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3424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其包括采样装置(13)与接收装置(16),采样装置(13)包括上壳体(2)、中壳体(3)以及下壳体(1);上壳体(2)上设有PCB面板(4),中壳体左部(21)的第一腔室(9)内设有第一感应线圈(10);中壳体右部(22)的第二腔室(11)内设有第二感应线圈(12);第一感应线圈(10)与第二感应线圈(12)与PCB面板(4)上的控制电路相连,中壳体左部(21)及中壳体右部(22)上的两个凸起(6)之间均设有支撑杆(7),两个支撑杆(7)之间通过弹簧(8)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环境承受力强、安全风险低、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缆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接地电流是电缆检测中的重要参数,目前接地电流检测主要通过钳表使用人工将卡钳卡在电缆上以采集观察电流信号。因人工在卡钳电缆时需要接触电缆,在电缆带电运行时,无法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另外电缆安装的位置等各种复杂原因导致需要监测电缆接地电流信号时不能快速安全的进行监测,所以日常对电缆监测需要承受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很大,大大降低了对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环境承受力强、安全风险低、实时监测的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样装置与接收装置,采样装置包括上壳体、中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卡扣在下壳体上;中壳体固定连接在下壳体上、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的腔体中;下壳体上设有电源;上壳体上设有PCB面板,PCB面板上设有电源按钮,电源按钮电气连接电源;上壳体的下端设有螺旋连接件,中壳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样装置(13)与接收装置(16),采样装置(13)包括上壳体(2)、中壳体(3)以及下壳体(1);上壳体(2)卡扣在下壳体(1)上;中壳体(3)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上、位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1)形成的腔体中;下壳体(1)上设有电源(5);上壳体(2)上设有PCB面板(4),PCB面板上设有电源按钮(15),电源按钮(15)电气连接电源(5);上壳体(2)的下端设有螺旋连接件(14),中壳体(3)包括中壳体左部(21)与中壳体右部(22),中壳体左部(21)与中壳体右部(22)活动连接,中壳体左部(21)底部设有第一腔室(9),第一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电缆接地电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样装置(13)与接收装置(16),采样装置(13)包括上壳体(2)、中壳体(3)以及下壳体(1);上壳体(2)卡扣在下壳体(1)上;中壳体(3)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上、位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1)形成的腔体中;下壳体(1)上设有电源(5);上壳体(2)上设有PCB面板(4),PCB面板上设有电源按钮(15),电源按钮(15)电气连接电源(5);上壳体(2)的下端设有螺旋连接件(14),中壳体(3)包括中壳体左部(21)与中壳体右部(22),中壳体左部(21)与中壳体右部(22)活动连接,中壳体左部(21)底部设有第一腔室(9),第一腔室(9)内设有第一感应线圈(10);中壳体右部(22)底部设有第二腔室(11),第二腔室(11)内设有第二感应线圈(12);第一感应线圈(10)与第二感应线圈(12)与PCB面板(4)上的控制电路相连,中壳体左部(21)上设有两个凸起(6),中壳体左部(21)上的两个凸起(6)之间设有支撑杆(7),中壳体右部(22)上设有两个凸起(6),中壳体右部(22)上的两个凸起(6)之间设有支撑杆(7),两个的支撑杆(7)之间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晶王冠宇李彦澄钟庆超李维康谢博王玺迟建芳刘建民王刚曲恒志谭小海周秀福柳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