大方便操作,是自动化规模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
,尤其是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
技术介绍
全自动装箱机用于完成运输包装,它将包装成品(即成品盒)按一定排列方式和定量装入箱中,并把箱的开口部分闭合或封固。传统的装箱机结构复杂、成本高、智能化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近似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自动装箱机(公告号:CN104443520A)。该专利包括:推动装置与装箱装置,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机架、推动片、推动气缸、阻挡夹、阻挡气缸,推动机架与需要装箱的容器的传送带连接,阻挡气缸连接阻挡夹,安装在传送带与推动机架接口处,推动片设于推动机架内,形状与容器形状相适应,推动片方向朝着装箱装置,推动气缸连接推动片;装箱装置包括装箱机架、放置板、水平气缸、气爪架、气爪、气爪气缸,装箱机架与箱体的传送带连接,放置板位于装箱机架与推动机架连接处,气爪架位于装箱机架上方,水平气缸连接气爪架;气爪安装在气爪架上,方向向下,气爪气缸连接气爪。通过对比发现,上述公开文献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有较大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盒单元、滚筒输送线、成品盒推入单元、箱体撑开单元、箱体折翼单元以及箱体捆扎单元,所述送盒单元为两个,该两个送盒单元为对称设置,通过滚筒输送线将成品盒传送至箱体撑开单元的入口处,所述箱体撑开单元的另一入口处安装箱板单元,箱板单元将箱板送入箱体敞开单元后将箱体撑开后推入码放好成品盒,然后通过箱体折翼单元将箱体的盖板对折后,送入箱体捆扎单元打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盒单元、滚筒输送线、成品盒推入单元、箱体撑开单元、箱体折翼单元以及箱体捆扎单元,所述送盒单元为两个,该两个送盒单元为对称设置,通过滚筒输送线将成品盒传送至箱体撑开单元的入口处,所述箱体撑开单元的另一入口处安装箱板单元,箱板单元将箱板送入箱体撑开单元后将箱体撑开后推入码放好成品盒,然后通过箱体折翼单元将箱体的盖板对折后,送入箱体捆扎单元打包;所述送盒单元中包含立盒结构,包括机架以及传送带,所述机架里侧安装传送带,该传送带通过旋转轴驱动,通过传送带将成品盒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所述传送带进料端的机架外侧对称安装转动送料轮,该转动送料轮与所述旋转轴固装在一起;所述转动送料轮为八角星结构,相邻两角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转动送料轮右侧进料端的机架里侧铰装传感器,该传感器位于机架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下部安装有顶出机构,机架内间隔安装多个辊轮,所述辊轮下方安装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U型结构的托架以及气缸,该气缸驱动托架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托架的机架上端面安装光电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撑开单元包括机架、吸盘架、箱体的放置架以及传送带,所述机架的一侧横向安装箱体的传送带,该传送带的出口端部倾斜安装放置架,该放置架的下端部与传送带固装在一起,该放置架的上端部倾斜搭接在机架的外侧面,对应放置架的机架里侧底部安装吸盘架,该吸盘架上均布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惠坤诺信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