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盒的换热组件、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为了对功率元件进行散热,需要在制冷管路中引出一个回路进入电控盒,回路夹持在支架和散热基板之间以增大散热面积。但是,上述结构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且回路的相当一部分冷量将会传递支架,从而影响回路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控盒的换热组件,第一换热板可以与支架进行预装,以提高安装效率,且换热管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一换热板直接朝外扩散,利于提高换热管的制冷效率。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安装槽;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嵌设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一换热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管道槽;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换热管嵌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槽。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通过将第一换热板嵌设于支架,可以实现第一换热板与支架的预装,提高了换热组件的安装效率,且通过将换热管支撑在第一换热板上,使得换热管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一换热板直接朝外扩散,利于提高换热管的制冷效率,提高了换热组件的实用性。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的边缘位置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的朝向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侧表面形成为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板导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导向斜面。
5、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另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宽度方向。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直管段,以及连接多个所述直管段的弯管段,所述第一管道槽为平行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直管段分别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槽。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两个所述直管段通过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形成一个换热支路,所述换热管包括串联或并联设置的多个所述换热支路。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弯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换热支路的所述弯管段同心弧状排布,所述换热管还包括接管段,所述接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支路通过所述接管段相连,以使多个所述换热支路串联或并联。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支架上具有多个卡位部,多个所述卡位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在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卡位部限位配合。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管道槽,所述第一管道槽与所述第二管道槽对应且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换热管也嵌设于所述第二管道槽以穿设所述容纳空间。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第二换热板通过贯穿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紧固件固定至所述支架。
1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控盒。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盒,包括:电路板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换热管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盒,可以通过换热管对电路板进行高效冷却,利于降低电路板的温度,提高电控盒的工作可靠性。
1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还包括:隔架,所述隔架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隔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支撑所述电路板。
1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和顶盖,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电路板均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上方,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顶盖通过贯穿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紧固件固定至所述支架。
1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透气孔以及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对应所述第一透气孔设置,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上边缘连接,下端向所述盒体的内部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下边缘间隔开;所述盒体的底壁设有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对应所述第二透气孔设置,所述第二引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透气孔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端向所述盒体的内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对侧边缘间隔开。
19、本技术又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管构成所述换热管。
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通过换热管对电路板进行高效冷却,利于降低电路板的温度,提高电控盒的工作可靠性,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2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空调室外机。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的边缘位置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的朝向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侧表面形成为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板导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导向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外的第一导向结构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二导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另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直管段,以及连接多个所述直管段的弯管段,所述第一管道槽为平行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直管段分别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槽。
6.根据权利要求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弯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换热支路的所述弯管段同心弧状排布,所述换热管还包括接管段,所述接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支路通过所述接管段相连,以使多个所述换热支路串联或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多个卡位部,多个所述卡位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在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卡位部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管道槽,所述第一管道槽与所述第二管道槽对应且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换热管也嵌设于所述第二管道槽以穿设所述容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板通过贯穿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紧固件固定至所述支架。
1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换热管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架,所述隔架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隔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支撑所述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和顶盖,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电路板均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上方,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顶盖通过贯穿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紧固件固定至所述支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管构成所述换热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空调室外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的边缘位置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的朝向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侧表面形成为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板导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导向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外的第一导向结构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二导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另一个为所述安装槽的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直管段,以及连接多个所述直管段的弯管段,所述第一管道槽为平行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直管段分别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管段通过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形成一个换热支路,所述换热管包括串联或并联设置的多个所述换热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弯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换热支路的所述弯管段同心弧状排布,所述换热管还包括接管段,所述接管段设于所述直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支路通过所述接管段相连,以使多个所述换热支路串联或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朋,张帆,范芮萄,胡文舟,黄博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