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离子源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样品分子离子化效率的激光电喷雾离子源。
技术介绍
激光离子源(laser desorpt1n)是一种采用脉冲激光对样品分子进行照射使其气化并失去电子离子化,从而进行质谱检测的技术。但是,激光解析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使用强度低的激光,样品分子不易产生离子,使用强度高的激光又会产生样品液滴烧干的现象,故使用的不是很多。目前,比较常规做法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电喷雾技术相结合,形成激光电喷雾离子源。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利用一定频率的激光束70照射设置于样品靶片上的待测分析物使之快速蒸发,蒸发的待分析分子运动至中空发射针10的喷头尖端泰勒锥11与离子传输管13之间,待分析分子与由中空发射针10电喷雾形成的带电液滴进行电荷交换,而使待分析分子带电离子化。但是,现有的传统激光电喷雾离子源(如图1所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激光束70的轰击点位于泰勒锥11和离子传输管13之间,被激光束70轰击蒸发出的待分析分子,由于质谱仪50的负压作用,无法到达泰勒锥11,而是在泰勒锥11之后,因电场强度很弱,所以它们无法被极化,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电喷雾离子源,包括中空发射针(10)、离子传输管(13)、样品台(30)及设置于样品台(30)上的样品靶片、激光器,所述中空发射针(10)的一端为取液端,另一端为电喷雾的喷头,所述离子传输管(13)的一端与中空发射针(10)的喷头相对,另一端与质谱仪(50)的真空腔体相连通,所述质谱仪(50)与中空发射针(10)之间加有离子源电源装置(40),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70)可对放置于样品靶片上的分析样品进行照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70)对样品靶片上分析样品的轰击点位于中空发射针(10)喷头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一心,吕婷婷,葛林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