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器领域,尤其涉及消声过滤器及具有该消声过滤器的净化器。消声过滤器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浑浊气体经过净化器内水雾降尘和/或涡旋除尘分离出洁净气体,洁净气体由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由出气口排出。气流通道的宽度在气流方向上逐渐变宽,使气流气压缓慢变化,消除气体膨胀过程中的噪音,气流速度会降低,有利于尘埃和液滴吸附在过滤网上。气流通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可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过滤网时,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过滤网可过滤粉尘,实现PM2.5微粒清除。在水雾降尘时,部分水雾粘附在过滤网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尘埃,对粉尘的过滤效果会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过滤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声过滤器及具有该消声过滤器的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净化器内部和出口处会产生噪音,给用户造成影响。净化器内部的噪音包括:电机和风轮在转动过程中带来噪音、净化器内的气流与净化器结构件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噪音、由于气压压力变化引起净化器结构件产生振动噪音。净化器出口处的噪音是由于气流急速变化引起的,特别是涡旋式净化器,气流在出口处从高速急速变化为低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为了实现加湿功能,净化器通常会采用雾化加湿结构,雾化加湿结构还能实现水雾降尘。在水雾降尘加湿的过程中,该净化器除尘效果欠佳,会有部分粉尘随着水雾飘出净化器出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过滤器,旨在解决现有净化器产生的噪音大及除尘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声过滤器,用于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供气流流过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宽,所述出气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口的截面积;所述气流通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用于过滤粉尘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过滤网。进一步地,所有所述过滤网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分布在所述气流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呈喇叭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呈圆形,沿所述气流通道的轴向所述进气口的投影位于所述出气口的投影内。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呈片状,所述过滤网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的外缘连接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排气端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壳体嵌装于所述排气端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排气端的内壁均呈喇叭状。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气口处朝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壳体限位在所述净化器的所述排气端处的定位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器,包括风机、具有入口端与出口端的雾化器、与所述雾化器的出口端相连通且供由所述风机引入的浑浊气体及由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混合形成混合物的气体水雾混合室及与所述气体水雾混合室相连通的涡旋除尘筒体,所述涡旋除尘筒体上设置有供由所述混合物分离出的洁净气体排出的排气端,所述净化器还包括消声过滤器,所述消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排气端。进一步地,所述涡旋除尘筒体具有呈喇叭状的内壁,所述涡旋除尘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大端与小端,所述涡旋除尘筒体与所述气体水雾混合室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大端处,所述排气端靠近于所述小端设置。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消声过滤器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浑浊气体经过净化器内水雾降尘和/或涡旋除尘分离出洁净气体,洁净气体由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由出气口排出。气流通道的宽度在气流方向上逐渐变宽,出气口的截面积大于进气口的截面积,使气流的气压缓慢变化,消除气体膨胀过程中的噪音,而且气流速度会降低,有利于尘埃和液滴吸附在过滤网上。气流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过滤网时,有一部分会被过滤网反射,有一部分会被滤网吸收。过滤网可以过滤粉尘,实现PM2.5微粒的清除。特别是在水雾降尘时,一部分水雾粘附在过滤网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尘埃,对粉尘的过滤效果会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声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图2是图1的消声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声音传播方向;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器的装配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图4是图3的净化器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声过滤器100,用于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26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具有一供气流流过的气流通道111,气流通道111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进气口 111a与出气口 111b,于进气口 111a至出气口 111b的方向气流通道111的宽度逐渐变宽,出气口 111b的截面积大于进气口 111a的截面积;气流通道111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用于过滤粉尘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过滤网120。消声过滤器100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260,浑浊气体经过净化器内水雾降尘和/或涡旋除尘分离出洁净气体,洁净气体由进气口 111a进入气流通道111并由出气口 111b排出。气流通道111的宽度在气流方向上逐渐变宽,出气口 111b的截面积大于进气口 111a的截面积,使气流的气压缓慢变化,消除气体膨胀过程中的噪音,而且气流速度会降低,有利于尘埃和液滴吸附在过滤网120上。气流通道111内设置有过滤网120,过滤网120可以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过滤网120时,有一部分会被过滤网120反射,有一部分会被滤网吸收。过滤网120可以过滤粉尘,实现PM2.5微粒的清除。特别是在水雾降尘时,一部分水雾粘附在过滤网120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尘埃,对粉尘的过滤效果会更好。进一步地,所有过滤网120沿进气口 111a至出气口 111b的方向分布在气流通道111内。该配置结构紧凑,容易安装过滤网120,消声降噪效果好。当过滤网120的数量至少为二时,噪音会在相邻过滤网120间,反复折射与吸收,过滤网120的数量越多,消音效果越好。过滤网120的数量越多,对粉尘的过滤效果越好。具体地,过滤网120的疏密程度与数量可以根据净化效果、消声效果、结构、成本等因素进行确定。进一步地,气流通道111呈喇叭状,进气口 111a与出气口 111b均呈圆形,沿气流通道111的轴向进气口 111a的投影位于出气口 111b的投影内。该结构容易加工,消声降噪效果好,而且气流速度会降低,有利于尘埃和液滴吸附在过滤网120上。进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声过滤器,用于安装于净化器的排气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供气流流过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宽,所述出气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口的截面积;所述气流通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用于过滤粉尘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