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传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3029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包括用来产生触发信号并具有第一延迟级以延迟触发信号的触发信号产生装置,与触发信号产生装置电连接并具有第二延迟级的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晶体管延时继电器用于接收触发信号将单片机的工作电源导通并延迟后关闭,所述第一延迟级的延迟量比第二延迟级的延迟量大。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包括触发电路和快速放电回复电路,触发电路由场效应管、电阻和电容组成,快速放电回复电路由场效应管和电阻组成,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无触点、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抗干扰且性能稳定,便于集成封装,在水、电、气等智能化表的应用中,计量准确无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时继电器,适用于水、电、气表等计量仪表的计数装置或类似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现有各种计量仪表的传感计数装置,一般是采用单片机采集计量传感信号的方式,如:中国专利 20220531067.4^201110267269.2^201020544489.6 中的所述。这些方式都是让单片机长期处于通电工作的状态,然后采集来自于传感器的脉冲或开关信号。无论信号来不来、什么时候来,单片机都要保持通电开机状态。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外来干扰的问题,在单片机开机等待的时间里,若遇有较强干扰信号,计数就会产生误差,甚至直接导致单片机死机;其次是耗电的问题,尽管单片机耗电不多,但对于仅靠微小(甚至纽扣)电池供电的电路来说,进一步省电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由于外来信号的不规则变化与单片机难以识别等原因,造成计数误差的情况也很多;还有由于长期通电开机带来的整机故障率问题等。鉴于以上状况,也有一些同类装置采用了单片机待机休眠的工作方式,但这种方式毕竟是通电状态,单片机仍然难以抗击外来的各种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片机不计数时通电待机所带来的耗电多、计数不准和运行故障的缺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后,实现了单片机在计数时通电工作,计数后断电停机,让单片机开停的次数作为计数次数的新的工作方式和装置,避免了磁电、静电、雷击的干扰,解决了计量表具远传计量不准确的根本问题,且控制装置采用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控制单片机的通断,具有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便于封装且性能稳定的优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触发信号产生装置,用来产生触发信号并具有第一延迟级,以延迟触发信号;晶体管延时继电器,与触发信号产生装置电连接并具有第二延迟级,接收触发信号将单片机的工作电源导通并延迟后关闭;所述第一延迟级的延迟量比第二延迟级的延迟量大。—种优化方案,所述触发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感应开关,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延时继电器连接;感应元件,设置在字轮上,字轮转动时感应元件可与感应开关配入口 ο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感应元件为永磁体。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感应元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感应开关为干簧开关或霍尔开关。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感应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元件的极性相反并对称设置在字轮上,所述触发信号产生装置还包括一个用来与感应元件配合的辅助感应元件。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感应开关为干簧开关。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包括:触发电路,由场效应管Q1、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感应开关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单片机,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经电容C1接地,所述电阻R1连接在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种优化方案,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还包括:快速放电回复电路,由场效应管Q2、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经电阻R4接地。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还包括快速放电回复电路,所述快速放电回复电路为电阻R,电阻R的一端接触发信号产生装置的输出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触发信号产生装置发出信号时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控制单片机导通,完成计数任务、延时结束后由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控制单片机自动关机,实现了单片机在计数时通电工作,计数后断电停机,让单片机开停的次数作为计数次数的新的工作方式和装置,避免了磁电、静电、雷击的干扰,计量准确。所述控制装置采用晶体管延时继电器控制单片机的通断,晶体管延时继电器由场效应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无触点、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抗干扰且性能稳定,便于集成封装。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电气原理图,图中,1-晶体管延时继电器,2-单片机,3-字轮,4-感应开关,5-感应元件,6-辅助感应元件,7-触发信号产生装置,8-触发电路,9-快速放电回复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的触发信号产生装置7和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电连接有输出端负载,本实施例中输出端负载为单片机2,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连接。触发信号产生装置7用于产生触发信号并具有第一延迟级,以延迟触发信号,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具有第二延迟级,接收触发信号将单片机2的工作电源导通并延迟后关闭,所述第一延迟级的延迟量比第二延迟级的延迟量大。如图2所示,所述触发信号产生装置7包括感应开关4,感应开关4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感应开关4的另一端与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连接,感应开关4的一侧设有字轮3,字轮3上设有一块感应元件5,感应元件5随字轮3的转动而转动,字轮3转动时感应元件5与感应开关4配合。所述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包括电连接的触发电路8和快速放电回复电路9,所述触发电路8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和电容C1,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感应开关4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单片机2,场效应管Q1的栅极经电容C1接地,电阻R1连接在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快速放电回复电路9包括场效应管Q2、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场效应管Q2的栅极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经电阻R4接地。本实施例中感应开关4选用干簧开关,感应元件5选用永磁体,应用时,字轮3转动,永磁体随字轮3转动至干簧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时,干簧开关导通后字轮3继续转动,电流经电阻R1到达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容C1的连接点,此时该点电位为低,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电流经过场效应管Q1为单片机2提供了工作电源,单片机2上电工作。同时,电流经过电阻R2对电容C1充电,电容C1充满电的时间等于第二延迟级的延迟量,当电容C1的电压升高到场效应管Q1的栅极门限电压以上时,场效应管Q1截止,切断了单片机2的电源,此时单片机2也已完成预定任务,断电关机,由此达到了延时关机的目的。永磁体随字轮3转动至离开干簧开关的感应范围时,干簧开关断开,电源关断。永磁体与干簧开关从开始配合至结束配合的时间等于第一延迟级的延迟量。此时,场效应管Q2的栅极经电阻R3接地,电位变低,场效应管Q2导通,电容C1储存的电流经场效应管Q2和电阻R4快速释放,使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又变低,恢复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干簧开关接通。由于第一延迟级的延迟当前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间歇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触发信号产生装置(7),用来产生触发信号并具有第一延迟级,以延迟触发信号;晶体管延时继电器(1),与触发信号产生装置(7)电连接并具有第二延迟级,接收触发信号将单片机(2)的工作电源导通并延迟后关闭;所述第一延迟级的延迟量比第二延迟级的延迟量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许传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